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派

發表文章數:36

個人簡介

喜歡網路時代,因為這是挑戰和自律的人才能成功的領地。喜歡趨勢觀察,因為不高速學習就會退步。喜歡文化研究,因為人活著不能只是吃飯。

作者常用關鍵字
最新文章

TNL+ 2022/11/11 | 鹹派

【關鍵專訪】安溥等四組音樂人談「打狗祭」:高雄是有生命力的,文化是市民和音樂人的養分

Takao Rock打狗祭是高雄流行音樂中心自辦的音樂祭,地點位在高雄著名的舊城——鹽埕區。本文採訪安溥、拍謝少年、以莉・高露等音樂人,從他們的視角看像灣區的藝文場景發展。

2020/07/17 | 鹹派

專訪獨立樂團deca joins:北風蕭蕭巡迴取消,如何拯救音樂表演產業「撐場館」?

台灣進入後疫情時代,對於眾多產業有不同的想像,這次透過直面音樂人的方式,讓讀者看見台灣獨立樂團在疫情當下的生活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2020/07/02 | 鹹派

【後疫情時代/獨立音樂、演唱會】從大放異彩變成救亡圖存,政府該如何「引導市場歸位」?

這波又快又猛的疫情對獨立音樂產業到底帶了怎樣的重創,政府該如何支持,樂迷該如何歸位,才能維護台灣累積數十年的獨立音樂的珍貴場景與價值呢?

2020/05/29 | 鹹派

520文化部長交棒:鄭麗君爭取「紓困」即是挑戰,如何「振興」更是李永得肩膀上的重擔

520就職大典之後,最受矚目的交棒就該署文化部長鄭麗君的卸任,以及李永得的接棒。鄭麗君曾經讓民間發起挽留行動,兩天內就收集到1500份聯署的文化部長,既有最棒部長的美譽,也有文化恐怖份子的戲稱。過去,文化部長被認為是一酬庸職銜,但在鄭麗君之後已然改觀。

2020/05/18 | 鹹派

緬懷台灣文學之母鍾肇政:在本土認同高度談論的年代,世人更該回望鍾肇政的人生

如今許多人或許已不熟悉鍾肇政,但在這個本土認同被高度談論的年代,世人更該回頭看看鍾肇政與他的貢獻,絕對能對台灣文化有產生更深的認同及凝聚。

2020/04/27 | 鹹派

從博恩、小玉、全民大劇團引發的亂象,解釋「喜劇」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從博恩用站立式喜劇的方式揭露自身過去被性侵的經驗,到YouTuber小玉以羞辱方式拍攝母乳飲用過程和心得,到全民大劇團戲謔模仿「藝」情指揮中心短影片的影片中止,三者連續引發的輿論,讓政治不正確的玩笑能不能開成為現今熱議。但在進入討論之前,觀眾其實必須要有一個認知:「喜劇,本身就是一件甚深嚴肅之事。」

2020/03/31 | 鹹派

談駱以軍《明朝》事件:「私小說」不代表平行搬運,更非違反著作權的藉口

知名台灣文學作家駱以軍日前爆出抄襲醜聞,在個人臉書道歉卻止不息風波,原因是感受不到真心悔悟,引發文學界一片譁然。然而,我們依然同意駱以軍過人的文筆以及對文壇的努力。只是駱以軍怎就非要粗暴的挪用,結果搞成了抄襲、剽竊這些個風波才肯罷休呢?

2020/03/25 | 鹹派

音樂與社群是殺傷力強大的武器:泰勒絲與肯伊威斯特的恩怨教會我們的事

知名流行女歌手泰勒絲和饒舌歌手肯伊威斯特的十年的紛紛擾擾讓人霧裡看花,近日有駭客在網路上散佈當時的錄音檔,還原了兩人歷史的轉捩點,證明了泰勒絲的清白,網路上一片叫好,又將矛頭指向肯伊夫婦,但從這件事來看,我們到底從中學到了什麼?

