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Roxas 楊大輝

發表文章數:156

個人簡介

作家兼說書人,只寫增進思考的文字, 4THINK 知識部落格的 001號員工。

作者常用關鍵字
最新文章

2018/12/21 | Roxas 楊大輝

人為什麼要吃苦(下):如何把「壞的吃苦」變成「好的吃苦」?

把痛苦和正面的想法聯繫起來,才能幫助我們變得堅強。反之,如果吃苦只能與負面的想法聯繫起來,那麼吃苦就只會消磨一個人的韌性。

2018/12/21 | Roxas 楊大輝

人為什麼要吃苦(上):吃苦難道是舒適生活的必經之路?

舒適的悖論告訴我們,如果你要讓生活變得舒適的話,那麼盲目追求持續的舒適,會反倒讓自己對「不適」變得敏感。它還告訴我們另一個反直覺,甚至看似有點自相矛盾的的建議──如果你要讓生活變得舒適的話,那就讓自己多一些不適,用本文的主體來說,就是讓自己吃苦。

2018/12/20 | Roxas 楊大輝

「非暴力溝通」的技巧(下):說出感受,提出明確的「請求」

當你試著把感受說出來:「我感到沮喪」、「我感到憤怒」,這其實就是在提醒(或可說是強制)對方感受到你的心情。而當對方能體會到你的心情時,或是擁有和你同樣的心情時,對方就更可能和你從同一個角度出發思考,溝通也就已經完成了一大半。

2018/12/20 | Roxas 楊大輝

「非暴力溝通」的技巧(上):不要給予評論,試圖說出「觀察」

非暴力溝通是一套方法/技巧,全書可分成3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透過非暴力溝通來表達自己,第二部分是透過非暴力溝通來理解他人,第三部分是透過非暴力溝通來愛自己。礙於篇幅,本文只專注談第一部分。

2018/09/28 | Roxas 楊大輝

「為何工作」先是社會學,同時也是生物學,最後才是個人選擇題(下)

舒適、夠屌、刺激的追求,構成了「人們為何工作」的三種解釋,人們之所以工作,要麼是為了其中一項,要麼是為了全部三項。那麼,會不會有一天,我們能夠在所有三項都得到滿足後,就停止追求了呢?

2018/09/28 | Roxas 楊大輝

「為何工作」先是社會學,同時也是生物學,最後才是個人選擇題(上)

對現代人來說,「為何工作」的答案還算是明確的,但只要在細想之後就會發現,這些答案都是社會文化灌輸給我們的思想。儘管「被灌輸」不等同於「壞的」「不好的」,但每個人都應該意識到它的存在,自行反思是否真要接受,否則它就會成了我們的默認選項,影響一生。

2018/09/06 | Roxas 楊大輝

「欺騙」的真相(下):為什麼要小心穿戴冒牌貨的人?

當受試在做點數任務時,他們剛開始還會在「誠實」和「不誠實」的選項中舉起不定──但一旦個體做出了第一個不誠實的決定,那麼下一個不誠實的決定會更高概率的出現......換言之,一旦我們稍微放縱自己的不誠實,一旦有了開端,那麼我們就會慢慢的深陷下去、越來越嚴重。

2018/09/06 | Roxas 楊大輝

「欺騙」的真相(上):為什麼偷吃一顆糖果還好,偷手機就不行?

你在朋友家偷吃一顆糖果是沒問題的,你不會感到有罪惡感,你依然是個好人。偷一顆蘋果呢?那勉強可以接受自我蒙混,你覺得還能算是一個好人。但偷一部手機?那肯定說不過去了,你無法接受自己做出這種行為,你會感到罪惡感,因為你是個好人。

2018/08/21 | Roxas 楊大輝

掌握未來的思考法(下):想掌握趨勢,先留意生活中的「廢話」

軟趨勢描述的是一種可能性,而硬趨勢描述的是一種確定性,後者描繪了確定的未來大致輪廓。但是,怎樣才能發現生活中的硬趨勢呢?

2018/08/21 | Roxas 楊大輝

掌握未來的思考法(上):首先,你要分得出來硬趨勢和軟趨勢

預測未來,要先從說廢話開始。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被精準預測、完美預測的。但有些事就是可以。

2018/08/16 | Roxas 楊大輝

情境影響力:不要用眼前的景象,來概括某人的一生

在這裡,「你以為你看見了所有」體現在我們對他人的性格評價上──​​​​​​​我們會以為我們看到的行為瞬間,可以用來概括某人的一生。這句話聽起來很愚蠢,但卻是許多人無意識中會做的事情。

2018/08/13 | Roxas 楊大輝

「不行動」的力量:什麼時候「有所行動」反而讓事情變得更糟?

什麼時候我們不對某些事件做出反應、行動,結果會比有所行動來得更好?什麼時候「有所行動」反而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

2018/07/14 | Roxas 楊大輝

人生中最重要的五個思考題(上):等等,你說什麼?

我們不喜歡被視為無知,哪怕我們無法擺脫無知。相反,我們更喜歡裝作「全知」帶來的優越感──而就算沒有這類癖好,我們還是希望自己能知道工作裡、生活裡所需的所有答案,我們希望自己知道人生疑惑裡的所有答案──殊不知要獲得答案,首先我們得會問問題、願意問問題。

2018/07/14 | Roxas 楊大輝

人生中最重要的五個思考題(下):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人們很容易被瑣事擋住了真正重要的事情,而且這一種現象極其常見。你或許會認為自己絕對不會犯這種錯誤,你可能無法想像人們是多麼的容易犯這一錯誤。

2018/07/14 | Roxas 楊大輝

人生中最重要的五個思考題(上):等等,你說什麼?

我們不喜歡被視為無知,哪怕我們無法擺脫無知。相反,我們更喜歡裝作「全知」帶來的優越感──而就算沒有這類癖好,我們還是希望自己能知道工作裡、生活裡所需的所有答案,我們希望自己知道人生疑惑裡的所有答案──殊不知要獲得答案,首先我們得會問問題、願意問問題。

2018/07/10 | Roxas 楊大輝

透過「遊戲」改善生活(下):如何避免玩完遊戲後的空虛感?

這樣的矛盾真令人抓狂。有數百篇科學論文有力地主張,打電玩會更加憂鬱、焦慮,並強化社會孤立感。但同時也有更多研究主張,打電玩能讓你更健康、快樂,更具企圖心,並強化社會支持的力量。 其實,兩方的說法都對。

2018/07/10 | Roxas 楊大輝

透過「遊戲」改善生活(上):電子遊戲有如強力抗焦慮藥

玩遊戲有許多顯而易見的弊端,縱使其能帶來短暫的感覺良好,但滿足過後卻又會讓人產生由衷的愧疚。試問,這樣的一項活動,真的會有改善生活之功用嗎?還真就有。

2018/07/10 | Roxas 楊大輝

透過「遊戲」改善生活(下):如何避免玩完遊戲後的空虛感?

這樣的矛盾真令人抓狂。有數百篇科學論文有力地主張,打電玩會更加憂鬱、焦慮,並強化社會孤立感。但同時也有更多研究主張,打電玩能讓你更健康、快樂,更具企圖心,並強化社會支持的力量。 其實,兩方的說法都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