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1 |
貓王成為「冷戰武器」:看美國暴民文化如何摧毀共產政權,贏得冷戰
眼看美國暴民文化如此摧毀共產政權,我們不禁納悶,民主福音人士為何還是對美國暴民文化一句好話也沒有?如果爵士樂、搖滾樂、漫畫、「粗俗」電影等文化產物都促成共產主義垮台,為何美國政治領袖從未將之高舉為自由明燈?
2016/07/31 |
伊斯蘭與印度教的金錢觀:接納「少即是多」的邏輯,其實是相當大的精神作戰
錢幣上面的藝術可以告訴我們共有的歷史故事。打印在錢幣上的符號表徵不僅反映價值,還反映在不同的社會、文化,和整個人類現代文明所珍惜的東西。
Kabir Sehgal 卡比爾・賽加爾 More... 錢的歷史 貨幣 約伯 Job 古蘭經 財富 穆斯林 富人 窮人 信仰 末日審判 貪婪 默罕默德 Muhammad 先知 耶穌 山上寶訓 Jesus 摩西 Moses 亞伯拉罕 Abraham 行善 施捨周濟 高利貸 里巴 印度教 Indra 因陀羅 Asuras 阿修羅 拉克什米 Lakshmi Durvasa Vishnu 毗濕奴 牛乳 蓮花 大象 寶萊塢 電影 金錢 德行 印度 Diwali 光明節 神話 吠陀 Vedas 責任 愉悅 解放 貧窮 佛教 Vasudhara 持世菩薩 少即是多 學習 養家 隱居 割捨 克里希那 Lord Krishna Bhagavad Gita 薄伽梵歌 阿周那 Arjuna 輪迴 涅槃 Nirvana 價值 錢幣 Quran
2016/07/30 |
《絕歌:日本神戶連續兒童殺傷事件》書摘(一)
1997年,日本神戶發生多起小學生遭刺傷及殺害案件。其中一名受害男童「淳」,被勒斃後,頭被割下放於學校門口。這本書的作者,就是當年年僅14歲的兇手-「少年A」。
布萊恩.史蒂文森 Bryan Stevenson More... 不完美的正義 阿拉巴馬州 伊凡颶風 墨西哥灣 FEMA 聯邦緊急災難管理署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 露營拖車 臨時居所 毒品 古柯鹼 監禁 母親 懷孕 產檢 陣痛 死胎 嬰兒 警察 法醫 驗屍 他殺 存活率 蓄意謀殺罪 死刑 青少年 兒童 死因 家暴 排除診斷 diagnosis of exclusion 謀殺 產前護理 陪審團 科學證據 犯罪事實 控辯協議 plea agreement 精神疾病 嬰兒死亡率 貧窮女性 美國 監獄 非法監禁 新生兒肺炎 neonatal pneumonia 誤判 律師 教養失當 子宮 孩童
2016/07/28 |
黑人民權律師:坐在自己車裡聽收音機錯了嗎?我差點被警察斃了!
一想到若我只有十六歲、十九歲或二十四歲,我真的很可能選擇逃跑,一思及此,我便覺毛骨悚然。想得愈多,我就愈想關心在那個社區一帶的年輕黑人男孩或男人,他們清楚在這樣的情況下是不能逃跑的嗎?
2016/07/28 |
黑人民權律師:坐在自己車裡聽收音機錯了嗎?我差點被警察斃了!
一想到若我只有十六歲、十九歲或二十四歲,我真的很可能選擇逃跑,一思及此,我便覺毛骨悚然。想得愈多,我就愈想關心在那個社區一帶的年輕黑人男孩或男人,他們清楚在這樣的情況下是不能逃跑的嗎?
2016/07/27 |
愛因斯坦:我們的教育不該把學生只教成一位訓練有素的專家
1936年10月15日在紐約州阿爾巴尼為「美國高等教育三百周年紀念會」發表的演講,由艾倫尼特翻譯,收錄在1950年《晚年文集》。裡面談到愛因斯坦對於教育的想法,包含不只是該以鼓勵方式誘導學生學習,更應該給老師有同樣的自由度才有辦法打造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個人的教育制度。愛因斯坦80年前對教育的看法,依然值得細細思考。
2016/07/27 |
愛因斯坦:我們的教育不該把學生只教成一位訓練有素的專家
1936年10月15日在紐約州阿爾巴尼為「美國高等教育三百周年紀念會」發表的演講,由艾倫尼特翻譯,收錄在1950年《晚年文集》。裡面談到愛因斯坦對於教育的想法,包含不只是該以鼓勵方式誘導學生學習,更應該給老師有同樣的自由度才有辦法打造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個人的教育制度。愛因斯坦80年前對教育的看法,依然值得細細思考。
2016/07/26 |
愛因斯坦:將安逸享樂視為人生目的,是豬圈的理想
這篇文章最初發表於論壇系列第十三屆《生活哲學》,《世紀論壇》八十四卷193至194頁,亦收錄於《生活哲學》一書,紐約西蒙與舒斯特出版社,1931年出版。是愛因斯坦一篇大約2000字的短篇散文,漫談他一些哲學思想和人生觀。
2016/07/26 |
英國畫家大衛.霍克尼:繪畫的本意就是讓人更加、更加清楚地觀看世界
在數位充斥的年代,我們太習慣於用手機、相機記錄和觀看我們覺得美的事物,卻忘記如何用眼睛、用腦好好思考自己觀看的對象,透過英國畫家大衛.霍尼克與知名藝評家馬丁.蓋福特的精彩對談,重新感受生活中的細節與底蘊。
2016/07/26 |
愛因斯坦:將安逸享樂視為人生目的,是豬圈的理想
這篇文章最初發表於論壇系列第十三屆《生活哲學》,《世紀論壇》八十四卷193至194頁,亦收錄於《生活哲學》一書,紐約西蒙與舒斯特出版社,1931年出版。是愛因斯坦一篇大約2000字的短篇散文,漫談他一些哲學思想和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