TNL特稿

發表文章數:1008

個人簡介

關鍵評論網編輯邀請專家撰寫特稿,歡迎讀者參與討論。

作者常用關鍵字
最新文章

2023/04/21 | TNL特稿

大熊雄一郎:年輕人失業跑去求神拜廟,魯迅筆下的「孔乙己」如何活在當代中國?

新冠疫情嚴重破壞了中國經濟。城市青年失業率高達18%,就業機會缺乏。在超過一千萬的大學畢業生中,流傳著「畢業即失業」自嘲的耳語。在社交媒體上,將自身比喻為文學巨匠魯迅小說中的潦倒的人物引起了關注,引起習近平領導層的強烈警戒。傳言魯迅的作品正逐漸從教科書上消失。

TNL+ 2023/04/10 | TNL特稿

汶萊2019年宣布實行「伊斯蘭教傳統律法」,但為何這四年卻不見實施肉刑或石刑?

儘管汶萊在2019年4月3日開始實行伊斯蘭教傳統律法(Syariah Law),也曾引發了西方主流國家的大肆撻伐,但根據汶萊當地人所述,這四年來未聞官方曾實行過伊斯蘭教傳統律法之「肉刑」及「石刑」,生活與過去無太大差別,相關的爭議新聞報導儼然都停留在2019年6月之前。

TNL+ 2023/04/10 | TNL特稿

【隨點隨看串流+】Netflix《模仿犯》:打入23國排行榜超越《華燈初上》,台劇如何從華語走向泛亞?

《模仿犯》目前的成績,已經超越了過去大家對於台劇市場的想像。本篇文章將以Netflix公開的數據與相關資料,來爬梳《模仿犯》的奇幻旅程,也於對此次成功作可能的解讀。而在優異且超越眾人想像的成績背後,我們需要來探究的是究竟《模仿犯》有什麼「魔力」,可以達到這樣三級跳的效果呢?

TNL+ 2023/04/07 | TNL特稿

菲律賓也曾「送中」(二):國民黨不滿菲報章言論,竟把社長和總編抓來台北

台灣白色恐怖研究中,有一個相當特殊而少人研究的面向,那就是「跨國合作」的政治案件。它的操作重點,就是兩個字:「送中」,其中70年代震驚國際的「于長城案」就是一例。由於菲律賓《華僑商報》的言論立場得罪國民黨駐菲支部,最終該報社長于長城和總編輯于長庚兩兄弟,被遣送到台灣受審。

TNL+ 2023/04/07 | TNL特稿

菲律賓也曾「送中」(一):蔣介石過世前,那些被遣送至中華民國的菲華政治受難者們

台灣白色恐怖研究中,有一個相當特殊而少人研究的面向,那就是「跨國合作」的政治案件。它的操作重點,就是兩個字:「送中」。 菲律賓政府在1975年與中共建交,同年放寬國籍法限制允許華人入籍前,確實多數菲華仍是「中國」的海外僑民。因此在50年代至70年代,部分被捲入國民政府政治漩渦的菲華,就被「送中」到了台灣。

TNL+ 2023/04/07 | TNL特稿

看電影不用正襟危坐!可K歌扮裝,可徹夜狂歡,策展人告訴你金馬奇幻影展的「非常」魅力

金馬奇幻影展如今邁入第14個年頭。回想2010年的春天,在聞天祥執行長的帶領之下,金馬執委會舉辦了第一屆金馬奇幻影展。剛開始的想法單純,想試一個不僅有別於年底的金馬影展,還要是台灣從來沒有過的類型影展。從零開始,沒有包袱,於是大膽取經於國際間各種「不尋常」的電影放映,並調整成合適台灣觀眾的模式。於是,看電影也能一起唱歌、跳舞、狂歡!

2023/04/01 | TNL特稿

【2023台大電影節】影評徵文:經典名作《廣島之戀》,到底從二戰的核爆中說了什麼故事?

回到戰爭的主題上,《廣島之戀》訴說了無論是戰勝國的法國,或是戰敗國的日本,其實一同承受了共通的戰爭帶來的代價與痛苦。然而,我們也不要把這部片化約為愛情劇、紀念創傷或是提倡和平的電影,戰爭與復原、創傷與愛戀同時被推至台前,這是《廣島之戀》的不可認識性。

2023/03/31 | TNL特稿

【2023台大電影節】影評徵文:討論殖民與被殖民的《阿爾及爾之戰》,我們是否能從歷史汲取什麼?

導演吉洛彭特克沃為紀念1962年7⽉,阿爾及利亞⼈⺠成功將法國⼈趕出國⼟,接受前⺠族解放陣線領袖薩阿迪耶謝夫的提議,完成《阿爾及爾之戰》——史詩級的歐洲反殖⺠主義的濫觴,如同阿爾及利亞獨立事件於第三世界引爆反殖⺠運動的浪潮,這部電影也以蠻橫的影像風格與猛烈的意識形態,挾帶著反殖⺠聲浪如狂潮⼀般煽動全世界。

2023/03/28 | TNL特稿

【2023台大電影節】影評徵文:導演雷奈與小說家莒哈絲,如何透過《廣島之戀》描繪真實的不可訴說性?

