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仔口社會學

發表文章數:274

個人簡介

巷仔口社會學的文章,由國內外社會學者貢獻所寫,作為一個社會學科普的公共部落格網站,希望以社會學的角度來觀察、評論當前的社會現象。

作者常用關鍵字
最新文章

2018/10/14 | 巷仔口社會學

你就是改變的關鍵:家長參與有助於提升子女學業成就

那要如何提升子女學業成就呢?我常建議家長,除了補習以外,不管自身再怎麼忙,都要抽空關心或參與子女的教育活動。

2018/10/05 | 巷仔口社會學

資本主義會被擊敗嗎?「社會金融」的誕生

社會金融等概念,不僅是技術,更是對貨幣、資本流動的思考框架和意識形態。它同時包含了批判觀點的引進,以及技術和運作機制。這個路徑認為,如社會企業或是NPO的營運,一方面應該在財務上永續經營,同時也能適應不同的組織條件,建構適合的資金運用系統,達成原先所設定的社會目標。

2018/10/01 | 巷仔口社會學

影像與社會學的交會:視覺社會學發展概況

面對圖像視覺文本產出豐沛的發展趨勢,如何使用影像來進行社會科學的知識生產與傳播,其需求日顯迫切,從近10年來視覺社會學(visual sociology)相關國際學術社群紛紛成立的活躍情形,已可窺見一二。本文將從其中扮演領頭羊角色的「國際視覺社會學學會」介紹開始,並輔以參與該年會活動的觀察,嘗試勾勒出視覺社會學於國際間的發展概況。

2018/09/16 | 巷仔口社會學

從意外到等待:台灣不同世代女性的初經經驗

藉由了解戰後半世紀以來台灣女性初經經驗的改變,我們可以了解身體與性別政治的歷史關係。在此我將觀察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醫普知識及衛生棉產業這幾個影響身體經驗的重要條件,亦即女孩在初經來之前的準備情形如何。

2018/08/24 | 巷仔口社會學

日常化、審美與距離:Simmel的社會形式美學

審美社會學欲探究日常美學風潮的相關社會條件為何,並扣問審美活動與人類社會之間的關連:我們究竟在何等意義上發明/發現了自身的審美能力?審美能力實踐的模式和場域又存在著哪些多樣性?我試圖從Simmel的論點切入來討論這些議題。

2018/08/19 | 巷仔口社會學

台灣文化品味的軌跡:社會流動與音樂品味的關係

透過代間教育流動與音樂品味的連結,似乎可以發現家庭背景 (social position of origin) 所烙印(內化)的文化品味軌跡是深刻而無從隱藏;但同時,社會流動也會為文化品味注入多樣性(雜食)的色彩。

2018/08/03 | 巷仔口社會學

台灣捐款文化與公民社會:「禮物經濟」在社會改革的角色

台灣民眾積極參與捐贈等公益活動的主要原因,有可能是民間宗教信仰,或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懷與同情心。然而另一方面,台灣普遍存在民眾對於政府和企業的強烈不信任感,也因此民眾希望透過自己,而不是政府或企業,來為台灣社會的改善做出貢獻,而諸如捐款等「禮物經濟」行動,或許是台灣公民社會精神的表現。

2018/07/31 | 巷仔口社會學

智能障礙、性/別歧視以及隔離式機構共謀下的集體性侵

機構內一再出現性侵事件,不該僅被簡化為人為疏失,更是社會歧視與文化偏見對智能障礙女性造成的集體性侵。此種集中管理的團體機構服務模式,並非如大眾想像的那般「安全」,社會集體對智能障礙者的隔離政策與障礙人權漠視,都成為類似危險事件的「沉默共謀者」。

2018/07/23 | 巷仔口社會學

搶救大潭藻礁事件反思:環境受害者的矛盾情結,與公民參與的匱乏

搶救大潭藻礁與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開發案當中所突顯的爭議,顯現出政府、企業、科學家的知識生產、以及公民等彼此間的利益,鑲嵌在一個連動的結構當中。

