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moo閱讀最前線

發表文章數:952

個人簡介

掌握出版新動態,探索讀寫新關係! Readmoo是「買書 x 看書 x 分享書」的閱讀基地;是一個可以購買電子書,同時又提供一個讓讀者進行評論、畫線、註記,與串連、分享的社群閱讀園地。 我們認為,閱讀本質,是一個有溫度、有感動的知識交流旅程;同時,我們也相信,閱讀經驗可以透過電子書而更圓滿……。

作者常用關鍵字
最新文章

2023/05/29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朱家安:談「非自願單身」——父權如何影響男人?

現代的非自願單身者認為女人是社會上的既得利益者,因為他們預設所有人都跟他們一樣,把求偶當成人生中最重要的事項,然而若他們能意識到這種想法本身也是父權的產物,或許更有機會用合理的方式對待自己。

2023/05/27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朱家安:為什麼台大經濟系學生的惡搞歧視政見傷害了言論自由?

當然,我相信台大經濟系系學會選舉並沒受到中國共產黨入侵,但如果系學會選舉是一件重要的事,而參與者對於這場選舉的討論氛圍做的事情,跟敵國資訊戰單位會選擇去做的事情有類似的方向,那這當中可能出了一些問題。

2023/05/21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專訪】《今天不寫小說》作者藤井樹、橘子:自我揭露像裸奔,字裡行間的目光無從閃避

「你知道嗎?橘子有句座右銘:『寫書寫著寫著找回人生,減肥減著減著找回體重喔。』」藤井樹的幽默突如其來,猝不及防。兩人針鋒相對,字斟句酌,彼此遍體鱗傷卻又刀槍不入。畢竟,他們可是寫不下去的時候,就能一起「裸奔」的好友啊。

2023/05/14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朱家安:《人選之人》裡的性騷擾——為什麼戰犯是簡成力?

女性主義法學家麥金儂認為職場性騷擾通常不是單一獨立事件,而是受到對女性不友善的環境所包容,才得以形成,因此本質上是一種性別歧視:在這種事件裡,你的性別會決定你是有機會成為被害者,還是有機會成為加害人。

2023/05/12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朱家安:掌握「後悔」的規則,或許更有機會活出讓自己滿意的日子

害怕和噁心感讓我們遠離傷害,後悔則讓我們在未來不犯類似的錯,或許有人可能會問:既然知道是錯,比起犯了之後再改過,為什麼不一開始就不犯呢?人生後悔與否,跟道德價值有關,這讓這項「理解人類情緒」的任務有了新的深度和意義。

2023/05/07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京極夏彥《塗佛之宴─備宴》:倘若所有記憶都能被控制及扭曲,我們該如何分辨真假?

《備宴》除了是一則推理故事的前半部以外,其實本身亦具有另一種與推理小說不盡相同的怪談式樂趣,甚至更同樣在最後,使整本小說總算首尾相連,為讀者帶來「二度怪異」的那個驚愕瞬間——燈光驀然熄滅。

2023/05/03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新修版」金庸真的比較差嗎?金輪法王和尹志平為什麼要改名?

喜歡哪版隨人自由,好不好見仁見智,大致說來,舊版稍弱較粗糙,新版或新修版,都好。版本多,讀者怎麼應對? 新版或新修版擇一即可,老讀者不妨三大版本並列共讀,比對其間差異,體會字句、情節、人物性格等改動原因,將心比心,對創作、閱讀大有幫助,也可增加樂趣。

2023/05/01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專訪】張潔平:閱讀是社群行為,所有好的思想都是在對話裡發生的

張潔平創立去中心化的Matters,曾企圖將人拉出同溫層,但如今她認為建立真實的社群與同溫層才是核心,「許多社群平台都是假社群真媒體,使用者們餵養自己的資料,供平台演算法投放廣告。」同溫層不是在社群平台發照片貼標籤,不是鞏固具備社交意義的關係表徵,而是因真心契合的交流走到一起——即便他們曾彼此陌生。

2023/04/29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專訪】《狐狸與獅子》作者吳均龐:只有故事能引人入勝,寫徵信、產業報告也一樣

