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台灣人權促進會

發表文章數:31

個人簡介

台權會是一個成立於戒嚴時期的非政府組織(NGO);我們試圖透過各種不同類型的文章,想介紹給讀者無所不在的人權議題。

作者常用關鍵字
最新文章

2022/03/17 | 台灣人權促進會

從反送中到俄烏戰爭,在立院卡關17年的「難民法」為何遲遲不實現?

烏克蘭不會是我們有生之年目睹的最後一場的難民危機,台灣不能永遠只被動端出粗糙的延簽政策,或者只靠開一個賑濟專戶,用民眾的愛心遮掩我國政府應該要承擔的人權和國際責任。盡早讓「難民法」通過,才是世界上許許多多為了捍衛公平自由而遭遇壓迫的人們,最確切需要的。

2020/04/18 | 台灣人權促進會

面對難民,政府與NGO怎麼做?留學生在希臘與西班牙的第一手觀察

並非抵達歐洲後就能過著一切順遂美好的生活,對這些人而言,進入歐洲之後才是真正考驗的開始。怎麼樣才能像「人」一樣生活?有沒有合法的身分可以停留下來、有沒有安全的居住處所⋯⋯

2020/04/12 | 台灣人權促進會

數位身分證eID的五大不合理:換發計畫至今黑箱,但44億標案已近乎招標完畢

台權會提出五個關於數位身分證計畫的疑點,呼籲暫停eID的發放、公開全面換發計畫,提供公民審議的時間,確認全面換發之必要性。並且立法或修法,保障人民權益。

2020/03/29 | 台灣人權促進會

後美麗島的社運新浪潮:綠色小組成員林信誼講座側記

林信誼提到,統治者常以「教化」為名對人民行以歧視,如中國國民黨在威權統治時期所實施的禁母語政策便是一個例子,在如此自認低人一等的社會氛圍中,臺灣人民一步步覺醒反抗的精神。

2020/03/15 | 台灣人權促進會

談紀錄片《牽阮的手》:他們流血抗爭,換來現在的歲月靜好

你應該曾在歷史課、公民課中,簡略認識二二八、黨外民主運動、解嚴後的社運與政治民主化。且讓我們用一部紀錄片,從一對老夫妻的愛情故事開始,瞭解前人如何替我們爭取民主。

2019/12/25 | 台灣人權促進會

有四點待修正的《集會遊行法》:允准制、刑事處罰、禁制區、禁蒙面

人民藉由集會遊行,提醒當政者的施政內容、方向有無悖離。其中,《集會遊行法》有幾點需要修正,像是現行《集會遊行法》採用允准制,變成政府說不行,遊行就變違法。導致人們能不能抗議,還要由被抗議的人來決定。

2019/12/02 | 台灣人權促進會

【圖輯】從居住權觀點看「瑠公圳人瑞迫遷案」

讓住民賴姐一直不能理解的事情是,為什麼建商在毫無接觸和好好來磋商之前,就直接吿上法院,使他們陷入迫遷的威脅中。而人權公約是怎麼談迫遷與合於人權保障的搬遷?

2019/09/20 | 台灣人權促進會

當監獄也開始「高齡化」,照護設施與假釋制度跟得上嗎?

監獄不論設施或政策都鮮少為高齡者設想。監獄是為了讓受刑人能悔改向上,但如果連最基本的硬體需求都無法滿足,社會復歸將難以達成。其中,醫療照護和評估假釋的條件更是對高齡受刑人不利。

2019/08/26 | 台灣人權促進會

移工為何淪為受刑人?談《折翼驛鄉》與《枷:關不住的靈魂,暗夜的光》

由於出身貧窮,移工們支付不起境內聘僱的費用,相繼搭上遠洋漁船,殊不知踏上的不是他們想像中的金銀島,而是過勞、被虐、被剝削的長期航程。長時間遊蕩無依的精神壓迫下,剎那迷失,便成了人們口中「危險外勞」。

2019/08/07 | 台灣人權促進會

吳介民《尋租中國》座談:靠廉價勞力成為世界工廠後,中國經濟發展的待解困境

中國發展尋租模式後,遺留下許多歷史債務:台商以剝削民工、壓低工資、減少社福等措施獲得超額利潤,但後續受到民工罷工與補繳高額社會保險費用的惡果。而中國的人口紅利已不復存在,勞力密集產業因而遭遇瓶頸。

2019/07/26 | 台灣人權促進會

新式晶片身分證推出前,還有幾大隱憂待思考

2020年,內政部即將全面換發晶片身分證。台權會提問,若未來有越來越多服務,都要求必須使用這張卡的晶片功能才能提供,那該怎麼辦?若發生財務損失,政府是否會把責任轉嫁給個人?

2019/06/17 | 台灣人權促進會

聘用了,然後呢?台灣身心障礙者的就業現況與反思

台灣身心障礙者的就業議題有哪些?以下一一簡介身心障礙者的就業狀況、「定額進用制度」和「庇護工場」的問題,以及日本的相關經驗。

2019/05/24 | 台灣人權促進會

【講座側記】我們與精神疾病的距離:強制就醫、醫療困境和汙名化

在「我們與精神疾病的距離」講座中,由台權會副秘書長施逸翔主持,並邀請蘇偉碩醫師與陳威延律師從各自的專業角度進行與談,探討台灣現行制度下的精神疾病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