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女性主義有事嗎

發表文章數:48

個人簡介

用最簡單的文字,帶你看女性主義到底在幹嘛。

最新文章

2019/12/11 | 女性主義有事嗎

黑粉攻訐與媒體渲染的惡性循環,將雪莉推向了懸崖邊緣

作為一個女性偶像,她的身體、情緒與乃至私人感情狀態皆被社會放大檢視,由黑粉攻訐,再由媒體渲染放大,惡性循環不斷地將雪莉推向懸崖邊緣。

2019/12/04 | 女性主義有事嗎

擺脫「厭姥」心態:女人們,改變現狀從回答自己幾歲開始

當「女性年輕才有價值」這道魔咒,強碰上「人總會老」的生理鐵律下,產生的矛盾絕不只影響女性的就業或育兒意願而已,對整個社會都不會是好事。

2019/10/25 | 女性主義有事嗎

墮胎議題隱含的厭女症:會墮胎的都是「不潔身自愛」的女人?

「懷孕」是女性發生性行為最直接的證據,也是專屬於女性的責任。這個社會並不樂見女人有性,所以禁止女性墮胎能教訓不潔身自愛的女人,還能高尚的用「保護胎兒」做理由,是最完美的懲罰了。

2019/09/28 | 女性主義有事嗎

提出台版「心跳法案」公投的「Shofar轉化社區聯盟」究竟是什麼人?

目前,也沒有任何一個方式,可以確保百分之百可以避孕,用「心跳」來當作是否能夠人工流產的標準,看似充滿對生命的保護,實則是道德綁架。

2019/09/18 | 女性主義有事嗎

少年娘則國娘:在中國,有一所專門「打造男子漢」的學校

在他心中,男子漢的定義就是:愛好運動、能戰能勝,不怕風不怕雨。對於自己學校的教育方針,他非常有自信的說:「在我們這裡,絕對不會培育出娘娘腔。」

2019/08/28 | 女性主義有事嗎

我曾經參與「蕩婦羞辱」,也當過大家口中的蕩婦

這些都指出,能羞辱一個女性最好的方式就是暗示她性氾濫,因為一個女性的價值跟她的貞操緊緊綁在一起,一旦成為了「蕩婦」,你的價值便蕩然無存,在戀愛婚姻市場上貶值。

2019/08/01 | 女性主義有事嗎

我很愛女人/我就是女人,怎麼可能厭女呢?

「女生理科天生就是比較不好」、「女生就是比較情緒化」、「女兒是要捧在手心上疼愛的」這些都是與刻板印象連結的厭女說法。

2019/07/31 | 女性主義有事嗎

我是女人怎麼可能厭女?因為「厭女」不僅僅是「厭惡」而已

「女生理科天生就是比較不好」、「女生就是比較情緒化」、「女兒是要捧在手心上疼愛的」這些都是與刻板印象連結的厭女說法。

2019/07/24 | 女性主義有事嗎

由「約會學」衍生出的種種戀愛套路,對所有人都是種折磨

當我們努力偽裝成另一個樣子,那終究不是「生活」會有的姿態。展演不是自己的自己,難免吸引到不適合「真實的自己」的人。

2019/07/10 | 女性主義有事嗎

母女關係充滿愛恨情仇,源自於「性別相同」

母子、父女的關係就不像母女關係,充滿著愛恨情仇的情緒糾葛。正是因為母女同性別,兩個人之間不免會有比較、以及身份繼承的關係。在許多電影中,常常會用一個行為來描繪母女關係:母親為女兒梳頭。

2019/06/19 | 女性主義有事嗎

《女力告白》:女性獲得稱讚,因為「似男人」?

這本書不只談論女性爭取話語權的歷程,還有對「權力」本質上的討論。女性如果不被視為歸屬在權力架構中,那麼必須重新定義的,難道不是權力本身嗎?

2019/06/19 | 女性主義有事嗎

《女力告白》:女性獲得稱讚,是因為表現得「像個男人」?

這本書不只談論女性爭取話語權的歷程,還有對「權力」本質上的討論。在書中,作者拋出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女性如果不被視為歸屬在權力架構中,那麼必須重新定義的,難道不是權力本身嗎?

2019/05/29 | 女性主義有事嗎

「賺賠邏輯」的後果:男人從性得到力量,女人因性得到污名

在何春蕤《豪爽女人》一書中,就圍繞著探討「賺賠邏輯」的成因。何春蕤指出:「支配我們身體和情慾的賺賠邏輯,是性壓抑與男女不平等制度的共同產物。」簡單來說,她大致認為有兩個軸線可以理解賺賠邏輯。

2019/05/08 | 女性主義有事嗎

受不了劇情裡歧視女性嗎?精選六部帶有女性主義關懷的優質影集

有事嗎今天為你精選六部超好看、又帶有女性主義關懷的優質影集。我們非常真誠的推薦各位看這些好劇,而且也保證無收任何業配。這些影集除了讓你不再大動肝火,你也可以把家人、男友抓過來一起看,休閒之餘不忘教化他們的性別觀念。

2019/05/01 | 女性主義有事嗎

兩性大師的文章,通常是「不民主親密關係」的毒雞湯

愛情雞湯卻重複了有毒的男子氣概,以及陽剛/陰柔的二分法。更甚者,它否定了讀者原本的模樣與社交模式,而以一種上對下,以有知識者對無知識者的權力關係將性別刻板印象帶給了讀者,成為一種行為的社會規範。

2019/04/17 | 女性主義有事嗎

不只是華國文化霸權,「台妹」邏輯更凸顯的是異男霸權

因此,稱呼一個人「台妹」時,說話者間接把自己放在觀看者,甚至消費者的位置。台妹是沒有想法的,她教育程度不高,敢玩,不懂品味,對男人來說,甚至不是情感幻想的對象,僅僅只是男性情色的玩物。當然,我們要說的並不是擁有這些特質的女性比較「低等」,而是這個詞彙背後蘊含的權力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