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勞退新制」許多人可能只感覺每個月的薪水被扣了一些走,讓我們來模擬「小明」從30歲開始工作至60歲當例子,看看勞退新制如何運作?累積的資金受什麼影響?應該多繳6%的勞退自提嗎?
能夠擊敗市場獲得超額報酬,不管在心理上或是生活上肯定是件很光榮的事情,然而如果高估擊敗市場所帶來的實質影響,忽略本金投入不足的根本問題,可能反而帶來失望的情緒。
許多人都想專求財富自由,但自由之前的賺錢目標,其實和「生活型態」有非常大的關係,支出越多,存的錢也要越多,至於該存多少錢,其實可以用「4%法則」來計算。
專業投資人每天都非常努力的在做市場研究,辛勤地拜訪公司管理階層,使用業界最高等級的財金分析大數據軟體,持續不懈的研究各公司財報,但在過去15年,仍有高達88.4%的主動式投資管理者落後其對應的指數。如果大部分專業經理人都打不贏指數,你還會想擊敗大盤獲得超額報酬嗎?
一券在手,希望無窮,雖然鮮少看到成功的投資一蹴而成,但也沒有人只想要「慢慢的變有錢」,但樂透要怎麼買才划算呢?讓我們用威力彩的例子呈現,藉由數學的推倒,推估頭彩獎金多少以上才適合拼博。
由於市場長期來看是上漲的,所以在大部分上漲的過程中,使用單筆投入可以買入較低的價格,而且使用單筆投入的風險也不見得會比定期定額高,關鍵其實是在你的資產配置。
過去,上萬點絕對不是賣出訊號,反而更像是買入的訊號。如果有人或是媒體再告訴你台股上萬點必須要小心謹慎或是賣出資產,那他可能對於台灣整體市場的歷史有所誤解。
假設你目前有100萬,提前償還房貸每個月可以多獲得4000元的機會成本——如果你會把每個月的4000元拿去花掉或是不理它,建議該將100萬拿去定存或是投資;如果你只會把4000元拿去做定存,那你不如還是提前償還房貸。
你是否有揹房貸?你會不會想要趕快把貸款給還清減輕壓力?你知道優先還款可以帶來多少利潤嗎?在這個低利的時候,我們將多餘的資金優先償還到房貸真的是一個正確且划算的選擇嗎?透過比較不同的資金運用方式,告訴各位怎麼做最划算!
如果你是30歲月薪3萬元,所得稅級距為5%的勞工,如果有採用勞退自提6%,你相當於每個月花1800元買30年2%的儲蓄險,該怎麼評估要不要「自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