2020/03/18 | 鹹派

專訪蛋堡談《家常音樂》:成為蛋花的爸爸後,仍想當個「任性的人」

「日常」一詞在前陣子流行起來,成為了指涉個人生活的代稱。過去音樂是蛋堡的日常,描述他個人生活與意志。如今有了太太,有了女兒蛋花,音樂創作從日常開展成為了他的家常。蛋氏一家的單純與情感,在這張《家常音樂》中表露無遺。

2020/03/07 | 鹹派

專訪李英宏談《水哥 2020》: 打破傳統唱片的宣傳規則,回到MSN時代的單純

被稱為「台帥」經典的李英宏,將過去被汙名化的各式台客符號成功翻轉成時尚及流行。在2020的年初推出專輯的李英宏,不僅已經全然接受自己成長的經驗與記憶,更要抽絲剝繭,層層推疊,定義及塑造出台灣文化。

2020/02/18 | 鹹派

「血肉果汁機」團員大異動,樂迷稱「在情人節被分手」

正當大家開始期待血肉果汁機會有更多的演出,卻無預警的宣布吉他手阿慶、貝斯手大君、鼓手柏瑞正式離團,許多樂迷紛紛哀號,甚至懷疑血肉果汁機是不是要解散了。血肉果汁機後續的動向如何,為何一次退出一半以上的團員,仍然在樂迷中沸沸揚揚著。

2020/01/07 | 鹹派

2020選戰藝文政策觀察:藝術文化也是中國的重要統戰策略?

距離總統暨立法委員選舉不到十天,經濟、國防、民生的政策有之,但藝術文化相關的政見卻少有聽聞。作為關心藝文產業的閱聽人,筆者檢視了零時政府所提供的立委參選人資料,發現區域立委及政黨政見(不分區立委),卻幾乎沒有藝文相關政策。

2019/12/19 | 鹹派

專訪閃靈樂團:《台灣大凱旋》演場會,守護島嶼上的民主自由

12月21日星期六舉辦的《台灣大凱旋》演場會,是一場結合選舉造勢的演唱會,由閃靈樂團發起,關於演場會的訴求,林昶佐說道用主權二字太過沉重,其實就是守護島嶼上的自由民主,守護這個島上所有人的生活。

2019/12/16 | 鹹派

本次香港反送中運動,證明了過去「龐克已死」的論述不攻自破

因抗議《逃犯條例》修訂草案此不義條款,香港自2019年3月15日開始爆發的社會運動,但規模逐漸擴大,其中一張改製衝擊樂團(The Clash)的《London Calling》專輯封面的海報,引起廣泛注意,藉此淺談70年代的龐克文化。

2019/12/11 | 鹹派

專訪《音樂萬萬歲4》主持人馬世芳:重新定義音樂節目,這個時代不比任何時代差

《音樂萬萬歲》是公視的經典老牌音樂節目。邁入第四季的團隊做了更大更難的挑戰,加入完整管弦樂團的豪華編制,選用了全白圓形舞台這樣極挑戰燈光師的佈景,也請來馬世芳作為第四季的主持,這樣的挑戰和進化,在音樂節目史上相當罕見。

2019/11/29 | 鹹派

2019火球祭賽後總結:專訪四組創作人,在「音樂祭毀滅元年」向滅火器致敬

2018年之後音樂祭出現了市場機制許多音樂祭都自然淘汰,但是第一屆大虧本的火球祭不但延續,在無數困難後還以更高規格的姿態完美演出。滅火器在樂團、創作的堅持有目共睹,對創作圈的投注與耕耘更是眾所周知,這也是火球祭的底蘊和溫度。

2019/11/27 | 鹹派

第10屆金音獎評析:10年總驗收,創作本位的硬底子才是真實力

金音創作獎自2010年創立,一直以鼓勵創作為核心。邁入第10屆的金音獎報名件數多達2744件創下歷屆最高,也在給獎上看見台灣音樂創作的生命力,趨於成熟且活潑。

2019/11/13 | 鹹派

大港開唱的再生?凝聚各種自我認同的「火球祭」

在大港開唱,覺醒音樂祭都暫時熄燈的這個時間點,睽違一年又再舉辦的火球祭變得格外吸睛。火球祭的主辦滅火器樂團有非常鮮明的政治立場與搖滾姿態,讓台灣至今還有一場富含靈魂的音樂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