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9 | 心理誌 PsychoLife 臨床心理師:「辯證行為治療」如何協助高危險、複雜型個案? 有自殺風險的個案容易激發治療師的情緒,也可能會做出一些讓心理師很擔心的事情,所以時間一久,心理師的目標就會變成是安撫個案的情緒,而不是協助他解決問題。但在DBT中,它有清楚的目標階層架構。 臨床心理師 心理治療 More... 自殺 辯證行為治療 陳淑欽 DBT 自殺防治 馬偕醫院 邊緣性人格 精神疾病 負面情緒 自傷 痛苦 2020/05/25 | 心理誌 PsychoLife 臨床心理師談思覺失調症:試著與患者的雙知覺系統接軌,讓他不致成為「孤兒」 思覺失調症患者必須面對兩個知覺系統,一個是我們共同認證的世界,另一個是只有他自己感受到的幻覺系統(但對患者來說兩者一樣真實),卻苦於無法分辨。當面對患者訴說他真實而恐怖的經驗時,第一步該要做的是聽他說,而不是否定他。 思覺失調症 思覺失調 More... 幻聽 幻覺 精神病 精神疾病 臨床心理師 認知 心理學 精神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