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7 |
【劇評】《不可能的邊界》:披露人道救援工作者的難題,和對這個世界的企求
《不可能的邊界》劇本取材自真實訪談與田調,跟國際紅十字委員會(CICR)和無國界醫生組織(MSF)在日內瓦的工作人員見面,COVID-19疫情期間,演員也一同加入線上視訊訪問的過程,共同梳理大量的口述記錄,披露人道救援工作者的難題和對這個世界的企求。
2023/03/23 |
【劇評】《少年待在立法院的那幾天》:回頭思考太陽花學運之於個人的意義,我們現在會想到什麼?
網軍的形象(或者以「粉」的形式出現的現象),往往是匿名者的形象,當這個形象與代議政治相互補充的時候,網軍(不管實際上是真人、被駭的帳號,還是機器人)彷彿是由代議士的意識形態所驅動的,沒有主體性也沒有自主意見的殭屍。透過「代議+網軍」的歸因方式,不管是之於太陽花,還是之於其他的政治事件,一般人在政治操作上的意義,不過是不用對實體政治負責的、網路上的虛擬帳號而已。不過,雖然不是政治領域的從業人員,但是對於政治,我們難道真的是這麼認知自身之於它的關係嗎?
2023/03/19 |
2023年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VR的終極目標,是讓你在元宇宙裡聞到CHANEL N°5的香水味
香奈兒品牌公司監製了《巴黎舞會》的所有衣飾,踏入「舞會元宇宙」第一站,觀眾就能在虛擬的更衣室,幫自己的數位替身挑選高級訂製服,精緻細節之考究讓所有參與者都興奮不已,畢竟連經典的山茶花戒指都忠實呈現在手上......
2023/03/18 |
2023年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百名男性腿開開跳舞?過往劇院裡的禁忌之事,在《Judy秀》通通出現了
表演領著觀眾大聲唱跳出心裡的不爽,丟掉父權的枷鎖,擁抱具缺陷且脆弱的自己。也邀請現場的觀眾上台同樂,作為權威對象的投射,讓大夥兒跟著一同生氣、一同為「雖然男人很爛但我還是愛男人」而哭哭跺腳;更張開雙臂歡迎席間的變裝好姐妹們共同參與演出遊行,感受不友善的恐同假想目光,最後還驕傲自信地踏上國家劇院大舞台。
2023/03/10 |
【專訪】衛武營藝術總監簡文彬:希望大家忘記這裡是「藝術文化中心」,而是放鬆與療癒身心的首選之地
衛武營藝術總監簡文彬很得意地跟我們聊到,「我們去年的進館人數有超過300萬人唷。」這不單是一個KPI呈現而已,衛武營占地70公頃,而藝術文化中心只占不到10公頃,倘若人們想到衛武營只是想到「看表演」,那就太浪費了。「我們想盡方法創造更多的機會,鼓勵大家來到這個場域。」他利用五年的經驗,慢慢地在跟當地高雄市民溝通,也逐步地收到成效。
2023/02/13 |
【劇評】《開往羞恥心的夕陽列車》:如何做一場關於少女的獨腳戲?
人們總是用裝飾性、可換貼圖式的「可愛」作為少女的特質,來回應他們對於擁有自己的獨特的臉的要求。對創作者們來說,恰恰是成熟的心理地自我認知的少女,在面對外在的社會認知意義下的少女時所產生的不適、掙扎與反抗,才是每個少女個體日常生活中無時無刻的戰鬥與實際經驗,這種自我認同層面上無休止的戰鬥並沒有止息的一天。
2022/12/09 |
【專訪】《遺憾計畫:Project R》編劇李綾、陳治廷:如果有機會回到過去,你有什麼遺憾想與自己和解?
透過時空旅行改變現實的劇情始終是人們最熱衷的題材之一,可以是如《回到未來》般的浪漫喜劇,也可以結合懸疑情節,打造如《天能》的燒腦大作。在諸多經典作品面前,穿越時空要如何玩出新意?對編劇來說可說是一大挑戰。由陳治廷、李綾聯手編劇的《遺憾計畫:Project R》,毫不畏懼前人在「時空旅行」題材的豐碩成果,意圖將自我成長歷程對此的思辨,投射至創作中。
2022/11/30 |
【專訪】「風乎舞雩」藝術總監顏鳳曦:北漂遊子想回家,我們的舞作可以代表台南嗎?
「風乎舞雩」的舞作「可以代表台南嗎?」成立舞團後,顏鳳曦就常被這個問題追著跑,也曾索性自我提問;然而她最終選擇放棄,類似安平的風土人情、鄭成功的諸多事蹟、風和日麗的台南,碗稞、肉粽等台南味小吃等「答案」。值此同時,她也憶起在國外、乃至台北的日子,其實並不會遇到此一課題。
2022/11/13 |
如何欣賞「光影大師」維梅爾嘔心瀝血集大成之作《繪畫的藝術》?
直到1813年,《繪畫的藝術》才又重新出現,當時奧地利貴族切爾寧伯爵約翰・魯道夫只花了50弗羅林便得手,這時候畫作還被認為是維梅爾同時代鄉親彼得・德・霍赫之作。1940年,當年被美術學校拒於門外的大魔王希特勒派出藝術顧問漢斯・波瑟四處搜括藝術品,《繪畫的藝術》因此從伯爵家族的收藏成為希特勒所有,此時,《繪畫的藝術》已經被認定為是維梅爾的重要傑作。希特勒真是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