吳均龐曾於Amazon購買一位於沃爾瑪(Walmart)零售商待了二十年的資深從業人員,撰寫出版的博士論文,「才七塊半美金,就能讀到專業人士多年經驗積累、寫下零售業的未來展望和預言,這不是很值得嗎?」

2023/04/24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專訪】《親愛的別怕,勇敢說YES》作者鄒開蓮:相較於完美的履歷表,我更看重對自己誠實

從小學朗誦、演講比賽開始,鄒開蓮一路不乏歌唱、戲劇經驗,她一直都知道自己喜歡表演,「表演是把自己放到另一個角色裡,站到大家面前,」而一旦站到人前、聚光燈下, 就得不怕台下的人品頭論足。擔任領導者,未嘗不是另一種表演,鄒開蓮透露,自己不可能完全不緊張,但反覆練習就能熟練,培養成習慣,而習慣成自然。

2023/04/23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Netflix《模仿犯》:找尋拆解重組後的原著小說元素,恐怕便是觀賞時的最大樂趣

綜觀整體來看,《模仿犯》劇集的表現,充其量也就是停留在普通尚可的階段,甚至還會讓人覺得要是因為這部劇,導致還沒看過原著的人,誤以為宮部的原著小說就只有相同水準,同時覺得自己已經知道整個故事,就這麼沒找來一讀的話,也確實是件再可惜不過的事情。

2023/04/16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朱家安:關於歧視議題,為什麼「天生如此」幾乎都不是好說法?

性別(gender)在多重意義上是社會建構的。社會不只是依照你的性別來對你有特定期待、將特定的刻板印象覆蓋在你身上而已,社會也會依照你的性別去理解你身上展現出來的特性。在這種情況下,說某性別的人類天生傾向於擁有某某特性,就更無意義了,因為社會對這些特性給出回饋的方式並非天生,而是後天建構的。

2023/04/09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專訪】《我從前認識的某個人》作者臥斧:如果擁有超能力,我要用來多讀點書

「這本書想談的,是一個人如何認識自己?這是什麼時候發生的?我們如何決定自己要成為怎樣的人?或者,我們真有辦法選擇和決定嗎?」為此,臥斧選擇把主角年齡定在三十歲左右,「年紀還不算太老,人生仍在變化,又身處選擇的十字路口。」

2023/04/05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朱家安:GPT-4具備14歲人類的心智能力嗎?為什麼我們應該停止用人類能力來描述AI?

總之,雖然拿人類來類比很方便,不管你要描述的是人工智慧還是某隻聰明絕頂的黑猩猩,但我們應該停止這樣做,因為既然AI的成長速度已經令人擔憂,我們最好盡早開始用比較準確的方式去理解和討論AI。

2023/04/04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做個有溫度的人》:聽到的笑話不好笑,周圍氣溫似乎也驟降——這是心理作用嗎?

賣房子的最佳方式是什麼?實體店內溫度升高時,消費者是否更願意購買?研究發現,涼爽的天氣使人們更有可能購買房屋;實驗也發現在購物時,若提高參與者的溫度觀感,會導致更多購買和更高的評價。

2023/04/03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專訪】閻連科:《聊齋志異》的妙,在於蒲松齡無意間寫出人類生活存在的巨大悖論

當閻連科出版以古典文學《聊齋》為本的論述《聊齋的帷幔》及小說《聊齋本紀》,不免令人好奇:同樣反應社會、檢視眾生樣貌的中國古典小說那麼多,閻連科為什麼要談一本充滿妖異狐鬼的古典文學、又為什麼要以此為本創作新作?

2023/04/02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基隆十足「悲情城市」形象,不是遊憩之地,但這幾年我卻開始流連忘返

《悲情城市》帶動九份的觀光熱潮,至今不衰,但場景相對重要的基隆卻未因此得利。或許一些傳說與象徵也可讓基隆成為有故事的地方,就像古蹟,可能只是一棟普通房子,卻因為歷史,因為故事,而變成視覺焦點和關注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