2018/07/22 | 巷仔口社會學

飄然轉旋回雪輕:古裝劇中你不知道的古代舞蹈真相

當我們看電視、電影中的古裝舞時,我們必定還是能被其中曼妙舞姿所吸引,但是同時也更能自覺畫面上的舞蹈之所以能夠被欣賞與喜愛,是今日舞蹈家們根據當下的審美品味創作與表現出的「當代古裝舞」。

2018/07/09 | 巷仔口社會學

從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反映現實生活對身障者的歧視與偏見

由於仍然有這麼多的歧視發生,聯合國才特別制定一部專屬於身心障礙者的權利公約(CRPD),這是因為在全世界許多國家,仍然持續上演著對身心障礙者歧視與偏見的生活場景。

2018/07/08 | 巷仔口社會學

「冷門」是否真的出人意表?補記〈世界足球排名的政治經濟學〉

寫本文時,雖然我們猜中法國與烏拉圭勝出,但我們看好的西班牙與丹麥已出局,後兩場比賽皆以加時後互射十二碼一決生死,反映隨著全球經濟發展與科技資訊落差的減少,各國球員實力已相當接近,依據足球明星實力或足球文化刻板印象的預測,未來只會表現更糟。

2018/07/08 | 巷仔口社會學

「冷門」是否真的出人意表?補記〈世界足球排名的政治經濟學〉

寫本文時,雖然我們猜中法國與烏拉圭勝出,但我們看好的西班牙與丹麥已出局,後兩場比賽皆以加時後互射十二碼一決生死,反映隨著全球經濟發展與科技資訊落差的減少,各國球員實力已相當接近,依據足球明星實力或足球文化刻板印象的預測,未來只會表現更糟。

2018/06/18 | 巷仔口社會學

用「吃」來改變失能的農食系統:日常裡的食農社會學

從慣行到有機、從綠色革命到永續農業,農食系統需要典範轉移,需要永續理念與責任規範,人類再也無法切割生產與消費,也無法忽視健康與食物政治的關係。從「系統」的整體觀中我們發現,農業不僅改變自然,也會影響社會制度、健康安全、以及生活福祉。

2018/06/12 | 巷仔口社會學

欠債與還債:債務的社會學世界

在這個時代,不管我們願不願意,都已經捲入這場債務的綿密關係中。生活中的社會債務計算,已經抽離人類生活的脈絡,更多是用價格來計算,而不是人與人的價值。但是,這樣對嗎?

2018/06/11 | 巷仔口社會學

過去40年好工作不見了!從工作機會變遷談青年就業困境

本文希望以「工作」取代個人薪資,建構工作機會分布指標來描述臺灣勞動市場變遷樣貌。發現台灣勞動市場工作機會分佈的長期變遷趨勢是「好工作機會變少了」,而此種變遷將對新進勞動者的教育報酬產生負面影響,最後進而探討現今青年所面對的勞動市場困境。

2018/06/02 | 巷仔口社會學

書寫身體與結構:給我共生演化的同伴

在當代資本主義高度發展和燃燒石化能源所造成的生態危機中,人類的存在儘管仍未完成,卻已然造成巨大的破壞。物種、性別、種族等群體分界線依然限制著我們的想像力,人類個體性的充分發展是否可能,又如何可能,仍是一個未完成的存在主義計畫。

2018/05/30 | 巷仔口社會學

「文化經濟學」如何幫助我們理解台灣的農業市場型構?

本文嘗試簡單地回顧社會學或是廣泛的異端經濟學對於「市場」概念的演變,並將焦點放在晚近由法國學者Michel Callon以及英國學者Donald MacKenzie所啟發的文化經濟學(cultural economy)市場研究取徑,來幫助我們理解台灣的農業市場型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