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菜市場政治學

發表文章數:208

個人簡介

我們是一群政治學的研究者/實踐者。台灣民主發展的歷程一向被學界視為寧靜革命的典範,然而近年來國家行政權擴張、兩岸政商聯盟益發強化、媒體公共性尚待實踐、公民罷免與創制/複決權備受限縮、轉型正義亦未曾落實。這一系列現象在在提醒著我們:台灣的民主化仍是未竟之功,而實質民主轉型依然充滿荊棘。 近年來台灣公民社會的蓬勃發展,激起了更多人對政治事務的關注,以及對政治知識的興趣。作為研究與實踐政治學的我們,深感自己有責任將政治學轉化成更易懂的語言,走入大眾的生活裡。我們決定成立這個平台來推廣政治學的科普文章,希望讓更多人得以理解政治學的分析視角,進而依此關心、共同思辨台灣的政治狀況。我們期待能藉由此種方式為台灣的民主深化盡一份心力。

作者常用關鍵字
最新文章

2022/11/02 | 菜市場政治學

《外包式鎮壓》:中國大量徵收土地的訣竅,是「黑衣人」與「地方大媽」的合作無間

黑衣人或地方要人,本來也都是公民社會的一部分,然而,中國政府卻讓這兩群人成為政府公權力的延伸,成為執政順利的工具,甚至成為節省政府成本、增加收入、降低抗議的工具。

2022/09/29 | 菜市場政治學

什麼是政治「兩極化」?台灣的狀況有嚴重到不准兒女跟對方陣營結婚嗎?

台灣民眾覺得藍綠兩極化、進而嚴重到影響非政治領域的行為如尋找伴侶、小孩的婚嫁,有一部份的原因可能是來自於想像對方陣營太過極端——但對對方陣營,實際上大多自認沒有那麼極端?

2021/01/28 | 菜市場政治學

那些接受中國外援的國家,是否真的「民主倒退」了?談便宜行事對政治課責的損害

援助是國際社會間重要的外交工具。援助國可能基於各種不同的動機,不同於歐美國家要求「更民主」的援助條件,中國一般而言不會直接干涉受助國,但中國之所以大規模援助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也不是沒有原因,但那些國家的「民主」有沒有因此「倒退」呢?

2020/12/03 | 菜市場政治學

四年過去,政治學家有比較了解「川普支持者」了嗎?

美國的政黨政治,持續從收入做為政治分歧逐漸轉變為教育作為主要的政治分歧,而且共和黨國會對特定政策背書,完全不會影響一般選民對於政策的偏好。換句話說,川普成功的讓選民對他本身有高忠誠度,完全掌控了共和黨的政策議程,這也意謂著川普主義絕對會繼續跟著共和黨很多年。

2020/08/27 | 菜市場政治學

高唱「一起跑吧哈姆太郎」的泰國學運:抗議活動中跳舞,只是為了好玩嗎?

政治抗議場合一定是嚴肅的嗎?泰國曼谷年輕人用「哈姆太郎主題曲」和「飢餓遊戲」等等的流行文化意象,凸顯了對於政治的不同想像,而這個「只有我們才懂」的想像不只是嬉鬧,更實質挑戰了長輩世代的執政合法性。

2020/06/10 | 菜市場政治學

暴力抗爭能扭轉種族歧視嗎?看看政治科學家如何探討這個現象

一場暴力抗議前後可能同時發生很多事,因此就算全國民調有改變,也很難說這就是抗議造成的,人們投票時也可能已經忘記當初受抗議影響的意見,而「政治科學家」就是要來解析這個現象。

2020/06/03 | 菜市場政治學

踢走台灣的IMF與疫情下的WHO:國際組織的「治理偏差」如何影響小國利益?

IMF的偏差治理經驗可以得知,即使具財務危機的國家,只要有IMF為其背書,國際資本依然會持續注入,直到災難性的危機降臨,同樣的道理,一旦世界衛生組織不能夠公正、即時的揭露傳染病風險資訊,則可能讓他國掉以輕心,最終錯失了控防危機的關鍵機會。

2020/04/29 | 菜市場政治學

站不穩的巨人:歐盟如何應對武漢肺炎帶來的衝擊?

