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5 | 林澤民 《媽的多重宇宙》與統計學:用多重宇宙解釋「隨機變異」,可說是「假如可以重來」的思想實驗 「多重宇宙」的概念可以說就是「假如我們可以重來」的反事實思想實驗。被分析的單位不是在時間中重來一次,而是在多重宇宙的空間中展現「假如我們可以重來」的隨機變異的可能性。 媽的多重宇宙 統計學 More... 多重宇宙 母體 迴歸分析 隨機變異 2022/11/28 | 林澤民 福爾摩斯推理小說的金句,正是「貝氏統計學」與「邏輯哲學論」的最佳註解 「我曾設想過七種不同的解釋,每一種都適用於到目前為止我們所知道的事實。但它們當中哪一種是正確的,只能在得到無疑正在等著我們的新消息後才能做出決定。」這兩句話,可以視為貝氏統計學的絕佳註解。福爾摩斯在聽過亨特小姐的敘述之後,經過深思,已經用他擅長的「回溯推論法」發展出七種可以推論出已知事實的解釋。 偵探小說 維根斯坦 More... 邏輯 哲學 推理 福爾摩斯 邏輯哲學論 形上學 貝式統計學 2022/10/28 | 林澤民 矛盾雖可恥但有用:摩爾悖論與台灣政治人物的語言遊戲 維根斯坦甚至認為語言中的矛盾,並沒有邏輯學家或數學家想像中的那麼罪大惡極。他的說法仍是:語言中字詞的用法隨脈絡而變,如果因此而有差異甚至矛盾,那又如何?維根斯坦關於矛盾的學說需要另文討論,但衡諸今天台灣政治語言充滿了矛盾,政治人物「矛盾雖可恥但有用」的心態似乎也不是那麼罪惡。 矛盾 中華大學 More... 維根斯坦 摩爾悖論 台大 意外吊死悖論 邏輯學 語言遊戲 政治人物 2022/10/26 | 林澤民 從被罵「白癡」的維根斯坦,看台灣政治人物互罵「蟑螂、老鼠」的語言遊戲 我覺得後期維根斯坦「語言遊戲」的概念比較適合用來看待「罵」的語言現象。在台灣,政治人物互罵其實只是反映了黨同伐異那種「生活形式」的語言遊戲。遊戲本是一種「玩」的動作,罵人的目的不是為了要說出什麼有意義的話,而是為了想達到某些效應而做出的一個聲色俱厲的動作。 維根斯坦 語言遊戲 More... 周玉蔻 王鴻薇 蟑螂 老鼠 哲學 語言 罵人 2022/04/26 | 林澤民 羅素與維根斯坦的師徒恩怨:惺惺相惜卻漸行漸遠,追悼文以「我無法言說」的反諷終結 40歲的維根斯坦重返劍橋。羅素應摩爾之邀擔任他的博士論文口試委員。羅素還是提出維根斯坦的矛盾之處:既然不能言說哲學問題,又如何可以宣稱傳達了顛撲不破的真理?維根斯坦聽了,站起來,拍拍委員們的肩膀說:「沒關係,我知道你們永遠不會懂的。」 邏輯哲學論 維根斯坦 More... 羅素 同性戀 同志 生平 摩爾 盒子裡的甲蟲 邏輯 哲學 2021/12/15 | 林澤民 「陰謀諭」的貝氏分析:渣男背後有陰謀的機率有多少? 渣男人人厭之,但因此就認為陌生人來接近你必有陰謀,就避之唯恐不及,這樣的人際關係,恐怕不是一個健康的社會所樂見的。 回溯推論法 貝氏定理 More... 陰謀論 貝氏分析 統計學 渣男 2021/12/12 | 林澤民 以福爾摩斯為例闡釋「回溯推論法」,如何幫助我們尋求事實的最佳解釋? 福爾摩斯的名言:「當你把一切不可能的情況都排除之後,那剩下的,不管多麼離奇,也必然是事實。(When you have eliminated the impossible, whatever remains, however improbable, must be the truth.)」。 血字的研究 皮膚變白的軍人 More... 福爾摩斯 貝氏回溯推理 杜彭 馬婁 推理 2021/08/16 | 林澤民 我愛你、你愛他、他愛她:從賽局理論看兩首古詩中的「穩定婚姻」問題 本文之「穩定婚姻」不代表婚姻中人不見異思遷,而是即使想劈腿自己更喜歡的人也找不到願意的對象而無法做到。 穩定婚姻 賽局理論 2021/08/13 | 林澤民 「認同」如何影響人們對事實的認知?維根斯坦與台灣的政治語言遊戲 認同,透過投射作用避免了個人層次的認知不協調。