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又晴

發表文章數:51

個人簡介

記者,採訪國內政治新聞,研究國外政治新聞。

作者常用關鍵字
最新文章

TNL+ 2022/12/01 | 蔡又晴

選總統不是一個人的武林:民眾黨人才不足、制度不全且主義不明,柯文哲還有機會嗎?

柯文哲對自己欣賞的人才,的確給予足夠的禮遇,甚至願意打破常規給出更高規格的待遇。問題是這個標準極不透明,如果非其所好,往往會造成衝突,加上柯文哲天生聰明、個性驕傲,難以與人長期共事。至今為止,民眾黨的人才流動率極高,而且一旦離開,往往就是翻臉老死不相往來。因此缺乏足夠的人才庫,將是柯文哲邁向總統路的最大障礙。

TNL+ 2022/10/27 | 蔡又晴

誰掌權,誰就有派系:習近平要「團派」知所進退,被「滅團」也只是剛好而已

習近平上任後,胡錦濤是「裸退」,黨、政、軍權力全部交接。習近平也的確對「團派」展開清理。不過如果把前兩屆任官的標準拿來比較,只能說是蕭規曹隨,就是誰上任,誰的派系就雞犬升天。

TNL+ 2022/07/11 | 蔡又晴

安倍被暗殺固然是場悲劇,但絕不是引發一戰的「塞拉耶佛事件」翻版

安倍的猝逝絕對是極大的悲劇,更是日本國民力量的損失。但分析兇手行兇動機,再跟之前國際上挑起戰爭的暗殺事件作類比,會發現日本鬆散的隨扈跟警察保護體系,才是這起暗殺最大的成因。

2022/02/25 | 蔡又晴

普亭揮軍西進吃定美國不會出手,烏克蘭只剩「阿富汗式游擊戰」回擊模式

普亭目前似乎是吃了秤砣鐵了心,打算要拿下整個烏克蘭政權。本文先談俄羅斯目前的進兵進度跟策略,後面在談美國的反應與影響。

2022/02/22 | 蔡又晴

普亭全國演說透露其戰略企圖:乖乖把兩個共和國給我,不然我連整個烏克蘭都端走

那普亭這樣強硬的對話,目標是什麼?在他的談話中,不只一次強調,不可能讓烏克蘭加入北約。有許多人強調烏克蘭應該有自主的權利,選擇加入國際組織,這話只對了一半。

2021/10/08 | 蔡又晴

期待睜眼說瞎話的拜登政府對台「戰略清晰」,無疑是緣木求魚

美國對阿富汗、伊拉克的支持還不夠清晰嗎?都是白紙黑字寫下來的協議,結果要撤兵、離開也是依據美國的戰略利益,根本不是戰略表述清不清晰的問題。

2021/09/15 | 蔡又晴

美軍用百年前的《中華國恥地圖》分析中國局勢,絕對不只是「辱華」這麼簡單

這份地圖距離現在已經快要100年了,為什麼要用這樣陳舊的地圖,因為這份地圖看的不是現在的地形地貌,而是要看中國的「傳統勢力範圍」,勢力範圍是一種主觀的概念,也只有中國人的認知才算得準。

2021/08/16 | 蔡又晴

美軍井然有序地撤離阿富汗,並非如外界所說是「西貢淪陷」翻版

喀布爾的機場人滿為患,都是阿富汗當地人,但是美國已經預先將跟美國親善的阿富汗人轉移到鄰近國家,包括阿爾巴尼亞跟科索沃,都同意讓美國先安置這些難民,就能看出美國這次撤退是規劃好的,不是一夕之間翻盤的決策。

