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唐肇陽

發表文章數:16

個人簡介

致力於電影風格分析,試圖在大眾影評與學術文本分析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一個人的美學」紛絲專頁作者。

作者常用關鍵字
最新文章

2017/12/11 | 唐肇陽

殘暴的人性寓言:《貪婪之家》的視覺機制

阿拉納斯的作品多半在描繪人性中最醜惡的面向,劇情看似煽情,手法卻格外冷靜,他對人性無疑是抱持著懷疑與否定的態度,導演有意藉殘暴以凌遲觀眾的手法,讓我們彷彿置身在妻子受虐的位置上,任其凌虐。

2017/11/27 | 唐肇陽

關於《亂世兒女》片中的幾個特殊鏡頭

女人,永遠是戰爭下的犧牲品。一如片中旁白曾經指出的:「那些成功取得勝利的戰役,是用無數女人的幸福與淚水所換來的。」

2017/08/11 | 唐肇陽

從寫實、隱喻到實驗:關於三部北影的柬埔寨電影

甫結束的台北電影節選映的三部柬埔寨電影,便是由「Anti-Archive」電影工作室協助製作的作品,我們也得以窺見今日的柬埔寨樣貌。

2017/08/10 | 唐肇陽

從寫實、隱喻到實驗:關於三部北影的柬埔寨電影

甫結束的台北電影節選映的三部柬埔寨電影,便是由「Anti-Archive」電影工作室協助製作的作品,我們也得以窺見今日的柬埔寨樣貌。

2017/08/01 | 唐肇陽

箝制二十年:《香港製造》的鐵網與敘事

影片中的鐵網意象,從私領域的家庭空間(鐵柵門)、到公領域的公共屋邨(各樓層的騎樓圍欄)與校園空間(鐵網圍牆),無不在導演的巧心安排下,成為港民即將失去自由的隱喻。

2017/03/06 | 唐肇陽

開場與結局:一窺《藥到命除》潛藏的核心議題

自願入住的無病患者,深信自己需要治療,殊不知犧牲一切追求頂端生活的執念,才是病灶所在。

2017/03/03 | 唐肇陽

開場與結局:一窺《救命解藥》潛藏的核心議題

自願入住的無病患者,深信自己需要治療,殊不知犧牲一切追求頂端生活的執念,才是病灶所在。

2016/12/10 | 唐肇陽

古典敘事與未來電影的美學縫隙:《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影像語言

本應作為無痕推進敘事的種種技巧,如今卻意外地成為了阻力,形成未來影像與古典技巧之間的諸多矛盾。作為未來電影的先驅,李安此番新作或許不盡完美,平面影像與逼真的立體影像終究不同,美學策略亦有差異。

2016/12/10 | 唐肇陽

古典敘事與未來電影的美學縫隙:《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影像語言 

本應作為無痕推進敘事的種種技巧,如今卻意外地成為了阻力,形成未來影像與古典技巧之間的諸多矛盾。作為未來電影的先驅,李安此番新作或許不盡完美,平面影像與逼真的立體影像終究不同,美學策略亦有差異。

2016/05/28 | 唐肇陽

竊盜、生命、創作:《計程人生》的人物敘事

潘納希親自扮演計程車司機,鏡頭架在車上,隨著乘客前往不同的目的地而變換場景。這個受限的車內空間,恰巧與潘納希受限的創作自由彼此呼應,兩者均試圖在有限的空間裡,創造無限的可能。

2016/05/28 | 唐肇陽

竊盜、生命、創作:《伊朗的士笑看人生》的人物敘事

潘納希親自扮演計程車司機,鏡頭架在車上,隨著乘客前往不同的目的地而變換場景。這個受限的車內空間,恰巧與潘納希受限的創作自由彼此呼應,兩者均試圖在有限的空間裡,創造無限的可能。

2016/05/01 | 唐肇陽

通俗劇的典範《遠山的呼喚》—情感的含蓄與委婉

一條象徵思念的黃手帕,在此串連了兩部動人的作品,山田洋次的通俗劇看似煽情催淚,卻是以細膩而堅實的人物情感為基礎,所謂的雅俗共賞,約莫如斯。

2016/05/01 | 唐肇陽

通俗劇的典範《遠山的呼喚》—情感的含蓄與委婉

一條象徵思念的黃手帕,在此串連了兩部動人的作品,山田洋次的通俗劇看似煽情催淚,卻是以細膩而堅實的人物情感為基礎,所謂的雅俗共賞,約莫如斯。

2016/04/20 | 唐肇陽

暗潮洶湧的《45年》——敘事與構圖的雙重隱喻

一封突如其來的信件要傑夫前往瑞士認屍,死者是五十年前與傑夫一同攀登阿爾卑斯山卻意外失足的女友,在全球暖化的溫室效應下,昔日冰封的屍體逐漸顯露,過往戀情也一一浮上傑夫的心頭,同時也一吋吋地啃食著凱特對四十五年婚姻生活的信任

2016/04/20 | 唐肇陽

暗潮洶湧的《45年》——敘事與構圖的雙重隱喻

一封突如其來的信件要傑夫前往瑞士認屍,死者是五十年前與傑夫一同攀登阿爾卑斯山卻意外失足的女友,在全球暖化的溫室效應下,昔日冰封的屍體逐漸顯露,過往戀情也一一浮上傑夫的心頭,同時也一吋吋地啃食著凱特對四十五年婚姻生活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