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9 | 鄺健銘 無奈只一息間燦爛?從漸去的世界香港,與東南亞關係的前世今生 於國安法時代,中國香港的轉變顯而易見。一方面,香港作為中國與世界重要接觸點的地方價值受衝擊,另一方面,香港政治寬容不及往昔,昔日香港作為政治綠洲的歷史在逆轉。 東南亞 香港 More... 國安法 春秧街 郭春秧 一帶一路 2019/07/29 | 鄺健銘 回應前星國外交官比拉哈里:為何新加坡應與香港抗爭者是理念一致的同路人? 從歷史角度看,新加坡與香港份屬友邦,雙城擁有共同歷史記憶,雙城故事背後的文化經濟互動網絡應時刻被惦記。 新加坡 東南亞 More... 逃犯條例 一國兩制 李光耀 牛車水 2019/06/13 | 鄺健銘 大馬華人博物館的觀察:展覽裡的「中國」、族群關係、英治記憶 華人博物館眼中的馬國族群政治:可以說,展覽幾乎沒有多提馬國建國獨立歷程之中的複雜族群政治。馬共在二戰間的作為如何令馬來人厭惡華人、1940年代末馬來亞平等看待各族的公民權方案如何胎死腹中﹑馬來人主導的國陣如何崛起﹑乃至1969年513何以爆發種族暴亂,展覽都沒有多提。 一帶一路 下南洋 More... 馬來人 馬來西亞華人 華人博物館 馬共 東南亞 林蓮玉 東南亞華人 邦略協定 李德利 橡膠 2018/08/22 | 鄺健銘 馬國歌手蔡恩雨引發的爭議,凸顯不同地域華人間的「何謂中國」之辯 馬來西亞歌手蔡恩雨在中國節目《中華情》中視中國為「祖國」引起爭論,其實不同地域華人之間的何謂「中國」之辯並非子虛烏有,反而頗具現實意義。 蔡恩雨 馬來西亞 More... 中國 香港 中華情 祖國 中華民族 種族 陳伯陶 金文泰 冷戰 2018/02/06 | 鄺健銘 印尼將重新重視海洋?中國研究員:本土發展多於外交政策 筆者簡單梳理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戰略研究部協助審稿的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期刊《國際展望》、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以及中國幹部學習網的評論觀點,從中國角度看印尼的海洋發展方略。 東南亞 印尼 More... 一帶一路 全球海洋支點 佐科威 Global Maritime Fulcrum 海洋 海洋文化 海洋外交 習近平 2018/02/05 | 鄺健銘 為什麼在新加坡,Amazon相較阿里巴巴處於下風? 筆者透過此文,分析東南亞上演的中美電子商貿大戰—美國Amazon與中國阿里巴巴的區內競爭。 東南亞 Amazon More... 阿里巴巴 新加坡 物流 2018/02/01 | 鄺健銘 「印度洋—太平洋」戰略(下):敵友關係不是非黑即白 建構「印太」的戰略意義,在於全球有三分之二原油和三分之一貨櫃運輸都經兩洋,而東亞有八至九成原油都經印度洋運輸。可見,東亞與南亞不應被視為隔絕的區域。 印度 中國 More... 美國 印太戰略 日本 澳洲 莫迪 印度洋 太平洋 特朗普 2018/02/01 | 鄺健銘 「印度洋—太平洋」戰略(上):來自美日印澳的「抗中」意識 美、日、印、澳抗中的意識,為建構「印太」概念與建立相應的區域聯繫提供理由:美國擔心中國會削弱其世界影響力,澳洲希望享受中國崛起的亞洲利益,亦同時能夠利用美國制衡中國。 印度 中國 More... 印太戰略 太平洋 印度洋 澳洲 美國 日本 一帶一路 莫迪 特朗普 中共 2018/02/01 | 鄺健銘 「印度洋—太平洋」戰略(下):敵友關係並不是非黑即白 建構「印太」概念的戰略價值,在於全球有三分之二原油與三分之一貨櫃運輸都需經過兩洋;東亞有八至九成原油都需經印度洋運輸。