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張宇韶

發表文章數:188

個人簡介

政大東亞所碩博士,曾任:民進黨中國事務部副主任、行政院陸委會簡任秘書,現任: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兼副秘書長、東吳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媒體專欄作家、政治評論員、台灣韜略策進學會副理事長。

作者常用關鍵字
最新文章

2021/12/24 | 張宇韶

趙少康與黨中央都想爭奪韓粉,韓國瑜這次強勢復出又是穩賺不賠

當藍營最近的論述不斷觸及深藍支持者的敏感神經,加上深藍對內既不滿意朱立倫,也氣憤侯友宜,韓國瑜補選之前的表態將左右在地韓粉投票走向,讓他在兩方之間待價而沽且穩賺不賠。

2021/12/15 | 張宇韶

顏寬恒輿論戰法想複製「韓國瑜套路」,很明顯低估了輿論的監督力量

顏寬恒自己不願意直球對決,發言人角色形同擺設,迫於選情壓力才出來開記者會,內容並不是釐清問題把爭議說清楚,反而批評媒體下標、報導討論內容如何如何,這無疑向台灣民眾與中二選區選民展現了顏家的「民主素養」。

2021/12/07 | 張宇韶

提案方欠缺正當性且各懷鬼胎,讓「罷免林昶佐」看起來越來越難成功

發起方的罷免理由琳瑯滿目,然而許多理由都是主觀的情緒宣洩或仇恨反應,加上對關鍵連署人鍾小平而言,「罷昶」似乎成了他個人重回國民黨的舞台,讓人越來越看不出來,這與當地的公共事務與政治參與有何關聯。

2021/11/19 | 張宇韶

「老朋友」「反對台獨」?解讀拜習會外人難以窺究的弦外之音

習近平一句先聲奪人的老朋友,頓時就把美中之間的實力差距、國對國間的對等關係,如情緒勒索般拉平成攀親帶故的「敘舊」,其次,中國也曉得,只要把調性拉高到最抽象的層面,就容易宣稱雙方已經取得共識並取得「重大外交突破」。

2021/11/11 | 張宇韶

公投立場從「四個同意」變成「兩同意兩尊重」,國民黨已嗅出社會輿論的轉變

本來,打破推定的正方應該負擔舉證責任、清楚說明政策變動的需要性、可行性或損益比,提出一套符合需要與手段之間的邏輯的根屬性觀點。但可想而知,正方在資料不周、欠缺專業背景下,最後必然變成價值性宣傳甚至佈道式宣講的內容、變相的道德勒索。

2021/11/07 | 張宇韶

為二十大超前部署,習近平正在整頓中共的「槍桿子、刀把子、筆桿子、錢袋子」

槍桿子、刀把子、筆桿子、錢袋子這「四口子」是共產黨的重要執政基礎,隨著習近平不斷為自己在二十大超前部署,劇烈的內在矛盾使得中國近期出現不少事件,乍看似乎獨立不相關,背後卻存在綿密的關聯性。

2021/10/27 | 張宇韶

國民黨不斷強調「台灣光復」論點,卻逐漸落入中共的「一個中國」陷阱

中共一直強調「台灣光復」的原因,就是要把一中原則與台灣問題緊扣在一起,對國民黨來說,則是試圖在「中國中心」的史觀中證成自身的正當性,仿佛自己才是將台灣人民從日本殘暴統治中解救出來的「解放者」。然而這種觀點實在荒謬可笑,

2021/10/22 | 張宇韶

朱立倫力挺顏寬恒、蕭景田,目的就是重建國民黨與地方派系的「恩庇扈從體制」

朱立倫過去及其家族是俯首稱臣的地方派系,現在則是發號司令或主宰他人資源的「王者」,千辛萬苦拿下這個主席位子後力挺顏寬恒與蕭景田,因為他一心只想復辟國民黨的舊秩序。

2021/10/12 | 張宇韶

習近平辛亥周年講話就要把「中華民國」給亡了,國民黨卻仍無動於衷?

