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昉間留言 (趙一昉)

發表文章數:13

個人簡介

九零年代出生於上海,加籍華人。曾留學英國,服務過加拿大不同層級民意代表辦公室多年,現活躍於媒體評論。堅持寫作是為了思考這個時代的荒謬性:科技進步卻娛樂至死,資訊發達卻反智主義橫行。關註的主題包括了海外華人(移民研究),族群問題,西方政治,兩岸及中港關系,中文世界輿論特征研究等。在兩岸三地,不同意識形態陣營內都有關系很不錯的朋友。雖然常做政治評論,但堅信政治是生命較為膚淺的脈絡。因此不必過份糾纏於人的某個立場,某種觀點。互動可電郵至 talktoyifang@gmail.com

作者常用關鍵字
最新文章

2019/02/12 | 昉間留言 (趙一昉)

指鹿為馬政治學︰重複明顯失實的謊言 真正目的不是要你信

當我的政治對手認定你的頭髮是黑色的時候,我或許應該認定你的頭髮是紅色。為什麽他要管「黑」叫做「黑」?難道我不能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並且從你那一頭烏黑的亮發裏面看出「紅色」嗎?

2019/02/12 | 昉間留言 (趙一昉)

後現代撒謊學:你有一頭黑髮,是事實還是政治立場?

當我的政治對手認定你的頭髮是黑色的時候,我或許應該認定你的頭髮是紅色。為什麽他要管「黑」叫做「黑」?難道我不能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並且從你那一頭烏黑的亮發裏面看出「紅色」嗎?

2018/08/08 | 昉間留言 (趙一昉)

我們應該在網路世界的千言萬語中,留下什麼足跡?

我們每天在網路上發言,試著影響別人的想法,但我們是否找對了溝通對象?誰是可以影響的人?在倡議的過程裡,會不會反而平白的消耗了自己?

2018/07/11 | 昉間留言 (趙一昉)

不懂得「抓大放小」,你大概也不懂得處理人生

大是什麼?你的最大敵人、核心理念。小是什麼?你跟你的同志可能不是什麼議題都有同樣立場,但若核心理念接近或者相似,愛人都不能做到樣樣事情都彼此認同,何必如此苛求有志同道合潛力的人呢?

2018/06/10 | 昉間留言 (趙一昉)

兒童節,和小時候我被親戚家小孩圍毆的故事

澳洲哥哥沒有道歉,他的表弟妹沒有道歉,表姨媽沒有道歉,其他大人沒有道歉,我的父母沒有道歉。若干年後,父母跟我表示當時他們做法欠妥,但仍沒正式跟我道歉,我感謝那位願意找到真相的親戚,卻也從此對人類有了恨意。

2018/05/07 | 昉間留言 (趙一昉)

非「大師」的我們,都是怎麼閱讀的?

傳統的閱讀,是否可以靠網絡上的短文和文化類談話節目代替呢?我覺得多少可以,比如想在短時間了解熱點話題,知乎、微博、視頻節目等都可以有所幫助,但這些東西,只能是你「麥當勞式」的選擇,如果天天「麥當勞」,我可以保證你的身體不會比在家做飯來的健康。

2018/05/07 | 昉間留言 (趙一昉)

非「大師」的我們,都是怎麼閱讀的?

傳統的閱讀,是否可以靠網絡上的短文和文化類談話節目代替呢?我覺得多少可以,比如想在短時間了解熱點話題,知乎、微博、視頻節目等都可以有所幫助,但這些東西,只能是你「麥當勞式」的選擇,如果天天「麥當勞」,我可以保證你的身體不會比在家做飯來的健康。

2018/03/19 | 昉間留言 (趙一昉)

用證據證明你是王八蛋,自稱大師的營銷天才李敖

若說文壇,他的貢獻更多在於普及與啟發;若說政壇,參選臺灣最高領導人還是民意代表都不是他的「核心產品」;政治層面,早期他是爭取言論自由,抵抗國民黨政權的鬥士,後期,他是個利用一切機會表達自身政治主張的政論家,不論你是否認同他的主張。

2018/03/14 | 昉間留言 (趙一昉)

海外華人圈為何至今仍「逢左必反」?

溫哥華近年爆發的反流浪漢安置所抗議中,許多華人婦女在自己的「群」中唾棄左派,卻忘了婦女的權益、華人的平權,都是同一群左派人士爭取而來的。缺少公民意識、歷史常識和邏輯訓練,思考社會問題當然永遠只能停留在「看山是山」的階段。

2018/01/26 | 昉間留言 (趙一昉)

加拿大華人第1.5代的觀察(下):我有政治立場,但不用站上對立第一線

黑人社區有很多基督徒,難道他們不害怕伊斯蘭恐怖主義嗎?但為什麽沒有顯著來自黑人社區的聲音去聲援川普反穆斯林政策?少數族裔和弱勢群體之間存在唇亡齒寒的問題。

2018/01/19 | 昉間留言 (趙一昉)

就任一年還停在選戰模式,川普「雄辯勝於事實」的輿論祕訣

當我們的理性思維沒有能力去認知各種領域的知識,又不可能達到足夠個人經驗去判斷的時候,我們生活的一切本質上就是不同輿論磁場所「洗腦下」的認知成果罷了。

2017/05/23 | 昉間留言 (趙一昉)

吳敦義當選後,國民黨要在台灣活下去有三個條件

我們所有人都要清晰一點,國民黨現實意義上的政治舞台只剩下「台澎金馬」地區。而在這個舞台要能夠存活就必須貼近在地民意贏得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