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2023/03/25 | 精選書摘

《別斃了那隻狗》:如果想教狗狗玩飛盤,必須第一個訓練「銜回」行為

飛盤遊戲有兩個訓練關鍵:第一、狗兒追逐飛盤的距離必須慢慢以塑形拉長。第二、這個遊戲是種連鎖行為:狗兒去追飛盤,然後咬住飛盤,最後銜著飛盤回來,等待下次丟出的機會。所以每一項行為都必須分別訓練,而且這個連鎖行為的最後一步——銜回飛盤的行為——必須第一個訓練。

2023/03/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花蓮修車廠成傷鳥中途之家,「黑手鳥爸」12年助上千隻鳥回歸自然

「不是每一次救傷都能成功,但每一次都會盡力救援」,賴俊聰說,曾收過一隻大冠鷲因受傷截肢,評估沒辦法野放,志工輪流幫牠復健,2年後仍離世;目前中心住最久的是被棄養的台灣藍鵲,因具攻擊性、單眼受傷,評估後無法野放,已照顧5年多。

2023/01/06 | 廣編企劃

我家毛孩有過敏怎麼辦?用這招讓毛孩擺脫過敏!

許多毛爸媽可能都有個會過敏的毛孩子,但帶寶貝去做過敏源測試,費用不低且準確性可能也無法百分之百保證。其實你也可以利用法米納的水解蛋白飼料,幫你找出造成過敏的食物來源喔!

2023/03/23 | 環境資訊中心

麻雀真的變少了嗎?「台灣繁殖鳥類大調查」顯示這幾種小鳥都正在減少

個別鳥種數據顯示,共11種鳥類數量顯著增加,台灣竹雞及繡眼畫眉兩種台灣特有種則顯著減少,研究員推測,可能與農地人為干擾及商業獵捕有關。至於族群無顯著變化的鳥類中,也有些鳥種趨勢落在「及格邊緣」......

TNL+ 2023/03/23 | TNL國際編譯

Nike、PUMA宣布全面停用袋鼠皮製運動商品,為何澳洲政府與生態學界反而支持商業捕獵?

澳洲政府也是商業捕獵袋鼠的支持者,澳洲聯邦政府農業、漁業和林業部近日便發出聲明表示:「澳洲政府正在消弭外界對於『商業捕獵袋鼠是不人道的行為』這類觀點所產生的誤解,我們需發展永續、人道管理袋鼠的方式,才能防止生態系統的失衡,以及減少氾濫的袋鼠數量對農作物的破壞。」

2022/08/08 | 廣編企劃

【影音】疼愛毛小孩,從日常飲食做起!理想中的完美飼料「法米納」,陪伴心愛寵物健康生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想要讓心愛毛小孩家人能夠長久陪伴身邊,就要用最好的飲食來照顧牠們。兩位飼主與大家分享她們與毛小孩日常生活的點滴,以及法米納如何幫助她們的毛小孩更健康、快樂。

TNL+ 2023/03/20 | TNL國際編譯

日本寵物咖啡店面臨道德難題:瀕臨絕種動物非法流入,法規鬆懈動物福祉堪憂

專家指出,咖啡店中的動物可能會因為不斷被人類觸摸及玩弄而感到壓力、原本翱翔於天際的猛禽卻被栓在棲木上、夜行動物更是被迫在白天與人類互動。幾乎所有的動物都被關在小籠子和人工環境中生活,並由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店員看管。

2023/03/15 | 精選書摘

《都市裡的動物行為學》:點心被烏鴉偷走的時候,就應該想成「啊啊,這是神要我減肥呢」

由於生存於日本都市與近郊的烏鴉數量非常龐大,書中也探討了與烏鴉共存的有力對策。雖然書中主角住在日本都市裡,其實台灣都市中常見的樹鵲、喜鵲,以及台北市市鳥台灣藍鵲,全部都是烏鴉的近親。當松原先生眼睜睜看著烏鴉把他放在一旁的午餐叼去吃時,台北近郊的居民一定也曾看到台灣藍鵲把陽台上的衣架叼去築巢吧!