習近平企圖將1911年的辛亥革命的孫中山,與1949年毛澤東的「新中國」與「新民主主義」加以連結,透過政治加工與人為剪輯的方式將「中華民國在大陸」的歷史掏空,只是國民黨在此同時卻仍不斷檢討民進黨......

2021/10/04 | 張宇韶

國民黨在中央癱瘓議事、在地方仇恨罷免,不為人民只為鞏固同溫層

杯葛抗爭是希望喚起輿論關注下,尋求朝野協商藉此達到在體制內妥協的結果,但國民黨現在更像是把手段當成目的,為反對而反對,包括罷免陳柏惟的倡議都面對一樣的問題。

2021/09/22 | 張宇韶

中共「以經圍政」只會得到反效果,但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恐怕是國民黨的反應

在全球互賴與自由貿易的當下,除非經濟上絕對依賴,否則被制裁國只要找到替代市場,就能擺脫困境,而且也容易產生同仇敵愾效應,背離發動此一政策最終達到的目的,只是國民黨,至今還在糾結責怪民進黨不接受九二共識的帽子。

2021/09/14 | 張宇韶

習近平試圖在六中全會推出「第三個歷史決議」,讓他成為另一個毛澤東

為了讓自己享有和毛澤東同樣的歷史高度與政治地位,新版本的歷史決議中,中共更打算重新定位昔日的「歷史錯誤」,直接抹去或稀釋了鄧小平路線的政治意義,讓習近平的共同富裕或國進民退直接銜接到毛時期,使自己當下的作為顯得理所當然。

2021/09/08 | 張宇韶

相較於新黨或白狼這些魁儡,張亞中才是中共掐住國民黨話語權的牽制角色

中共清楚新黨或白狼在台灣的言論市場不僅沒有號召力,而張亞中有自成一格的後設敘事,只要這股聲勢能在國民黨主席投票當天轉換成選票,張亞中就能在國民黨的體制內扮演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牽制甚至箝制角色。

2021/09/01 | 張宇韶

中共北戴河會議流出的各種傳言,牽動習近平的權鬥劇本與二十大權力布局

今年北戴河會議的重心本應該確認政府工作報告落實情形,同時定調今年六中全會的政治屬性,之所以出現各種流言誹語,不排除是習近平刻意釋放的政治訊息,除了測試各方反應兼具引蛇出洞的作用外,也提早進行二十大相關的權力佈局。

2021/08/25 | 張宇韶

國民黨爭相消費八二三砲戰紀念日,「反共」元素卻越來越被淡化

許多國民黨政治人物把823砲戰的紀念儀式,變成為撻伐執政黨的誓師大會,各懷鬼胎之餘共享分贓這個不當的資產,不但忘了其中美國與台灣本省人的重要角色,更復誦起了中國的大內宣話語。

2021/08/20 | 張宇韶

國民黨蹭阿富汗熱度,何苦搞得自己裡外不是人?

「國民黨執政,不會變阿富汗」的說法根本空洞且無意義,至於想要強調國民黨在1949年扮演救世主角色的觀點,擺明就是想以「低級藍」的政治正確弄亂戰場,但最後搞成「高級黑」的下場。

2021/08/11 | 張宇韶

國民黨主席選戰如火如荼,江啟臣與朱立倫的交手方式卻令人啼笑皆非

朱立倫投入黨主席選舉之後,與江啟臣兩人從雙方陣營的民調戰,到近來針對洪秀柱與李眉蓁的「兩個女人」互揭瘡疤,戰法越來越像是在吵架,為了討好黨內保守派而使出洪荒之力的同時,也導致兩位教授的理智都斷了線。

2021/07/31 | 張宇韶

那些「自我干擾」誘導性民調,如何讓柯文哲的支持度無限放大?

有些民調的問題如果翻成白話文,就會變成:在沒得選的狀況下,引進有世衛組織認證的中國疫苗,或是上海復星復必泰,你要打嗎?這樣問的結果可能截然不同,但經由包裝設計後,就能以另一種新樣貌出現,乍看中性且價值中立,也影響了民調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