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翁煌德/無影無蹤

發表文章數:30

個人簡介

台灣台北人,經營部落格、臉書粉絲專頁無影無蹤,關注影壇脈動,平日熱衷於獨立策展。

最新文章

2021/10/13 | 翁煌德/無影無蹤

【影評】《大師狂想曲:蔡明亮》:屬於蔡明亮的「童年往事」,受限於VR技術反而更具有回憶的質地

《大師狂想曲:蔡明亮》令人著迷的,是蔡導娓娓道出往事的感性口吻,他提及自己如何被阿公溺愛,如何浸在戲院裡脫離現實的桎梏——那是蔡導也曾在《不散》(2003)中致敬的胡金銓電影。以及那段悠哉閒散、無拘無束的快樂如何為之消散。

2021/06/01 | 翁煌德/無影無蹤

【影評】應亮《自由行》:極權就是一場雨,沒有淋過的人不知道

猶記應亮對我說:「極權就是一場雨,沒有淋過的人不知道。」如果不能全理解《自由行》中的情感、楊樞與母親的痛楚,我想那也是幸運的。

2020/03/20 | 翁煌德/無影無蹤

印尼九三〇大屠殺加害者安華離世,《殺人一舉》導演:他本來可以成為一個好人

安華.剛果很晚婚,沒有留下子嗣。晚年有多種疾病纏身,包括精神焦慮。當歐本海默得知他的死訊之後落下了眼淚,他說:「不只是因為我失去了一個對我而言非常重要的人,一個我所愛的人,更重要的是,我很難忘他的幽默感以及富有創意與天真的想像力。」

2020/02/19 | 翁煌德/無影無蹤

《終極殺陣》的瘋狂老司機,何以墮落為涉嫌謀殺的暴力魔叔?

飾演票房大作《終極殺陣》系列丹尼爾的法國男星沙米.納西利從崛起、爆紅到一厥不振,都有背後的故事,尤其是爆紅後種種的脫序行為,令人髮指之外也不解,但翻開近年法國娛樂圈動態,這群發言不當的明星卻又受到鼓勵,私德與演藝表現是否該綁在一起看的討論,看來一時半刻不會停歇,也不會有定論。

2019/11/08 | 翁煌德/無影無蹤

中國巨獸連番抵制,金馬獎選擇不正面迎擊,其實並非怯戰

今年6月中旬,金雞獎宣布頒獎典禮日期確定訂在11月23日,與金馬獎撞期,這似乎已是為中資電影抵制金馬獎埋下了伏筆,而後4個月的一連串風波,包含影人缺席、贊助商撤出等,皆成為金馬獎本屆的最大挑戰。

2019/10/02 | 翁煌德/無影無蹤

2019關渡電影節總評:新世代啼聲嘹亮,看見台灣影像的多元性

許多人認為台北電影獎、金馬獎能反映一年下來台灣電影的風貌,但因為入圍名單有限,又是以競賽為目的,許多「璞玉」其實沒有獲得展示的機會,有時甚至不容易從這些大獎的入圍名單看見台灣一年下來創作的多元性。由此,專注鼓勵學生創作的關渡電影節便顯得極具可觀性。

2019/08/10 | 翁煌德/無影無蹤

波士頓馬拉松傳奇醜聞:靠「cut線」奪冠的女子選手Rosie Ruiz

1980年的波士頓馬拉松,女子組冠軍榮歸美籍古巴裔的Rosie Ruiz,時年26歲的她是史上第11位女性參賽者,成績是破天荒的2小時31分56秒,一舉打破大會紀錄之外。只是,在場的觀眾馬上也起了一些疑問。例如,為什麼過去從沒有人聽過這個名字呢?

2019/04/30 | 翁煌德/無影無蹤

【焦點院線】《幸福的拉札洛》:不被祝福的復活,象徵現代社會已喪失的良善價值

主角拉札洛第一次見到所謂現代化的建築之時,他跟著走進了西亞、南亞與非洲等人種面貌的隊伍裡頭一起參加工作競標(出價低者得),也不會是巧合。導演羅爾瓦雀其實想談的,或是近年義大利的難民問題。

2019/04/15 | 翁煌德/無影無蹤

回顧瑞典傳奇演員比比.安德森:穿透假面,我不是柏格曼的御用女演員

在比比.安德森(Bibi Andersson)生前的最後一次採訪,被要求回顧她與柏格曼的合作。安德森說她知道柏格曼過去經常在公眾場合說「『我的演員』如何如何」。她對此嗤之以鼻,「我他媽的不是『你的』演員。」比比.安德森如是說。

2019/04/12 | 翁煌德/無影無蹤

查理.范.多倫辭世:第一個電視台造神的受益者與受難者

1950年代益智遊戲醜聞」(1950s quiz show scandals),成為媒體界赫赫有名的公案。它凸顯了電視作為傳媒的巨大影響力,電視台可以基於私利來塑造完美的英雄形象(俗稱「造神」)供民眾膜拜,不著痕跡地操縱社會觀感。

2019/02/24 | 翁煌德/無影無蹤

【奧斯卡精選】《為副不仁》:在揮竿弄餌間,「權」全在錢尼的拳裡

《為副不仁》的編導亞當.麥凱一直在片中穿插釣竿、魚餌與魚的片段,這些是他精心構築的隱喻。美國前副總統錢尼從來都是揮舞釣竿的人,魚餌就是他的權術。魚可以是民,但在這裡,魚可以是小布希,抑或是整個白宮(權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