「廣島」此地名本身具有的歷史意義對觀眾而言皆不陌生——人類史上首次原爆的發生地,象徵二次大戰的終結,也是無數生靈苦痛的開始。當然,戰後廣島也成為和平的標誌。而電影《廣島之戀》揭示了訴說廣島的不可能,而集體的創傷——戰爭——是由個人的生命片段拼湊所組成的,或許,我們能用個人的生命經驗去近似。

TNL+ 2023/03/27 | TNL特稿

QS大學學科排名:香港院校國際合作不足,畢業生雇主評價低

QS公布「2023 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今年香港八家大學及香港演藝學院合共有178個學科獲評審,結果是當中120個學科排名較去年下跌。排名倒退的科目高達68%。打入全球頭位的學科大減五成七,至只餘3科,分别是香港大學的牙醫學丶教育學及社會政策與行政科。

2023/03/26 | TNL特稿

【2023台大電影節】影評徵文:攝影機作為武器,《親愛的莎瑪》在敘利亞內戰下的反戰意義

《親愛的莎瑪》紀錄敘利亞內戰,如其片名,主導演瓦黛卡提波將此紀錄片獻給女兒莎瑪,作為被圍城的首都阿勒坡居民,卡提波立場早就明確——反戰,並反對敘利亞軍政府施壓,因而紀錄片在紀錄之外,成為卡提波立場的宣揚。

TNL+ 2023/03/24 | TNL特稿

【韓劇】《黑暗榮耀2》:絕佳的鋪哏與收線節奏,上一部成功做到這件事的是《延禧攻略》

《黑暗榮耀》的劇本結構簡直就是串流劇的教科書等級,而編劇似乎想證明自己可是真的懂圍棋,用劇本結構來證明自己每一個下在棋盤上的棋子,最終都會在收官階段成為戰局重要的一員,簡直就像《棋靈王》裡,進藤光「預先防守」的那一棋,原本大家以為是平凡無奇,甚至不需要下的一手,進行到後半棋局卻成為重要關鍵。

TNL+ 2023/03/21 | TNL特稿

經典賽請出鄭成功抗荷的反思:狹隘式的教育渲染,讓人質疑是否在乎原住民感受

WBC台灣對戰荷蘭的賽事中,球迷和媒體報導均帶入鄭成功的畫像,慶祝中華隊抗敵成功。為何大眾們一味地吹捧鄭成功?只因對手是荷蘭人?試問,鄭成功若真幫中華隊力抗荷蘭,那他所象徵的是中國人、台灣人、日本人,哪國人打贏了荷蘭人?

TNL+ 2023/03/20 | TNL特稿

張敬軒倫敦演唱會的香港情

軒公說,幾年疫情,還有整個世界,包括生活周遭環境的轉變,讓他在看著新聞時,常有快要窒息的感覺,而他寫這首歌的時候,有一種很強烈的孤獨感。他把〈隱形遊樂場〉的demo稱作「Goodbye」,就是想要跟這種無力感say goodbye。不過,無論如何孤獨哀傷,來到Wyman手上,卻總有辦法讓塵埃開出花來。

2023/03/19 | TNL特稿

【書評】《有妳沒有我的世界》:唯有進入另一個世界再回望,才能驚覺自己擁有多少、失落多少

這是一本救贖之書,也是本記憶之書。平行時空的「平行宇宙」設定,令日本的ACG迷與眾多日本文學讀者不得不聯想到相關的系譜,如新海誠的《你的名字》、楊紫瓊2022年賣座電影《媽的多重宇宙》、又諸如克里斯多福・諾蘭2000年成名作《記憶拼圖》、經典作品《全面啟動》,都涉及了平行宇宙的概念,主角城太郎究竟在平行世界中得知了哪些真相,又會因此做出何種選擇與行動呢?

2023/03/16 | TNL特稿

胡晴舫評班雅明《柏林童年》:作為一個都市的孩子,他無可避免感悟進步其實是種死亡的過程

從這本作者甘願奉獻的生理密碼書《柏林童年》,登錄了他最初的城市記憶,解釋班雅明如何養成他走走停停的漫步風格,怎麼琢磨他觀看世界的特殊視角,也說明了班雅明當時無法歸類的社會原因,除了他個人獨特的憂鬱氣質,多少跟十九世紀以下整個歐洲城市文明發展有關。

TNL+ 2023/03/12 | TNL特稿

2023奧斯卡現象(二):檢視近年數據與結果,美國影藝學院真能擺脫「老白男」的標籤嗎?

今年第95屆奧斯卡入圍名單公布之際,社群上又掀起#OscarSoWhite的討論,在導演項目上不見女性入圍,但女性導演卻有數位實力候選人,至於男主角入圍者則清一色白人無少數族裔,最佳影片更是傳統強勢「老白男」的回歸。近年來雖然整個好萊塢都在向大眾行銷自己是具有前瞻性、文化自由和包容性的文化圈,但深入數據調查顯示,好萊塢依舊把持在白人與男性手中。

TNL+ 2023/03/10 | TNL特稿

【隨點隨看串流+】Netflix韓劇《浪漫速成班》:坎城影后全度妍「高齡」主演浪漫愛情劇,如雞蛋糕般甜而不膩

全度妍就是全劇調性的掌舵者,她的演出和存在,讓《浪漫速成班》不會成為馬卡龍,而更像是大家都喜歡且容易取得的雞蛋糕,也許外表略顯平凡,但香嫩好吃又不會太過罪惡,在我們低潮時,誰不需要吃上一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