這種經貿聯繫反映建構「印太」概念之必要—東亞與南亞不應被視為隔絕的區域。 印度 中國 More... 美國 印太戰略 日本 澳洲 莫迪 川普 印度洋 太平洋 2018/02/01 | 鄺健銘 「印度洋—太平洋」戰略(上):來自美日印澳的「抗中」意識 美、日、印、澳抗中的敵我意識,為建構「印太」概念、進而建立相應的區域聯繫提供了理由,美國擔心中國會削弱其世界影響力,澳洲希望享受中國崛起的亞洲利益,亦同時能夠利用美國制衡中國。 印度 中國 More... 印太戰略 太平洋 印度洋 澳洲 美國 日本 一帶一路 莫迪 川普 2018/01/31 | 鄺健銘 印尼、新加坡與越南,唯一會出現「獨角獸」新創的東南亞國家就在其中 筆者藉由本篇文章分析電子商務在人口約六億的東南亞中,極具發展潛力的前景。 東南亞 Razer More... Grab Taxi LAZADA 阿里巴巴 電子商務 2018/01/22 | 鄺健銘 即使活在中國「銳實力」的陰影下,澳洲也絕不妥協 重視「銳實力」的國家,首要關心的並非其自身魅力,而是以利誘方式,令有利於己方的輿論變成主流,從而減低國家在海外經濟項目所遇到的阻力。 中國 澳洲 More... 新加坡 銳實力 外交 五眼聯盟 滕博爾 尖實力 中國移民 統戰 2018/01/22 | 鄺健銘 即使活在中國「銳實力」的陰影下,澳洲也絕不輕易妥協 重視「銳實力」的國家,首要關心的並非其自身魅力,而是以利誘方式,令有利於己方的輿論變成主流,從而減低國家在海外經濟項目所遇到的阻力。 中國 澳洲 More... 新加坡 銳實力 外交 五眼聯盟 滕博爾 尖實力 中國移民 統戰 2018/01/16 | 鄺健銘 避險而非平衡——在中美之間,馬來西亞如何定位﹑如何應對? 上一篇文章談馬國政治背後的中國因素,這篇文章針對這點作延伸討論:在美國與中國之間,馬來西亞如何定位﹑如何應對,兩大國如何影響馬國政治。 東南亞 馬來西亞 More... 美國 大選 2018/01/12 | 鄺健銘 馬國大選前的關鍵角色:日趨緊密的中馬關係,和漸行漸遠的新加坡 針對大馬即將來臨的大選,筆者以國際政治——1MDB案乃至馬國政治背後的中國因素,而非只限於馬國國內政治來分析。 東南亞 馬來西亞 More... 馬來西亞大選 中國因素 1MDB 2018/01/11 | 鄺健銘 大馬政治為什麼腐敗?選舉威權和首相的超然權力 「選舉威權政體」是一個涉及權力分配與運用的「政治package」,而馬國政治脈絡裡是格外有趣的。筆者以三點分析大馬「政治package」是如何形成。 東南亞 馬來西亞 More... 納吉 總理 選舉威權政體 2018/01/10 | 鄺健銘 馬來西亞大選前瞻:首相腐敗醜聞後,民望回溫的執政黨 2014年大馬首相納吉深陷「1MDB」醜聞後,2016的三場選舉反應的卻是另一種政治情景——執政黨顯然比反對黨聯更受支持。這與反對黨聯盟分裂﹑無法合作團結有關。 東南亞 馬來西亞 More... 1MDB 納吉 執政黨 國陣 一馬基金 砂拉越 2017/06/27 | 鄺健銘 「我們覺得Big Bother無所不在」新加坡李氏家族風波,如何影響人民對國家未來的想法? 不少新加坡人應該不會對這種形容國家為「Big Brother」的政治語言感到陌生。事實上,在日常生活中,其實不難感受到新加坡人對「Big Brother」的政治警覺。 新加坡 東南亞 More... 李光耀 李顯龍 Big Brother 1987: Singapore's Marxist Conspiracy 30 years on 馬克思陰謀 Projector 李瑋玲 鄧亮洪 社會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