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智薰

發表文章數:56

個人簡介

追求高效能,任性90後,ENFJ,沒靠山只好自己創造職業。現為外商內容行銷、語音節目內容製作、自由寫手與自雇講者;18 歲到印度自助,走上非典型的職業道路,自己辦自己的講座,曾一年講 50 場講到過勞。帶著電腦到處工作,帶著任性去過生活。人生的套路: 「堅持分享我所在意的事。」|合作請至:raymondhouch.com

最新文章

2018/06/22 | 侯智薰

求職面試攻略(二):自我介紹時善用「金字塔原理」贏得好印象

面試求職場合,求得是快速強化印象,讓對方知道我有你需要的,而不是單方面去講自己想說的,因此空洞的主張與特質形容詞是致命傷。用提問讓開頭結論更有針對性,甚至能產生互動;動機誘導由上而下問答對話,而下而上總結概括證明你的參與是能讓公司與該職位有所不同的。

2018/06/04 | 侯智薰

訂閱式付費覺得貴?破除你對「雲端服務」的四大迷思

由於現在有太多新名詞被翻出來「重用」,以及台灣人普遍對於「資訊服務」似乎抱著一種懷疑不信任的態度,所以特別撰寫這篇短文,用最簡單的方式來介紹「雲端服務」,破除企業用戶與一般使用者的常見迷思!

2018/05/24 | 侯智薰

改良版站立會議,終結你對每日冗長例會的恐懼

看了很多會議技巧,卻還是對例行會議抱著恐懼?提供我們公司的每日15分鐘的匯報會議技巧與方法給你!

2018/04/16 | 侯智薰

遠距接案工作兩年,我養成的數位雲端工作術與生活方式

從學生時代開始研究生產力工具,到現在全職自由工作者,我在2017年8月也寫過兩篇關於自由工作者的文章。不過這兩篇都是屬於心法概念,文中也有提到一些我用來管理合作單位的工具資料庫,因此許多人訊息來問:「有沒有什麼推薦的工具?」

2018/03/19 | 侯智薰

如何跟主管相處?這歸納了7點

這七點,與主管/上司/老闆協作的方法,分享給大家,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018/03/19 | 侯智薰

如何與主管合作溝通和提交任務?七個方法讓你成為有價值的員工

這一年下來也聽了許多不同產業朋友的故事,歸納出了這七點,與主管/上司/老闆協作的方法,分享給大家,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018/02/20 | 侯智薰

成功人士每天只睡四小時?其實他們偷懶不會讓你知

美國睡眠權威David Dinges 表示,全球僅不到5%的人口屬於「先天少睡體質」,這些人每天可能真的只需要四到五小時的睡眠即可。然而,大部分的人們仍需要八小時的睡眠,補充自己一天的能量。

2018/02/18 | 侯智薰

成功人士每天只睡四小時?其實他們偷懶也不會讓你知道

美國睡眠權威David Dinges 表示,全球僅不到5%的人口屬於「先天少睡體質」,這些人每天可能真的只需要四到五小時的睡眠即可。然而,大部分的人們仍需要八小時的睡眠,補充自己一天的能量。

2018/02/17 | 侯智薰

與長輩聊天掌握「三感」原則,讓逢年過節不再是大難臨頭

在這大難臨頭的新年節日前,特別歸納了幾個方向,讓大家可以去參考,未來跟父母溝通或聊天的時候,能夠想起這幾個方向作為參考。畢竟溝通是互相的事情,我們跟父母一樣,需要的都只是那份「放心」。

2018/01/03 | 侯智薰

生活中讓你覺得怪,卻又不敢公開拒絕的「道德綁架陷阱」

我們現今因為網路與社群的影響,資訊量的傳遞大幅提高,映入眼簾的陌生人多了,我們也就不知不覺地把自己的道德觀,甚至價值觀直接套在他人身上,而扮演著上帝想盡辦法指引他們、給他們一條正確的方向?

2018/01/01 | 侯智薰

將「你喜歡什麼」的答案和「做自己」結合,就等於人生的目標嗎?

就像我認為人生目標不是去「找到」的,而是去「建立」的。找到跟建立的不同在於,前者是從沒有中突然發現,後者是從已經有的東西去賦予意義。

2017/12/21 | 侯智薰

演講邀約須知:如何寫出一封好的邀約信?後續該如何溝通?

雖然這分享的情境是建立在「如何邀約演講與講座」的建議套路上,但我想這些技巧基本上也能夠延伸到「如何邀請XX」或者「如何請人幫忙」這種比較廣泛的情境。

2017/12/16 | 侯智薰

成為自己的特級廚師:談我眼中的「成大不分系」教育實驗

希望能讓關注教育的人、曾因系上規劃的道路影響到自主專案執行的人,甚至對於自己的未來道路感到迷惘的人,能藉由我的觀察深入去了解「不分系」這回事,讓我們一同實踐自我、想像未來。

2017/12/04 | 侯智薰

寄出履歷前,5個務必檢查的重點

其實我一直認為履歷沒這麼難寫,只是我們太少去與自己對話,把自己過去那些別人沒經過的曾經好好整理梳理分享出來。我上述所有的技巧,都是屬於「工具」,但如果你沒有先把內容梳理出來的話,有了工具依然毫無幫助。

2017/12/04 | 侯智薰

在你寄出履歷前,五個務必檢查的重點

其實我一直認為履歷沒這麼難寫,只是我們太少去與自己對話,把自己過去那些別人沒經過的曾經好好整理梳理分享出來。我上述所有的技巧,都是屬於「工具」,但如果你沒有先把內容梳理出來的話,有了工具依然毫無幫助。

2017/10/16 | 侯智薰

給大學新生的一封信:4年裡,你該學的是「斷捨離」

「大學這四年,學三件事」你可以能會以為是「課業、社團、愛情」這老掉牙的大學三大元素,但我認為這三件不是要學的事,這三個只是個手段。而我們真正要學的應該是:斷、捨、離。

2017/10/16 | 侯智薰

給大學新生的一封信:在不算長的四年裡,你真正該學的是「斷捨離」

「大學這四年,學三件事」你可以能會以為是「課業、社團、愛情」這老掉牙的大學三大元素,但我認為這三件不是要學的事,這三個只是個手段。而我們真正要學的應該是:斷、捨、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