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L+ 2022/11/30 |
【關鍵專訪】柏林影展藝術總監卡洛夏崔安:談台灣電影,串流平台與劇院的關係,以及影展所扮演的角色
受金馬影展邀請,卡洛夏崔安(Carlo Chatrian)以柏林影展藝術總監名義再次造訪台灣。卡洛夏崔安2013年至2018年曾經擔任盧卡諾影展藝術總監,自2019年6月接任柏林影展藝術總監,在2020年2月順利舉行第70屆柏林影展後即遇上COVID-19襲捲全球。而在秋陽暖照的早晨,這也是他這次訪台的最後一天,卡洛夏崔安與我們分享後疫情時代下對影展的期望,以及對於台灣電影、串流平台與影展關係的觀察。
TNL+ 2022/11/25 |
移台港人首投「九合一選舉」,珍惜公開表達政見的自由
依糕表示,在台灣的香港人群體中,的確有人對民進黨的執政越來越失望,2020年總統選舉時,造勢場合「台灣撐香港」喊得激情,對香港移民的審批條件,卻在這一兩年內,逐漸收緊。除了為他們感到難過,也幫不上什麼忙。而自己拿到了台灣身分證,際遇不同,想法自然也有所改變:「台灣的政府優先保護台灣人民的權益,也是很合理的。」
TNL+ 2022/11/22 |
台灣迎來「365天都有影展」空前榮景,那麼,最老牌的金馬國際影展特色是什麼?
「台灣365天都有影展」的說法雖然誇大,但基本上每個月在台灣不同縣市都有影展正在進行,是不爭的事實。形式從常態性影展到專題放映;放映地點從奢華氣派的泰坦廳深入到鄉鎮的獨立書店;參與人數從上千人次到一人獨自在家線上平台收看;作品接收到的掌聲從金馬殿堂迴盪到學生製作畢業展——台灣的影展、電影節在21世紀撐出前所未有的榮景。那麼,最老牌的金馬國際影展特色是什麼呢?在我看來絕對是金馬獎入圍影片及周遭的華語電影。
2022/11/20 |
【來自東京灣底:尾崎世界觀】第二回:非人物種〈擺渡人〉,地下室Live House令人懷念的緊迫濕黏樂音
我一邊聽著各式各樣的台灣樂團,忽然感受到一股懷念的熱氣。再仔細的查了一查,原來是「非人物種」樂團的《擺渡人》這首歌曲。這首歌跟前面所聽的其他樂團,樂音明顯的有哪裡不同,繼續聽下去之後,我發現從他們的音樂中感受到混著那麼一種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