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6 |
年後轉職避免不必要的紛爭,應該要注意哪些事?
年假過後許多人都會展望自己的生涯規劃,其中預告、交接、假期折算、競業規定和服務證明等等的事項皆須審慎處理,了解自己的權利和義務,才能打起精神,在新年邁向下一個挑戰。
發表文章數:53
工作,對部分的人來說是夢想的實踐,但對更多人來說,是家庭的支柱。許多人大半人生時間都如同在勞動市場的一葉扁舟,對於法令,你怎麼能不在乎? Workforce,我們是一群有人力資源、職業訓練及勞動檢查員經驗的團體,希望透過以往的實務經驗,用文字與圖解試著摒除複雜的勞動法令所致生之迷霧,讓勞資雙方都能了解這份國家制定的說明書。勞動力量,來自我們的能量。
前陣子看到鄉民提出了一個看似很基礎的問題:「加班費到底能不能換成補休呢?」答案當然是可行的,但很多人資或會計被問到依據在哪裡的時候,卻又答不上來。我們今天就要來告訴你,加班補休的依據還有要注意的細節有哪些。
國定假日遇空班無需補假,你可能會想,這跟我有什麼關係?我的公司又不採變形工時,BUT!事實上所有的事業單位都可能會有空班的產生,先不論有限縮特定行業的四週變形工時,所有行業皆能適用的二週變形工時,也會有空班的產生。只要經過企業工會或舉行勞資會議同意後,就能實施變形工時。
許多事業單位都會主張「負時數」行之有年而且「大家都一樣」,但並不代表這種制度是合理或合法的,但如果要提升醫護人員的勞動條件,無論是勞動或衛生主管機關,都更應該要多花心思來根本性地解決這種差別待遇。
年假過後許多人都會展望自己的生涯規劃,其中預告、交接、假期折算、競業規定和服務證明等等的事項皆須審慎處理,了解自己的權利和義務,才能打起精神,在新年邁向下一個挑戰。
台灣身處於熱帶氣旋盛行之區域,且又是頻繁發生地震的地方,而這些為自然因素又不可預期的狀況,我們在法令上統稱為天然災害,而到底在天然災害發生的時候,一般的勞工需不需要上班?上班又該不該有加倍工資呢?
在現今少子化的社會中,雙薪家庭已經是普遍的社會型態,有育嬰留停需求的家庭也日益增加,本文就要來向大家細說相關的規定與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