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2 | 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失控體罰為何發生?孩子不守規矩只是最後一根稻草 失控暴力怎麼來?當事人生活壓力爆了,情緒失控被引發,剛好出現最後一根稻草,整個氣就往孩子身上去了。看似親職教養問題,但實則當事人自己的各種問題,如果不處理這一塊、重整生活形態,即使法律懲處,下次當事人還是會再爆。 體罰 親子 More... 打屁股 小孩 教訓 暴力 失控 2023/04/04 | 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我家孩子威脅別人?如果老師搞不清楚,身為家長的我們一定要捍衛自己的孩子 我為什麼要分享這件事的處理流程?因為重點在於「大人的態度」,包括擔任中間人的老師,都便宜行事顛倒是非,實在熟不可忍。為了保護孩子,當家長的要懂如何細節詢問、追蹤後續發展,不然還真以為「交給老師處理」就好了呢。 家長 老師 More... 同學 要零食 威脅 2023/02/22 | 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心理師談「自我覺察」:兩小無猜領悟到情竇初開,就是這種心智能力 不懂情緒也就不懂社交,誤判訊息,結果被說「白目」或「木頭」,很多情竇初開的男生會這樣,因為沒接觸過、無法分辨,鬧了很多笑話。還好,自我覺察是可以訓練的,即使失敗也沒關係,在「每次經驗中檢討」就是學習,發現原來如此。 自我覺察 諮商心理 More... 白目 木頭 情緒 情竇初開 TNL+ 2022/09/18 | 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漫畫】《航海王》:「你也想上船嗎?」為何我們會被草帽海賊團的夥伴情誼感動得痛哭流涕? 魯夫的性格在漫畫裡是單細胞生物,做事衝動、傻里傻氣,又極度樂觀與信任他人。魯夫不像是領導人,然他與人相處的天生特質,卻讓我聯想到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1943)的需求層次論(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海賊王 One Piece More... 航海王 魯夫 領袖 娜美 羅賓 完結 漫畫 2022/08/07 | 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無論處境「你都有可以選擇的權力」,心理諮商便是讓人理解這件事 無論處境,每個人都擁有可以選擇的權力,那是上帝賜給人類最珍貴之物,擁有自由意志做任何選擇。快樂是一種選擇,愛是一種選擇,當有了選擇,就有主控的力量。心理諮商在做的也是如此:讓他知道他有權力可以選擇、讓他有能力可以選擇。 選擇 權利 More... 能力 雙子殺手 沒有選擇 2022/06/27 | 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數位時代有如「吃到飽餐廳」,現代人須具備哪三種心理能力? 環境的大丕變,讓我們不能再用傳統社會的教誨過日子,要根據時代特性學習下列三項心理能力。 情緒 專注力 More... 社群 人際關係 社交力 情緒覺察 2022/03/21 | 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無法忍受孤單、被伴侶嫌「太黏人」,成人的「分離焦慮」源自被疏忽照顧的童年 童年被疏忽照顧的孩子,若缺乏信任關係與安全歸屬,長大後此匱乏會轉為「成人的分離焦慮」。 恐懼 分離焦慮 More... 成人 大人 黏在一起 關係 伴侶 黏人 敏感 2022/03/08 | 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諮商心理師:我的裡面有「他們」——不是多重人格,是被阻斷的情緒的化身 這些情緒的分身,用意並非是落井下石(害死自己是沒有意義的),反而是保護個案,企圖完整自身。只是「他們」即使出現,也沒有聰敏的處理方式。 心理諮商 化身 More... 心理 榮格 想像朋友 情緒 2022/02/12 | 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跟大人收假上班一樣厭世,如何幫孩子調整回到上學的生活心態與作息? 收心不是一句話叫孩子自己想辦法,有下列幾項作法能向孩子「具體預示」要收心。在假期倒數結束前一週做就可以了。 開學 小孩 More... 收心 上學 作息 寒假 年假 暑假 2021/12/26 | 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如何觀察自己是否正遭受「煤氣燈效應」的心理操縱? 「煤氣燈效應」的操控在關係中十分常見,或許操作者並非蓄意籌劃,但依然造成受害者強大損傷,對受害者傷害最大的是:「本來你是相信自己的,後來連自己都不相信自己。」 煤氣燈效應 煤氣燈操縱 More... 心理學 控制 伴侶關係 不平等 精神虐待 2021/06/23 | 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太冷靜了吧……」具亞斯特質的大人常遇到的隱形困境 這故事描述了成人亞斯的隱形困難,「情盲」不見得有什麼大影響,但在(1)關係經營上、(2)遇到意外、(3)被人誤解時,就很難意識與表達「什麼差異發生了」,無法對非亞斯人解釋「不是他想的那樣」。 亞斯 成人 More... 計畫 情緒 亞斯特質 心理諮商 2021/03/18 | 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當一個沒有亞斯特質的孩子,生長在亞斯父母的環境裡 沒有遺傳到亞斯特質的孩子,卻生活在父母雙方都有亞斯的環境裡。在情感上他抓不到父母無條件的愛,在認知上家裡理性邏輯與社會人情世故明顯不同又不相容,導致成長中他常感到孤寂、無措、困惑,不知道該怎麼定位這個生命。 亞斯 亞斯伯格 More... 父親 母親 家庭 爸媽 2021/03/06 | 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成人已發展出「社會面具」難以自評亞斯特質,但可從這四項外在行為著手 即使四項皆符合也不能百分百肯定是成人亞斯,因為非亞斯的男性也會走這路線。但若是成年女性下列四項皆符合,有亞斯特質的機會就很大了。 亞斯 亞斯伯格症候群 More... 亞斯伯格症候群 特徵 人際關係 情緒 社交 2020/10/06 | 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心理師談「分手時的心理障礙」:別過於執着「不愛了一定要先讓我知道」的程序約定 這個「不說」是錯的,本文無意為它脫罪,但也想讓大家知道曾經相愛的兩人,要分開前的矛盾心理,及對新希望的情不自禁。 分手 劈腿 More... 外遇 曖昧 告知 心理學 心理健康 愛情 情侶 夫妻 談分手 2020/09/30 | 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心理師看「讓座鈴」:讓座是個人決定,但又給道德束縛,結合成「弊大於利」的半吊子制度 我認為「讓座」文化在台灣算是非常成功了,與其當下不斷提醒民眾「各位注意!有人需要座位」,不如在「情境外」提升讓座的意識宣導,並與流行元素配在一起帶動風潮。 心理學 博愛座 More... 讓座鈴 讓做心理 壓力 孕婦貼紙 博愛座識別貼紙 2020/09/24 | 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心理諮商指南:如何分辨痛苦情緒是過渡期,還是這個心理師不適合我? 如果你是案主,儘管談你的議題,用你的話表達,不必顧慮心理師會不會受傷或嚇到,那不是你的責任。如果此心理師不能接、無法接、反移情,無法與之互動,就可以換。 心理師 諮商 More... 更換 地點 交通 心理諮商 2020/07/22 | 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對情緒的「自我覺察」很重要,但具體來說該怎麼做? 在經歷了什麼之後,一種情緒出現,再來一定有所求,也許想被滿足或被安撫。而這才是真正的重點,得到後情緒才能平復。 自我覺察 情緒 More... 心理諮商 情緒創傷 同理 情緒知能教育 2020/02/26 | 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意識卡住的,就放手讓「潛意識」用它的方式去完成 就心理學的角度,意識卡住的,就放手讓潛意識用它的方式去完成,我們只要先放下對意識「一定要怎樣」的執著。 意識 潛意識 More... 思考 難題 困難 小精靈和老鞋匠 企鵝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