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

發表文章數:564

個人簡介

1974年創刊的《財訊》,是台灣財經雜誌中,最資深權威的財經專業媒體。 數十年來始終秉持「引領趨勢、創造財富,掌握政經、放眼國際」的核心價值,報導領域涵蓋財經趨勢、投資資訊、企業動向、產業動態、政情研判等,是創造兩岸三地政經投資理財議題,洞燭市場的先行者。 在 2009年10月28日,《財訊》正式改版為《財訊雙週刊》,更迅速的反映新聞的變化、更及時地為讀者篩選出真正有用的資訊。 一如月刊般嚴謹的查證,追蹤深入報導新聞始末,既有月刊的深度,也具有周刊的速度! 除了既有的財經及政治深入報導之外,還有更多金融訊息與投資含量,提供讀者更專業、更豐富、更實用的財經資訊。 《財訊雙週刊》開闢企業、投資、金融、政治、科技等不同領域的重量級名人專欄,由中外名家:諾貝爾大師史迪格里茲、謝金河、陶冬、南方朔、吳念真、顧爾德、林昭亮等輪流執筆,提供專業新知與獨到見解。 同時精選全球財經專業媒體的授權文章,透過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日本《朝日新聞》,提供讀者更多元且深入的國際視野。 近年更致力於數位化閱讀,電子雜誌、手機格式、線上閱讀等,與平面雜誌同步發行,期許更貼近讀者生活、資訊流通更迅速即時。

作者常用關鍵字
最新文章

2023/05/24 | 財訊

立委初選殺紅眼,派系競爭變鬥爭,2024民進黨國會過半難度高

民進黨黨務高層坦言,初選過度競爭,黨內團結仍有隱憂;此外,人選交替的基隆市、新北中和、高雄左楠都有青黃不接的狀況,而大環境恐也讓民進黨不分區席次下降,這樣扣扣減減下,黨內普遍對國會過半樂觀不起來。

2023/05/18 | 財訊

為何柯文哲堅持領表選總統?「立委席次」才是他真正的主戰場

柯文哲煞有介事地在民眾黨領表、登記,參選總統已成定局,雖然總統選戰贏面不大,但柯文哲日前在接受廣播節目專訪時,不諱言表態低標是「拿下8席」,還說「如果我都下來選總統了還只有8席,這實在是⋯⋯」執意參選真正的用意,已不言而喻。

2023/05/16 | 財訊

碳權概念夢很大,但別當最後一隻老鼠!看懂造紙、資訊服務股飆漲的虛與實

台灣將成立碳權交易所的話題一出,造紙股與資訊服務股都搭上題材強漲一波,但目前台灣的碳權交易,還在只聞樓梯響的階段,相關公司也尚未有明顯的基本面挹注,投資人宜暫以短線題材的邏輯操作。

2023/05/15 | 財訊

受益於美中貿易戰後供應鏈轉移,馬來西亞正掀起半導體投資熱潮

美中科技戰,讓馬來西亞再次掀起半導體投資熱,今年初第一次開辦的馬來西亞半導體設備考察團,不但名額被搶光,還有多名董事長、總經理親自參加,準備搶進馬國商機。

2023/05/08 | 財訊

百年歷史爽身粉引爆巨額賠款:嬌生百億美元天價談和解,股價為何不跌反漲?

百年歷史的嬌生嬰兒爽身粉,日前面對大量訴訟提出89億美元的天價和解金後,股價竟不跌反漲逾5%。26年來,除了精采的法律攻防成為企業經典教材,我們更該了解什麼是投資人眼中「利空出盡」的機會......

2023/05/04 | 財訊

難以參透的國民黨徵召大戲:朱立倫到底是用心良苦,還是別有所圖?

國民黨總統提名人選遲未底定,身為國民黨2024大選操盤手,朱立倫如何妥善解決郭侯之爭,推出最強人選,又不造成藍營分裂,對他是個重要的挑戰,而在那之前,朱侯郭的三角習題勢必還要再糾結一段時間......

2023/05/03 | 財訊

從Apple Pay到iPhone「卡緊收」,蘋果如何為自己和消費者省下更多中介成本?