然而,在一個認同分歧的社會中,我們就有了兩套互相不協調的語言遊戲,讓兩個族群宛如活在平行時空裡。 維根斯坦 Ludwig Wittgenstein More... 哲學 規則 COVID-19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政治 2021/07/16 | 林澤民 台灣疫苗接種後死亡率比外國高,其原因一定與AZ的品質有關嗎? 台灣到目前為止疫苗施打的時程、進度、和民眾反應動態都有可能是造成台灣接種後死亡率比外國高的原因,而這些原因與AZ的安全性並無關係。 COVID-19 新冠肺炎 More... 武漢肺炎 接種後死亡率 AZ疫苗 莫得納疫苗 2021/07/04 | 林澤民 留意「辛普森悖論」:台灣的疫苗「接種後死亡率」真的太高嗎? 台灣的總體接種後死亡率,的確因接種者多為長者而被拉高,因此不宜直接與他國的總數直接相比,避免「辛普森悖論」。 辛普森悖論 疫苗 More... 接種後死亡率 COVID-19 COVID-19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2021/04/22 | 林澤民 處於危險邊緣的台灣民眾,偏向「親中反美」還是「親美反中」? 在這台海危機看似一觸即發的時候,台灣民眾對中、美兩國的態度究竟如何? 親美反中 親中反美 More... 台海 統計 民調 台灣空域 2021/02/13 | 林澤民 台北是否真的出現異常暖冬現象?我們用機率分布來回答 台北市1897~2020年低溫時間序列顯示,1897年台北市的最低溫是攝氏5度。以此為資料中的第一個紀錄,124年來,有9個新的紀錄出現。這樣算是正常現象嗎?這個問題,可以用機率理論做精確的回答。 氣溫 暖冬 More... 氣候變遷 台北 統計學 數學 機率 改變點 破紀錄 2020/11/08 | 林澤民 什麼是「抽樣誤差」?為何外國媒體報導的跟老師教的不一樣? 華郵、ABC在描述其民調方法時特別強調其抽樣誤差是在「納入設計效應」(including design effects)之後計算所得。什麼是「設計效應」? 2020美國大選 美國總統 More... 美總統選舉 川普 拜登 民調 抽樣誤差 統計學 佛州 誤差 設計效應 2020/09/22 | 林澤民 中共對台施展「危險邊緣」策略,奏效的前提是雙方的對峙必須是「懦夫賽局」 中國要用「危險邊緣」策略來逼台灣讓步是不夠的。只要台灣民意認為讓中國統治是最壞的結果,「危險邊緣」策略便不會奏效。 中國 戰機 More... 擾台 戰爭 危險邊緣 懦夫賽局 軍演 2020/08/14 | 林澤民 【關鍵時事】與其說馬英九是中國代言人,不如說是他「消極負面」性格的表現 馬總統並不享受他的職權,他穿短褲慢跑的時候意氣風發,勘災的時候則愁眉苦臉,還嗆災民說:「我這不是來了嗎?」 馬英九 總統 More... 消極 負面 逃避 總統性格 馬鶴凌 政治潔癖 清廉 關鍵時事 2020/08/05 | 林澤民 從「拔除郝柏村」與「化解台海危機」解讀李登輝的領導風格 李登輝有一句名言:「我是不是我的我」,世人把這句話解為他善於沉潛、偽裝。但要在權勢之前沉潛、在虎口之下偽裝,即使不是做不到,也不容易甘之如飴。李登輝做得到,必然有他絕對的信心。 李登輝 性格 More... 李登輝過世 我是不是我的我 郝柏村 領導 台海危機 張榮豐 2020/06/03 | 林澤民 該不該讓民眾做抗體檢測,來評估新冠病毒的盛行率、死亡率? 受病毒感染的人並不一定有症狀,而一般人是有症狀才會尋求病毒檢測,以確診數來估算病毒盛行率不但不準確,而且會高估了感染死亡率。很多公衛專家因此主張抗體檢測,是估算盛行率較好的方法。 貝氏定理 醫療檢測 More... 醫檢 偽陽性 普篩 武漢肺炎 新冠病毒 COVID-19 抗體檢測 盛行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