2020/07/10 | 蔡又晴

川普宣布退出WHO,更加證實美國非洲政策的失敗

川普聲稱說要退出世界衛生組織,與美國的國家戰略是牴觸的,因為美國正希望抵銷中國在非洲與第三世界國家的影響力。這些地區正是世界衛生組織的工作重點。

2020/06/20 | 蔡又晴

波頓新書雖是充滿主觀恨意的報仇之作,但也撕去了川普的國王新衣

波頓的這本書不是客觀的學術研究,是充滿了主觀恨意的報仇之作。既然如此就要知道他取材的角度,必然是以毀滅川普為目的,而非客觀詮釋川普外交的好壞。對於美國跟台灣關係來說,不用以此妄自菲薄,真的把自己當成鋼筆尖大小的言輕之地。

2020/03/11 | 蔡又晴

中國大撒幣搶進聯合國組織,延伸「中國式外交」與打壓台灣

中國國力上升,加上對這些國際組織管制較寬鬆,都會讓中國吸引到更多國際組織本身跟會員國的支持。如果不能改革國際組織,那中國勢力越發茁壯,也在情理之中。

2020/01/12 | 蔡又晴

韓國瑜之所以大敗,是輸給台灣人心中的「美國情結」

當習慣的價值被破壞,所造成的心理陰影往往是難以想像的。而因為地緣文化的關係,香港跟台灣很容易有同病相憐的感覺,香港人的恐懼,成了台灣人的害怕,對中國的恐懼轉而成了對美國更緊密的靠攏。

2019/12/25 | 蔡又晴

【什麼是賣台?】對於「賣台」的恐懼,不會因難以定義而消滅

這次講座中,還是有國民黨青年團的人參與,我很欽佩他們的勇氣,當然在這樣的場合,他們很難得到掌聲。不過說實話,這樣的場子國民黨的大頭應該自己來看看,如果第一線經歷的水火,高層毫無所感,那國民黨的新論述要能夠出現,絕對是遙遙無期。

2019/10/18 | 蔡又晴

美國全面撤軍之後,伊拉克將陷入教派、種族與經濟惡鬥之淵

其實伊拉克的問題由來已久,當經濟不好,民族主義就會上升,越加反對外國勢力干涉,伊拉克政府還不夠健全之下,少了美國原先扮演的「穩定者」角色,就會陷入動亂,等到美國真的全面撤軍,伊拉克的內部問題會爆發得更快。

2019/09/23 | 蔡又晴

美國要靠沙烏地打伊朗? 三大原因讓川普成為「狼來了」的孩子

沙烏地軍費雖高居世界第三,不過在最近的油田攻擊事件中,卻無法攔截到葉門叛軍的飛彈,軍事實力遭受懷疑,加上缺乏國際奧援,川普如果要靠沙烏地制衡伊朗,恐將落空。

2019/09/18 | 蔡又晴

川普收縮外交戰場,波頓「被辭職」是為了換取阿富汗撤兵

川普現在全球點火,同時跟伊朗、北韓、阿富汗跟中國打制裁經濟戰,美國還要兼顧壓制俄國勢力,在歐洲東擴,要在波蘭跟烏克蘭建立美軍橋頭堡。這麼大的戰線,川普需要收攏,同時也要回防美國國內選舉。川普的心思,波頓沒有揣摩到位。

2019/07/26 | 蔡又晴

護主權、固領土:格魯吉亞「反俄情緒」,來自高加索百年衝突

高加索地區是衝突風險極高的地區,不同宗教與族裔的人口幾乎是交雜在一塊生活。過去蘇聯為了平衡當地的人口,希望讓更多俄羅斯裔人口主導當地,沒想到蘇聯破滅,導致各國自主權升高,進而排擠後來的俄羅斯人。

2019/07/25 | 蔡又晴

護主權、固領土:喬治亞的「反俄情緒」,來自高加索百年衝突

高加索地區絕對是衝突風險極高的地區,重點是不同宗教與族裔的人口幾乎是交雜在一塊生活,過去蘇聯是為了平衡當地的人口,希望讓更多俄羅斯裔人口主導當地,沒想到蘇聯破滅,導致各國自主權升高,進而排擠後來的俄羅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