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2 | 林艾德 「領養代替購買」如何成為情緒勒索?鍾明軒只是用另一種方式說謊,連自己都騙了 想讓自己好過並沒有錯,但是當別人鼓勵領養代替購買時,請不要幫他們冠上情緒勒索的罪名。因為他們跟你唯一的不同,只是他們願意做得多一點、犧牲多一點。 流浪動物 以領養代替購買 More... 領養 毛孩子 寵物 浪浪 鍾明軒 情緒勒索 2022/04/13 | 林艾德 我反抗,故「我們」存在:台灣怕的不是中國侵略,而是侵略發生時,我們沒有人抵抗 當年談到亡國感時,很多時候我們想表達的是一種深深的孤獨,是一種不被理解的狀態,或者,用卡繆的說法,是對現狀感到一種無以言喻的荒謬。 亡國感 卡繆 More... 反抗 2021/10/15 | 林艾德 在公園設置三分鐘盪鞦韆計時器,又是一個規訓侵入道德領域的例子 民主社會中,道德勸戒與強制規訓之間的取捨一直都是重中之重。當原本屬於公民道德領域的善行,變成一種必須遵守的規定時,那人們從事這項行為的動機,也會從無私的共善,變成貪求獎勵或是畏懼懲罰。 盪鞦韆 計時器 More... 公園 道德 規訓 幼兒 兒童 分享 台北 2021/09/29 | 林艾德 邱國正不使用口譯,卻反覆「建議」陳柏惟講華語,到底誰是鴨霸? 此前陳柏惟每次質詢邱國正都用華語,他從來沒有要求邱國正聽得懂台語,更不可能要求他講。今天特別申請了口譯才講台語,是邱國正不接受,卻反覆「建議」陳柏惟使用華語。這樣,到底誰是鴨霸? 台語 陳柏惟 More... 華語 國語 邱國正 2021/08/10 | 林艾德 隨著自信心的建立,那個急於證明自身價值的民族,已經不再是台灣,而是中國 比起獎牌,我們更希望你們回台灣時,臉上都能帶著自在又自信的笑容,從你們站上賽場的那一刻,從你們堅持的訓練,從你們無數次的跌倒又重新站起,早已注定了這次的奧運會,無論勝負,你們都是凱旋。 奧運 2020東京奧運 More... 2021東京奧運 東奧 2021/07/18 | 林艾德 比起相信國產疫苗的陳建仁,跑去打AZ的楊志良能別用「小人之心」來看待人性的高貴嗎? 國民黨說,陳建仁提前自行解盲是特權。但事實上根本沒有提前,多位民眾出面表示他們更早接到通知,以便他們可以選擇要先施打AZ、莫德納或是繼續接受高端試驗。 國產疫苗 人體試驗 More... 藥物試驗 陳建仁 楊志良 安慰劑 解盲 疫苗 接種疫苗 副作用 對照組 高端 高端疫苗 2021/07/06 | 林艾德 林昶佐之所以會被怒轟作秀,很諷刺的,正是因為他不懂得如何作秀 林昶佐黯然神傷的模樣令我心痛,因為我知道他為萬華付出了多少,更明白做到流汗嫌到流瀾(lâu-nōa,流口水)的委屈。但對不那麼關心政治的大眾來說,他們想要的立委不只要會做事,也要會做人,要滿足他們對好人的想像。 林昶佐 環南市場 More... 柯文哲 防疫 疫情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COVID-19 2021/07/02 | 林艾德 打開滅火器結果噴出館長,對某些人來說就像詐欺,但這種道德評斷標準有意義嗎? 即使接了館長的案子,楊大正也能坦白說雙方「意識形態有落差」,這種表態自由是台灣可貴的所在,也是我們跟中國不同的地方。 滅火器 楊大正 More... 柯宇綸 館長 陳之漢 台派 2021/07/01 | 林艾德 熱愛民主自由的人民要互相幫助:從立陶宛獨立運動獲得啟發的「228牽手護台灣」 同樣都是面對強大的共產獨裁政權,同樣都是追求民主自由的人民,這就是為何立陶宛對台灣伸出援手別具意義。 立陶宛 波羅的海之路 More... 