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31 | 王東陽 當舊型態「拍照景點」已無法吸引遊客,台灣需要更好的「旅遊原創IP」 旅遊原創IP,是在利用故事化鋪陳創造多元化產品,降低建置、維護成本的同時,亦保留了產品的特殊性及吸引力,同時可以對應現今市場快速迭代、追求新鮮感及差異性體驗的特性。 旅遊業 旅行社 More... 國旅 深度旅遊 景點 視角 原創 2021/04/29 | 王東陽 台帛旅遊泡泡的延續關鍵不是「價格」,而是「防疫成本」 旅費已經不能以疫情前的標準來衡量,現實狀況需要多加多少成本旅客也很清楚,真正的問題來自於「社交範圍信任度」與「防疫成本接納度」:如果台灣前往帛琉有一天可以像前往澎湖般輕鬆,這才是可以商業化的旅遊泡泡。 旅遊泡泡 防疫 More... 台帛旅遊泡泡 帛琉 檢疫 旅行社 2021/04/17 | 王東陽 「比較」是檢視自我成果的最好方法?分析這種惡性循環的可怕之處 FB、IG等社群媒體的興起,讓大家可以選擇性的給世界看到「成功的一面」,但總有人將片面的資訊當成全面的真實,甚至變成了人生的「目標」:這其實是最可怕的,因為幻想出來的敵人根本無法打敗。 網紅 成功人士 More... 模範思維 一百分 正向思維 2021/04/06 | 王東陽 只想著「跳脫舒適圈」很蠢,你真正該做的是「擴大舒適圈」 「跳脫」其實是一個假議題,更健康的思考應該是「擴大」,找尋原有累積舒適圈的連結,利用連結減少從陌生嘗試到判斷自信的循環過程,如果舒適圈可以越擴越大,又何必要跳脫呢? 舒適圈 人脈 More... 連結 心靈雞湯 2021/03/13 | 王東陽 國旅大爆發的反思:為何消費者會有「可以出國幹嘛玩台灣」的想法? 這兩個月在旅遊業顧問工作下,看到了很多體質的崩壞以及硬撐的表象,我嘗試用比較婉轉的方式寫出擔憂,試圖提醒業者做旅遊業的意義價值:當國旅成為焦點,是君子之爭還是群魔亂舞,仍要看公司的操作策略是短線當沖還是長線波段。 旅遊業 國旅 More... 觀光 旅行社 導遊 出國 旅遊泡泡 旅行團 2021/01/24 | 王東陽 疫情下逆勢進軍旅遊產業相對成本低,現在是好時機嗎? 「危機就是轉機」是老話,箇中之奧妙在於不一直拘泥於危機的無奈,疫情也許對於旅遊業造成了瞬間的打擊,初期的幾個月步伐凌亂還可以理解,但如果到目前已經一年有餘卻尚未找尋出生存之道,恐難謂足以擔當企業領導之職。 旅行社 旅遊業 More... 航空 觀光 投資 2020/11/11 | 王東陽 從「全球客源」變成「香港Only」,香港旅遊業如何走出窒息困境? 香港作為國際級的樞紐城市,即使在疫情與內部動盪包夾下,依然可以持續發揮其中轉的優勢,維持住旅遊業這個重要的「基礎建設」。 香港 旅遊業 More... 旅遊泡泡 疫情 反送中 觀光 2020/11/08 | 王東陽 如果一直不能出國,台灣的旅宿產業會產生什麼改變? 疫情之下,旅行業的機會好像回到了國內旅遊,未來國際型連鎖飯店可能會重新受到國內型旅宿聯盟的挑戰,小型旅宿、民宿則將成為既得利益者,不須調整就可直接符合市場需求,像是莫名其妙套進一件合身的衣服。 後疫情時代 旅遊業 More... 旅宿 飯店 民宿 2020/11/03 | 王東陽 大者恆大、小者恆小,疫情之下的台灣旅行社如何求生與洗牌? 疫情之下,大出團量的旅行社受到的衝擊也大,由於機位供給量不足或整體利潤下滑,原本維持高人力成本的大型旅行社勢必要轉型,原本的小旅行社則分兩種,一種是寄託在大型旅行社做代銷,做「親密型」生意的仍可以自組自帶團。 旅行社 OTA More... 旅行團 後疫情時代 旅遊 國旅 觀光 2020/11/01 | 王東陽 後疫情時代的航空產業:從庶民交通工具,又回到高貴的交通工具 估計航空業整體影響至少到2023年。目前是遭逢巨變的緊急應變時期,只能照著現在的流程做暫時性的改裝,一旦暫時性變成長久性,航空公司就要開始思考怎麼樣用大部位的投資,去做長期的應變,而這場航空大戰誰活得下來,2020年底可見分曉。 航空 旅遊業 More... 後疫情時代 機隊 貨機 轉型 航班 2020/10/16 | 王東陽 從旅遊時間軸透析防疫成本:旅遊行為模式正在改寫,而且回不去了 疫情爆發之後,出國旅遊對很多人來說變成遙不可及的願望,有些人認為麻煩的地方是訂票與檢疫規定,但其實在踏入機場之後,種種的「防疫成本」才開始累積。 航空業 出國 More... 後疫情時代 機票 檢疫 防疫成本 旅遊業 轉型 2020/10/05 | 王東陽 疫情過後哪些台灣旅行社還能存活?更重要的是怎麼活? 從2020年下半年台灣旅行社的營收來看,賺錢與賠錢的差距已經越拉越開,而在這個國旅的戰場裡,「現金」和「勇氣」就是戰勝的關鍵,打法的取向,則可以從「資金能支持公司多久基本開支」來思考...... 旅遊業 旅行社 More... 後疫情時代 國旅 雄獅 轉型 2020/09/24 | 王東陽 都會城市才是重災區!為何政府的旅遊業補助只是「杯水車薪」? 在這場疫情中,台灣旅遊業的整體市場少了1.22兆,但政府的旅遊補助即使最寬鬆的計算,也只有330億,如同杯水車薪,與其一味的砸錢補助,政府更該做的是想辦法擴展國內的市場規模,創造一個更適合旅遊業競爭的環境。 旅遊業 補助 More... 旅行社 產值 國旅 安心旅遊 2020/09/14 | 王東陽 「安心旅遊」造成三大隱憂,錦上添花的國旅補助是藥還是毒? 「補助金」聽起來令人感激的政策,特別是對於產業中正在徬徨無助的人們,感覺是一劑續命的特效藥,但補助金也像毒品,產生短暫逃離現實經濟行為的幻覺後,可能就再也無法沒有它,有了依賴的思考,甚至演變為沒有補助金就無法持續。 旅遊補助 國旅 More... 觀光 補助 旅遊業 安心旅遊 2020/09/12 | 王東陽 「防疫冠軍」台灣浪費了絕佳的戰場局勢,「安心旅遊」應提出三階段作法 台灣在這次的疫情戰爭中,贏了全世界絕大部分的強權大國,與其在國際間低調被動,政府更該提高戰略思維利用「世界第一」的名號,立下全球的防疫典範並掌握主導權,一併帶領旅遊業走出困境。 疫情 旅遊業 More... 旅行社 防疫外交 顧問 開放邊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