2022/06/09 | 廣編企劃

【圖解】貓貓狗狗怎麼吃最健康?如何挑選優質飼料?寵糧成分分析四大重點一次看懂!

毛小孩的飲食與健康息息相關,大部分飼主選擇以乾糧做為主食,但走進寵物店,貓貓狗狗的乾糧品牌琳琅滿目,內容物也五花八門,該如何挑選?掌握四大要訣,貓貓狗狗吃得飽又吃得好可以很簡單!

TNL+ 2023/03/15 | 蕭汎如

【關鍵科學院】狗狗為什麼常歪頭?歪左邊或右邊有不同的涵義嗎?

關於狗狗歪頭(head-tilting)的說法眾說紛紜,最常見也最容易被大家接受的說法,就是狗狗是為了調整自己的耳朵和視線的角度,好讓自己聽和看的更清楚。但是近期研究指出,「狗狗歪頭」可不是隨便歪,這個動作或許有更多的意涵。

2023/03/09 | 精選轉載

【圖表】為什麼台灣蛋雞愈養愈多還會缺蛋?關於蛋荒你應該知道的事

在台灣,以蛋雞數量與人口比來看,台灣是1.84:1,將近兩隻雞才能產出一個人需要的雞蛋,一隻母雞一年僅能產出190顆雞蛋,遠低於全球平均的202顆,產能嚴重低落。雖然蛋雞與人口比值與飲食習慣有關,但台灣的產蛋率卻僅約52%。

2022/04/19 | 廣編企劃

【動畫】為什麼毛小孩這麼愛吃法米納?獨特四道關鍵生產程序打造新鮮美味

同樣是寵物食品,為什麼有的能讓寶貝百吃不膩,有的卻讓毛孩無比嫌棄?毛孩和人一樣,都喜歡新鮮美味的食物,但要做出新鮮美味又營養健康的飼料,過程可沒這麼簡單,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TNL+ 2023/03/04 | TNL國際編譯

研究發現未知腦波振幅,有助解答章魚為何具有超越脊椎動物的高級認知能力

長期以來,章魚所展現的認知複雜性與其生物機制,一直是科學家亟欲深究的謎團之一;沖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OIST)近期透過麻醉方式將監測儀器植入章魚體內,成功捕捉到自由活動時的章魚大腦活動,該研究成為未來研究章魚行為與學習能力的重要進展。

TNL+ 2023/03/01 | TNL國際編譯

印度神廟以擬真「機器象」取代活體象進行宗教慶典,掀起善待動物與尊重傳統激辯

雖然以機器象取代真象的模式獲得諸多民眾青睞,但部分參與節慶的忠實支持者以及象群的飼養人,多對機器象的出現表達反對立場,且認為一旦機器象成為未來的慶典趨勢,將有可能扼殺喀拉拉邦豐富的宗教及文化遺產。

2021/09/13 | 廣編企劃

毛孩尿不出來怎麼辦?圖解貓狗泌尿道結石種類與飲食照護指南

當毛孩有泌尿道結石問題時,會出現哪些症狀?要如何預防?如何提供生病的毛孩完善的飲食與照護?就讓寵物營養科學專家——法米納告訴你!

2023/02/28 | 精選書摘

春花媽《野生動物大聲講》:在台灣,穿山甲最常見的直接威脅,大概就是野犬攻擊

本書由知名動物溝通師春花媽與生物專家甩阿老師、插畫繪者Jozy共同合作,除了以生動有趣的方式介紹50種瀕危動物的生態科普知識,春花媽更邀請野生動物們現身說法,讓人們得以聆聽他們對於氣候變遷、人類威脅,以及如何看待生命與死亡的真實心聲。

TNL+ 2023/02/27 | TNL國際編譯

《熊蓋毒》的殺人熊並非真實存在,但毒品對野生動物的傷害卻再真實不過

專家認為《熊蓋毒》間接的講述人類產物對野生動物帶來的影響,熊無法選擇是否購買毒品。無論是甜甜圈或是一包古柯鹼,這些是否來自人類並不重要,因為經過高度加工,對野生動物來說都是危險的,吃了大概只有死路一條。

