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書宜在德國
楊書宜

發表文章數:10

個人簡介

一個住在德國的台灣人,喜歡觀察文化與思考,喜歡與人深度對談。興趣是散步、寫作、聽詩歌、古典還有爵士音樂。最近也在探索新的興趣,正在學習使用縫紉機,希望有一天可以做出一件衣服。最喜歡的季節是夏天,也超喜歡狗。目前人生很被鼓勵的一句話是:「人生是 10% 發生在你身上的事,90% 你如何回應。」(Life is 10% what happens to you and 90% how you react to it.)

最新文章

TNL+ 2023/11/17 | 楊書宜

德國熱議詞彙「Wohnwahnsinn」:仲介帶上百人同時看屋,有錢也租不到房子的「居住瘋狂」

德國租屋市場會如此競爭激烈,其中一個原因之一為德國的大學生人數自2007年到2023年大幅的增長,然而學校所提供的宿舍數量無法完全供應有住宿需求的學生,學生需要自己在外尋找公寓或合住公寓,導致租屋市場更加的緊繃,找房變得更加艱難。

TNL+ 2023/08/07 | 楊書宜

僅因攜帶右翼旗幟、帽子就遭攻擊,德國極左派犯罪激進化為政府帶來挑戰

聯邦憲法保衛局在一項報告中寫道,左派極端主義的危險性仍然「很高」,並具有「高度激進化」的現象。近期被法院判刑監禁Lina E.的案例,似乎也證實了該聲明。隆夫認為,雖然德國政府對於右派極端主義的打擊並不足夠,但左派極端人士想要以自己的暴力手段,對抗右派極端主義的行動也並非明智。因為「暴力只會衍生出更多的暴力」,這是幾百年來歷史給予人類的教訓。

TNL+ 2023/07/13 | 楊書宜

不願過勞、要求工作生活平衡, Z世代人才為德國企業帶來新挑戰

越來越多Z世代年輕人,在觀察到年長職員因為工作過勞、在工作與生活之間缺乏平衡,以及經歷經濟不安全感後,開始要求減輕工作量、不容許被雇主剝削,也期望雇主提供彈性的工作時間。德國半導體供應商公司Advantest,讓員工自由安排工作時間時或是在家辦公,也能自行減少每週的工時。員工可以早上在家辦公,接著在上午健身房比較沒有客人的時段去健身兩個小時。

2022/03/07 | 楊書宜

德國人「缺乏幽默感」的刻板印象到底是從何而來?

無論別人覺得是否有趣,幽默是當你還是選擇笑的時候。再進一步地想,在忙碌與充滿挑戰的生活裡,有時候確實會感到辛苦。但在一些不如意的狀況裡,如果我們卻仍然能夠選擇以幽默的方式應對,會讓人生輕鬆很多。

2022/02/20 | 楊書宜

講電話時被訪客打斷你會怎麼做?為什麼我們應該說「時間就是幸福」?

即使我們知道工作時專注在一件任務上,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如果我們有時過度專心在一件事情上,我們則可能會錯過週遭正在發生的許多美好事物。

2021/05/23 | 楊書宜

套用「白人種族框架」理論,可說明一些在異國戀可觀察到的現象

並不是每個人尋找異國伴侶都是帶有這一些種族思維,只是我覺得這類思維,很可能潛意識影響著我們面對其他國籍的人的態度與交往關係,因此還是要保持謹慎並有所反思。

2021/04/18 | 楊書宜

說到德國就想到慕尼黑啤酒節、巴伐利亞傳統服飾,但一些德國人可不這麼想

我的德國朋友也曾開玩笑地說,巴伐利亞邦其實是獨立的一個國家,不屬於德國,而巴伐利亞人也認為自己不是德國人。

2021/03/06 | 楊書宜

「上課聽講」的台灣教育環境,在德國朋友眼裡竟是如此稀奇

雖然我在德國念的是研究所,或許不能以台灣求學經歷作為比較,但從德國同學與教授身上所看見的特質,多少可以推敲出他們以前在學校受教育的方式,我認為他們的教育真的就是很鼓勵你表達想法。

2021/03/01 | 楊書宜

來自台灣的我,在德國徹底反省自己內心的「種族歧視」

2020年3月左右,疫情擴散至德國,社會緊張的氣氛蔓延,我有一位泰國朋友甚至因為太過於害怕遇到種族歧視攻擊,不敢出門去上班,她跟我說:「比起病毒,種族歧視更讓我感到恐懼。」

2021/02/04 | 楊書宜

到了德國接受教育之後,我漸漸能夠放下對於「學歷」的迷思

在德國,很多高中畢業的學生在還未確定自己想讀什麼科系之前,會選擇去打工度假、做志工服務,或是先去工作賺錢,他們比較不會在還沒確定自己的志向與興趣之前,就急忙地上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