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潮之聲

發表文章數:54

個人簡介

黑潮,以東北走向流經台灣島、琉球群島、日本列島東岸、與親潮交會後匯入北太平洋洋流,化為北太平洋環流系統之一部、生生不息。綿延六千公里橫亙環太平洋地域的黑潮,是孕育島國台灣發榮滋長的重要命脈。台灣,黑潮之子。在黑色暖流擁抱下孕育生命、開展歷史、連結外部,成為世界之島。取黑潮之純淨、生命力、探索、渴求與世界連結之義,黑潮之聲由一群生於台灣、赴美求學的學子組成。我們走出台灣,乘著風迎著浪,流向全球,將透過這個平台,分享在美國的所見、所學、 所思、所想。我們最終的希望,除了讓台灣瞭解世界,更希望世界能聽見台灣,台灣能貢獻於世界。望台灣人、台灣心如黑潮湧動、串連、循環全球、永不止息。

最新文章

2019/08/28 | 黑潮之聲

卡車運輸自動駕駛的未來或許不遠

北美目前有350萬輛超過1.5噸的卡車,並且有超過570萬的職業司機,但每年貨物總重將從2017年的151億噸成長到207億噸,人力缺口在短時間內難以滿足。因此自駕卡車的技術導入還是有夠有足夠的誘因。

2019/08/27 | 黑潮之聲

「留」落美國:1960年代的「美援」與「留學」

1960年代的留學生小說中所呈現的「不歷史與不真實感」的問題就在於,抵達美國,就能毫無疑義「成為中國人」,因為中國特徵會在華裔族群外部不斷擴大。

2019/08/19 | 黑潮之聲

言論自由與防衛性民主

相較於美國言論自由理論就政治性言論的放任,防衛性民主給予台灣另一種理解民主與言論自由的途徑,亦即民主國家對於鼓吹獨裁、敵視民主憲法的言論並非只有寬容一途,而更應挺身與之戰鬥。

2019/05/21 | 黑潮之聲

跨國的二二八文化生產

近十年,我們觀察到一個新的、而且是跨國的文化現象:有一群海外、尤其在美國的年輕人,以英語為媒介,試圖重新書寫與再現二二八的歷史與記憶,筆者暫且稱這一批新的二二八文化生產為「台美二二八文化生產」。

2019/05/20 | 黑潮之聲

臉書的信任挑戰:我可能不會相信你

臉書竊聽對話的都市傳說雖然好笑又讓人搖頭,但也是啟蒙普羅大眾對自身隱私權的保護意識。面對一個我們不滿意的社群網路平台,渺小的個人使用者一時之間似乎沒有什麼好的對策能夠抵制,而單純的抵制也已經對這些網路巨獸沒有威脅。

2019/05/16 | 黑潮之聲

國家安全與言論自由的兩難:以美國間諜法制為中心

本文針對美國現行之1917年間諜法的規範重點及相關判決,探究間諜罪與洩密者之間的關係,又當言論自由、新聞自由與國家安全等多項競合法益面臨兩難衝突時,擁有終審權的聯邦最高法案又如何做出最終定奪?

2019/05/15 | 黑潮之聲

國家安全與言論自由的兩難:以美國間諜法制為中心

新聞媒體是為人民服務,而不是為統治者服務,唯有政府審查媒體的權力被遏止,媒體始能恆常保持其監督政府行為的制度功能;只有一個自由不受箝制的新聞界,始能有效地揭露政府的欺騙手段。

2019/04/20 | 黑潮之聲

另一種時間:吳明益《苦雨之地》書評

跨國的動物販賣行為為時間性的敘史方式提供了空間性的可能。透過動物販賣流通世界各地引起的生態問題、「雲端裂縫」病毒在世界引起的災情,小說家以文學的想像空間拋出了這些全球化過程中的倫理與認同問題。

2019/02/14 | 黑潮之聲

失靈的法律:絕望的亞洲農移工(三)——台灣法律制度篇

台灣對於外籍漁工勞動權益保障各種制度面、執行面的缺失,在近年內一連串的事件顯露無遺,也重挫台灣的國際形象及漁業經濟。

2019/02/12 | 黑潮之聲

失靈的法律:絕望的亞洲農移工(二)——區域組織篇

整體而言,2017年通過的共識並未顯著提升東協對移工權益保障的程度,似乎只是東協因應會員國間爭執的妥協方案。

2019/02/11 | 黑潮之聲

失靈的法律:絕望的亞洲農移工(一)——國際人權法篇

儘管工作風險高、工時長、工資低,且缺乏制度性保障,但在面對本國就業機會不足、弱勢族群人口眾多等結構性問題時,選擇任人擺布、遷就各種工作條件、忍受非人道處遇,似乎已成為農移工生存的唯一方法。

2018/12/25 | 黑潮之聲

歷史的幻片疊影:從非虛構寫作談楊小娜《綠島》

《綠島》或是一本療傷止痛之書,但楊小娜以全然虛構的角色與家庭背景說出一個個真實發生的政治事件,這樣的敘事手法是否真的可以達到敘說歷史的意圖?

2018/11/26 | 黑潮之聲

網路人權是誰的人權?網路主權是誰的主權?

網際網路推動了「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現象,讓民眾無論所處都能享受知識廣泛傳播的好處,同時在加速各國連結與交流下形成了另一種利益衝突與競爭。

2018/11/25 | 黑潮之聲

氣候變遷與環境保護,真新聞?假新聞?

耶魯大學近期進行的一項民調數據顯示,有82%的民主黨員相信氣候變遷正在發生,但僅有50%的共和黨員相信此一為真。但當我們面對到這些訊息時,真的就倚靠著我們支持的政黨代替我們判斷嗎?

2018/10/13 | 黑潮之聲

我們距離自動駕駛的時代還有多遠?

目前自動駕駛實現的瓶頸其實並非在於技術門檻,更重要的問題可能是:各家車廠對於自身技術究竟願意負責到哪裡?

2018/10/11 | 黑潮之聲

杜特蒂的不信任,可能成為國際刑事法院崩解的開始?

杜特蒂仍然沒有要緩和反毒戰爭的跡象,並且以其為首的政府官員似乎也都不敢違反杜特蒂的想法,政府之間上下一心似乎是鐵了心要對抗國際輿論。

2018/09/18 | 黑潮之聲

「科技泛靈論」是資本主義下一個新噱頭?

當智慧型的居家產品能夠為居住的人的喜好自動調整氣溫濕度、燈光明暗等細部,或當微型體內醫療機器根據病人身體狀況打藥到心臟裡,這是機器在主宰人還是人在使用機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