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30 |
數位落差消失了嗎?質與量的不平等,以及家庭傳承的「數位文化資本」
由意識、動機、與技能所形成的一種「數位文化資本」本身具有相當的複雜性,需要經年累月才有辦法培養出一套有效使用網路的習慣或經營個人在網路上的形象的「習性」(或稱為「資訊慣習」 digital habitus)。因此對青少年而言,家庭成為學校之外最主要傳遞數位文化資本的場所。
2019/07/08 |
個人如何(不)能替自身健康負責?從Barbara Ehrenreich晚期著作Natural Causes談起
比較正面一點的說,Ehrenreich希望藉著當代免疫學的「正在進行中的典範轉移」,鼓勵健康主義提倡者「謙虛」接受「我們〔的心靈〕並不是我們命運之唯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