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L+ 2023/05/26 | 曾繁裕 出鏡有罪:演技判斷、屏幕政治和電視框中的樂壇頒獎禮 韓星的自殺率似乎冠絕全球,大抵是「殺君馬者道旁兒」的情況,而在香港,雖未不至極端,但娛記對出鏡者的無情挖苦、諷刺與醜詆也非常明顯,風氣所及,全民化身娛記,在社交媒體和討論區藉想像力讓觀感脫離事實,讓自己的想像取代真相,甚至帶動風向,讓明星因為尷尬而成為二次乃至多次消費的對象。 hkop 鄭秀文 More... 長恨歌 姜濤 香港 TNL+ 2023/04/21 | 曾繁裕 影后的根據:鄭秀文在《流水落花》的演技 或許出於人性,大家都愛在電影看到複雜而合理的人,多於簡單而合理的人,所以演活一個目無表情的人肯定不會讓演員贏得獎項,所以無論多現實主義的電影,演員都會或多或少做一些藝術加工。鄭秀文也不例外,抽煙時不斷眨眼、看著兔唇兒童努力跑步時微張開嘴,但這不是做作,也不妨礙觀眾入戲,倒形成一種引人深入了解的人物形象。 hkop 香港 More... 鄭秀文 流水落花 方法演技 演技 長恨歌 賈勝楓 TNL+ 2023/03/26 | 曾繁裕 【港產新戲劇】如何拍一套像《毒舌大狀》般引人錦上添花的電影? 現實,就是很淡,很慢,沒有金句,沒有太多笑話,有時沉悶,且不順從人的意願,所以人才想從現實逃往戲院,因此若想叫好叫座,必須反其道而行。 hkop 香港 More... 毒舌大狀 影評 黃子華 港產片 票房 窄路微塵 梅豔芳 TNL+ 2023/02/26 | 曾繁裕 【港產新戲劇】型到盡頭便是Cult:《殘影空間》的過度典型 說實在,《殘影空間》這電影一點也不香港,幾乎全取沒有地域特性的內景,沒有地道潮語,不探討本地現實議題,也毫無政治隱喻可言。基本上,按劇本在英國拍,便是英國電影,在泰國拍,便是泰國電影,不會產生違和感。 hkop 殘影空間 More... 香港 電影 港產片 合拍片 合拍電影 TNL+ 2023/01/26 | 曾繁裕 【港產新戲劇】屈我啦!屈我啦!我冇問題㗎:略論《正義迴廊》與港產電影金句 電影的選角、佈局、情節、隱喻俱佳,但於觀眾而言,走出戲院,還剩下甚麼?或許只多了一句口頭禪:「屈我啦,屈我啦,我冇問題㗎!」有趣的是,電影金句素來最能融進記憶,有時我們甚至會說出某句電影對白卻忘記出處。 香港 hkop More... 正義迴廊 電影 金句 港產片 飯戲攻心 窄路微塵 TNL+ 2022/12/26 | 曾繁裕 【港產新戲劇】《窄路微塵》:疫情下的性情中戲 不同於情節繽紛、象徵滿滿的陳果電影,《窄路微塵》主要靠角色性情來維持屬於香港本土的張力。其中,袁澧林(劇中角色是單親媽媽Candy)在電影初段應徵清潔公司一幕頗為先聲奪人。 hkop 窄路微塵 More... 港產片 電影 新冠肺炎 COVID-19 袁澧林 張繼聰 TNL+ 2022/11/26 | 曾繁裕 【港產新戲劇】誇張、寫實與失實——籃球劇《季前賽》的賽後檢討 籃球在《季後賽》劇中,是可有可無的存在,切換成其他球類,對敘事方向與意指亦無甚影響,而只有更深刻地探究人與籃球的關係,才能觸及生命本身而誘發共情、引人咀嚼。 hkop 季前賽 More... 香港 ViuTV mirror 姜濤 邱士縉 肥仔 陳卓賢 籃球 港產新戲劇 2022/10/10 | 曾繁裕 重武輕文:《明日戰記》簡評 這電影的看點固然是主角如何以硬鋼硬炮與外星動植物和無意識的機械肉縛,文戲只作附會,武戲才是重中之重,以打鬥情節的比例而言,實勝過許多荷李活英雄片。然而,背景交待的急匆與勉強,卻常使人離戲。 hkop 香港 More... 明日戰記 電影 港產片 2022/06/22 | 曾繁裕 在患難中活出新想像──布魯格曼的疫境神學 華特.布魯格曼(Walter Brueggemann)強調,祈禱不是單純的魔法和意識形態宣傳工具,而是神與人建構理想關係的方式,若能恆常憑信禱告,災難自會變得次要。 hkop 神學 More... Walter Brueggemann 布魯格曼 聖經 基督教 疫轉新世界:幻變疫境中的聖經默想 grief and Uncertainty 2022/05/27 | 曾繁裕 阿塞拜疆電影《順流而下》的家門不幸 《順流而下》(Axınla Aşağı)雖也是水系電影,但風格不同於東亞的河流電影。 hkop 阿塞拜疆 More... 電影 順流而下 Axınla Aşağı 2022/05/27 | 曾繁裕 所有末世都指向一種人禍:次因果定律 個人之所以無力,在於他人的立場和私慾難因自己的意願而扭轉,也在於眼前的利害關係把人鎖死,難見他人的合理,難見更遠的災難,即便見,也見而不視。 hkop 無力 More... 疫情 哲學 2022/02/16 | 曾繁裕 不安心的現代關係常態:決裂與疏離 我們不應因人性不能完美而放棄向善的理想,倒應藉人性與最佳理性選擇之間的偏差作為批判的起點,不斷審視我們與他人的關係,為關係明確地負責,力避過程中的試探。 hkop 自由主義 More... 體驗主義 個人主義 人際關係 2022/02/16 | 曾繁裕 無以明德新民的大學之道? 年青人往往最敏感於歷史興衰,他們的理想往往可轉化為最激進的思想而成為政府和社會的啟發或棘手難題,而最終,或許經歷挫折卻帶來正面影響,或許被保守思想和體制消蝕和厭棄。 hkop 大學 More... 年青人 理想 2022/01/01 | 曾繁裕 《肉罷不能》:90分鐘法式幽默放題 港式無厘頭幽默大家可能很熟悉,那麼,法式呢? hkop 肉罷不能 More... 電影 黑色幽默 喜劇 Some Like It Rare Barbaque 2021/11/13 | 曾繁裕 外表忠誠廢物,內裡魑魅魍魎:《鱷魚》的假喜劇精神 《鱷魚》的新鮮之處在於犯罪之身竟然投身建制,且編劇完全無意提及他過去混過的黑幫。 hkop 鱷魚 More... 電影 台灣電影 政治隱喻 2021/08/06 | 曾繁裕 崩口人忌濱口龍介:在《偶然與想像》中找或逃避生活 場口不多,以長鏡頭串連,有點洪常秀電影的疏淡感,入局需時,但因細節間的情味而偶能觸動觀眾的興趣,那不是岩井俊二讓你久久不去地窩心的情味,而是讓你突然檢察人生的情味。 hkop 偶然與想像 More... 濱口龍介 偶然と想像 日本電影 電影 柏林影展 2020/04/24 | 曾繁裕 話語政治下的虛幻與對立——從理論到中國處境 在福柯的理論框架下,掌控話語就能決定共識,這理論套在香港、中國乃至美國的政治文化,我們又可以觀察到什麼? 傅柯 福柯 More... Paul-Michel Foucault 話語權 中國 權力 政權 政治哲學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後結構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