2021/06/03 | 廣編企劃

心愛的貓狗其實也會得腎衰竭?淺談寵物腎病的成因與飲食照護

15歲以上的貓咪有20%~50%都會面臨程度不等的慢性腎衰竭問題,是老年貓狗的常見疾病,想讓心愛寵物健康快樂生活,建立寵物腎病的基礎知識與日常飲食的照護方式,才能讓彼此相伴的時光更快樂。

2023/02/25 | 讀者投書

零撲殺政策上路滿六週年之際,弊病叢生,是時候徹底檢討廢除了

如果打著「尊重生命、愛護動物」的大旗保護野外的遊蕩貓犬不被移除,那根本上就是假的「尊重生命、愛護動物」,因為這些沒有被移除的遊蕩貓狗每天都會殘殺許多的本土物種,其中不乏台灣特有種或保育類野生動物,比方石虎、穿山甲和山羌等等。

2023/02/2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新加坡惡鴉啄頭叼髮驚悚上演,攝影師捕捉生動照片,都市與自然難兩全

在這個地狹人稠的城市國家裡,人與動物距離比想像中還近。「惡鴉啄頭叼髮」、「20分鐘襲10人」,這是新加坡媒體《​​​​​​​新明日報》14日當天的頭版新聞,並搭配多張照片,其中最「生動」畫面莫過於黑色烏鴉狠狠叼起一名女子的一撮長髮,疼痛與驚嚇感全寫在女子臉上。

2021/02/04 | 廣編企劃

寵物食品界的星級料理:當超級食物碰上寵物營養學,就是法米納N&D無膠主食罐

鮭魚、藍莓、藜麥等這些都是榜上有名的超級食物。而以動物營養公司起家的法米納,特別以科學的方式與天然的原料,為毛孩慢火烹煮最有溫度的主食食品——「N&D天然藜麥無穀機能系列」。

2023/02/22 | 讀者投書

零撲殺政策上路滿六週年之際,勿讓「重啟撲殺」大開動保倒車

在我們邁向「零流浪動物」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陣痛期,而陣痛期的大小與長度,端視流浪動物數量是否能有效控制,只有從源頭管理,即搭配寵物登記、繁殖買賣管理、TNVR、嚴查棄養、落實生命教育等多元手段,才能真正達到治本的目的。

2023/02/21 | 環境資訊中心

挪威皮草養殖場正式走入歷史,但多數歐洲國家仍未禁止販售皮草

為了杜絕皮草風氣,以色列2021年全面禁止銷售皮草,之後在美國,繼舊金山、柏克萊、洛杉磯和西好萊塢頒布類似禁令。然而以英國為例,雖然早在2003年就成為歐洲第一個禁止皮草養殖的國家,但當地的皮草貿易依然合法——2019年就進口了價值約5500萬英鎊的皮草。

2020/12/11 | 廣編企劃

【餐豐露宿】釣魚也能做生態保育?一日溪釣之清除外來魚種

【餐豐露宿】第三集,不只重現如同電影《大河戀》的溪釣場景,也跟著溪流生態專家左承偉一同運用毛鉤釣法,讓釣魚不只為了吃,更肩負清除外來魚種、保護生態平衡的使命。

2023/02/19 | 《科學人》粉絲團

研究:目中無人的貓真的會聽飼主說話,也知道你在叫牠的名字

「雖然一般認為,貓無視於飼主,但有越來越多研究顯示,貓其實很注意人類。貓有能力學到,特定的口語發聲是有意義的。」她評論,此研究規模仍小,未來的研究可以延伸並納入不同族群的貓。迪穆孫說,即使貓能辨別飼主的聲音,「牠們仍有權決定要不要反應。」

2023/02/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獸醫學未有台生入讀,香港城大校長赴台招生

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說,城大獸醫學學士課程至今沒有台灣學生,一是因為不太有台灣學生報考,二是入學標準較嚴格,非常希望今年有機會招募優秀台灣學生加入,雖然學習過程辛苦,但擁有城大獸醫學學士課程文憑,畢業後可直接在英屬國家行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