除了推出極具吸引力的高利帳戶外,手機龍頭蘋果近來推出的亮點都與金融相關,包括先買後付、商用感應支付平台「iPhone卡緊收」等,蘋果內部啟動的「突破專案」,要將自己變成一家成熟的支付和金融服務公司。

2023/04/29 | 財訊

原始大股東王永慶當年為何賣光台積電?王文洋親曝原因

政府創立台積電之初,肯投資半導體的民營企業並不多,像是傳統產業出身的王永慶看不懂半導體產業,勉強投資,看到價格不錯就拋出,就連行政院開發基金的持股也大幅降低,許多當年投資台積電的原始大股東,更早就賣得一股都不剩。

2023/04/24 | 財訊

目標是「讓台積電工程師準時下班」,亞達科技的AI為何能與艾司摩爾直接合作?

7年前,亞達科技一群來自艾司摩爾的團隊,吸引了帆宣主動投資;如今亞達設計來進行設備維修、人員訓練模型的AI平台,不僅能讓半導體設備工程師降低爆肝,近期更跨足了航太領域。

2023/04/19 | 財訊

日本外相林芳正訪中強硬無交集,日中關係是否回不去了?

過去中國對日本最大的槓桿施力點就是經濟,但這次日本外相林芳正訪問中國,對所有議題皆未讓步,顯示中國過去對日本軟硬兼施的策略,恐怕已經失效。

2023/04/11 | 財訊

「台灣新首富」長春集團總裁林書鴻:當你極度渴望成功,「潛意識」就會引導你

林書鴻指著《稻盛和夫工作的方法》書中的一段念道:「你向神明禱告了嗎?」這句話「要是有人在旁邊看著,大概會以為這兩人是不是發瘋了吧!」但稻盛和夫想要表達的是:當你在盡人事之後,才可以心安理得表示只剩下等待天命一途,也唯有當意念強烈到這種地步,「神明」才會現身,出手相救。

2023/04/07 | 財訊

「過境外交」升級直接訪美?中共猛挖我國外交牆腳,最後可能得不償失

我國在中美洲的邦交國一再被中國挖走,涉外人士判斷,美國不會坐視台灣被孤立,以後元首的「過境外交」,可能改為直接訪問美國。

2023/03/17 | 財訊

【專訪】悍創運動行銷創辦人張運智:不管中華隊戰績如何,我要留下超越輸贏的價值

時隔10年,台灣再次主辦世界棒球經典賽預賽,本屆賽事規格、規模都大幅提升,悍創創辦人張運智完整分享自己十年磨一劍,籌備這場大賽的心路歷程,也表示之後將剪一套影集和一支紀錄片:「這需要傳承,能學什麼都要盡量學起來。」

2023/03/10 | 財訊

郭台銘人氣消風?霸氣首富的「四大困局」恐讓自己斷了總統路

郭台銘想要代表藍營參選總統原本並非難事,但偏偏郭董高姿態地想復合國民黨。只是現在已有侯友宜,國民黨內還須營造非郭不可的氛圍嗎?一位資深藍委便說道,大家都心照不宣,只是不想公開選邊站,刺激郭台銘。

2023/03/08 | 財訊

賴清德子弟兵相繼中箭,綠營內部集體焦慮意外促成黨內巨頭大團結

行政院前發言人陳宗彥、民進黨新北市前議員陳文治相繼出事,被認為都是劍指副總統賴清德,也是賴清德問鼎2024大選的卡關戰。,綠營內部也憂心這不會是最後一槍,未來的時間裡,相關爆料案恐怕層出不窮。

2023/02/22 | 財訊

陳建仁內閣人事新亮點:解析蔡明彥、李淳出線,民進黨的國安棋局有何盤算?

行政院長陳建仁的新內閣,更換的閣員不多,走保守穩健路線,但從府院新一波人事安排中,外交部前次長蔡明彥接任國安局長,中經院WTO中心資深副執行長李淳擔任外交部次長這兩項任命,仍可看出因應美中台新關係的布局。

2023/02/18 | 財訊

上線兩個月用戶飆破一億人!顛覆市場的ChatGPT,將如何引發科技巨擘的AI大戰?

ChatGPT-3一夕暴紅,開放兩個月即湧入上億個用戶,不只微軟與谷歌,全球排名第三、中國第一大搜尋引擎公司百度也宣布,將推出AI生成式模型「文心一言」。史上用戶成長速度最快的消費級應用程式,如何引發顛覆市場的AI大戰?

2023/02/17 | 財訊

植田和男爆冷接任日本央行總裁:師承聯準會前副主席費雪,非鷹非鴿將續挺貨幣寬鬆?

日本銀行總裁黑田東彥4月卸任,政府選定的接班人為曾擔任日銀審議委員的植田和男;如獲國會通過,他將是首位學者出身的日銀總裁,而這項跌破大家眼鏡的任命,連自民黨幹部和多位議員也在問:「植田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