牽手護台灣 獨立運動 民主 2021/06/01 | 林艾德 在這個節骨眼,政客戲精們還是努力製造出政府在擋疫苗的假象 這種「各顯神通」來的疫苗,明明沒經過審查人民也不敢打,而又沒有任何人真正的送出申請,但在這個節骨眼,政客戲精們還是努力要用政治語言,製造出政府沒有能力買到疫苗、或是不顧人民安全在擋疫苗的假象。 疫苗 武漢肺炎 More... COVID-19 新冠肺炎 防疫 疫情 2021/05/26 | 林艾德 無論經濟、民生或防疫,只要有一點點不好,膝蓋不好的人就容易動搖 在去年某一段時間內,我們曾甘冒風險,主動把僅有的資源提供給第一線醫護;我們曾不計利益,組成民間的各種國家隊來協助防疫;我們曾經不用別人提醒,就會自動自發地洗手戴口罩。那時,我們處於全球風險最高的地區,卻成為了全世界防疫的典範。 武漢肺炎 新冠病毒 More... COVID-19 疫情 防疫 疫苗 2021/05/19 | 林艾德 我們又要廢核、又要擋中火、藻礁又不能傷到,那缺電只是遲早的事 這不單純是廢核的問題,而是我們又要廢核、又要擋中火、藻礁又一點點都不能傷到,那缺電只是遲早的事,這是民眾自己選的,但後果卻又是民眾不願意承擔的。 興達電廠 電廠 More... 發電 核能 水力 藻礁 關鍵時事 停電 缺電 台電 經濟部 備轉容量 低頻卸載 王美花 2021/05/11 | 林艾德 為何「政治正確」可能是一種更危險的極權主義? 當我們使用政治正確的語言,是希望擺脫一種污名化的刻板印象。誰來說、在什麼場合說、用什麼心態說,這些都是同樣關鍵的問題。使用政治正確語言應該帶著一種對多數暴力的反抗、對本質上權力宰制關係的對抗,而不是反而成為另一種暴力與宰制。 政治正確 暴力 More... 宰制 污名化 刻板印象 權力 反抗 2021/04/20 | 林艾德 《當男人戀愛時》與《消失的情人節》炎上,我們對「台式浪漫」的想像是什麼? 最近大賣的台片《當男人戀愛時》,似乎也搭上了炎上列車,許多性別平權的支持者對片中情節不滿,甚至認為男主角是「變態」、「噁男」,但對導演或編劇來說,他們想描寫的正好相反,只是一種最單純的愛情。那究竟,我們對「台式浪漫」的想像是什麼? 當男人戀愛時 台式浪漫 More... 浪漫 愛情 自由 2021/02/19 | 林艾德 不敢提告就閉嘴?我們要選擇一個對性騷擾避而不談的社會嗎? 今天鄭家純選擇了勇敢,而我們要選擇,是走向一個更友善、讓人願意開口說出被性騷擾經驗的社會?還是一個壓力更大、使人對性騷擾避而不談的社會? 性騷擾 職場 More... 壓力 雞排妹 2021/02/07 | 林艾德 性騷擾的由來:為何連說「人醜性騷擾」也是一種壓迫? 就像過去憂鬱症、同性戀無法得到正確的理解,我們覺得憂鬱症是「不知足」,覺得同性戀是「一時迷惘」,這種錯誤的理解使我們把責任推給了當事人。 性騷擾 開玩笑 More... 被害者 不當性侵擾 加害人 人醜性騷擾 外表 責任 壓迫 身體界線 性別平等 雞排妹 檢討被害者 檢討被害人 2021/02/03 | 林艾德 當聯合報記者問國台辦「什麼時候要制裁台獨?」 台灣也有一群人希望台灣的經濟被中國打垮,希望中共制裁台獨份子,甚至希望台灣疫情爆發,藉此證明本土政權沒有治理台灣的能力、證明台灣人沒有中國不行。他們每個願望,代表的都是成千上萬家庭的破碎,但他們寧願保全自己的面子。 大中華民族主義 台獨份子 More... 制裁 國台辦 信仰 意識形態 2021/01/26 | 林艾德 和平封院就像鬼故事:要求少數人為大局犧牲,只是不願承認的自私與卑劣 因為有了SARS的慘痛經驗,才會從當初和平醫院「不進不出」的突襲式強制封院,變成如今桃醫的「只出不進」。沒有人會把你和其他患者一起關著自生自滅,沒有人會強迫你演一個你根本不想作的英雄。 桃園醫院 部桃 More... 省桃 武漢肺炎 新冠病毒 疫情 SARS 和平醫院 封院 邱淑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