有人認為這次的武漢肺炎疫情,可能會讓歐盟在未來走向解體,但是歐盟雖並非堅不可摧,但是一路走來的整合進程也讓各國之間的利益彼此相互依賴,這樣的依賴也讓各國都可以在整合當中獲利。

2020/04/23 | 菜市場政治學

性剝削之下的責任歸屬:N號房事件中「只觀看沒施暴」的人有罪嗎?

「N號房」事件中,部分會員主張他們並未參與施暴,不必為影片中的性暴力負責,而類似狀況的「血汗工廠」,從成衣品牌到承包商再到消費者,大多並非蓄意傷害受害者,但都間接導致了具傷害性的後果。

2020/01/31 | 菜市場政治學

「得票率」誤導人不分藍綠,候選人更該研究的是「催票率」

2016年綠營得票率之所以飆高,主因是大量藍營支持者放棄投票,然而,飆高的得票率使綠營高估自己的民意,兩年後許多支持者不投,另一方面,2018年藍營充其量也只是回復過往縣市長選舉的水準,這回輪到藍營高估自己的勝利。

2020/01/11 | 菜市場政治學

回顧2018高雄市長選舉,YouTube對投票意向的影響有多少?

YouTube的重要性與日俱增,2018高雄市長選舉的學術資料已經顯示,高雄市選民在各種網路工具之中,使用YouTube作為收集政治資訊的比例是非常高的,甚至高過Line、部落格、或ptt。

2019/12/20 | 菜市場政治學

大選時規定一人投兩票,就可以「救小黨」嗎?

如果我國全面採行單一選區那麼小黨就會直接滅亡,因此當時的修憲委員們在73席單一選區外,又另外加上34席的不分區席次政黨票,然而根據研究,2016年大選卻還是有70%的選民,把政黨票投給兩大黨。

2019/12/13 | 菜市場政治學

今年台灣選民對「不分區立委」的興趣,應該是史上最高的一次

這些對不分區名單的興趣是否會轉換為選票還是未知數,這意謂著有更多人意識到了不分區立委本身的影響力,希望民眾可以透過網路搜尋,認識到了自己兩張票可以投不同政黨、用更策略性與多元性的方式反映自己政治上的喜好。

2019/12/06 | 菜市場政治學

先來慢到攏相同:為了政治動員的台灣「四大族群」論述

本文紀錄王甫昌研究員族群概念史演講,對他來說,他生長在台灣、是台灣人,研究台灣理所當然,不用什麼證成,對台灣史來說,每個人其實也都在參與創造與建構的過程之中。

2019/12/02 | 菜市場政治學

你想像中的台灣政治「兩極化」,可能和現實有些不一樣

台灣政治有兩極化,但不是傳統定義的「雙峰分布」兩極化,而是從泛綠移動到無黨派加入與離開泛藍,在過去二十年經歷了三個不同的階段。

2019/11/21 | 菜市場政治學

中共不演了!為什麼人大談話代表「一國兩制」已被撕毀?

早在香港回歸的17週年時中共提出的白皮書,就可參見「一國兩制」是個謊言,不過,這次全國人大跳出來推翻香港高等法院的違憲審查,又更進一步,從原本的說說而已,到這次已是打算直接收回說好的司法獨立。

2019/10/22 | 菜市場政治學

從「龍的傳人」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民族主義對台灣與香港產生什麼影響?

我們常聽到有人說中華民族五千年這個概念,但這是近代一百多年左右的建構,這架構讓中華民族的共同體主要只能建構在「血緣聯繫」之上——你要當龍的傳人,首先必須是「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而這種定義,會有一點問題......

2019/09/10 | 菜市場政治學

我們與監控的距離:從香港、新疆、非洲看中國的「數位威權輸出」

澳洲研究團隊追蹤了包括阿里巴巴、騰訊、華為與海康威視等12間中國主要的科技公司在全球的業務與投資,發現這些公司不但參與中國政府在新疆維吾爾族地區的人權侵犯行為,也在世界各國與當地的專制政權進行合作,利用由中國所提供的科技與網路技術來強化社會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