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4 | Sponsored
登入元宇宙!2022 TCCF 未來內容展以故事力帶你搞懂Web3.0
今年11月舉辦的 TCCF 創意內容大會「未來內容展」「擴增宇宙 運算中」為題,帶領民眾進入Web3.0時代,展示國內外19件不同形式的感官體驗作品,透過數位技術創造虛擬內容的商業價值,讓民眾能藉由實際作品理解Web3.0的概念。
2023/09/11 |
【藝遊嚮導】9/12-9/18:故宮特展「阿哥養成記」、《STOMP破銅爛鐵》30周年巡演、烏克蘭國家交響樂團音樂會,本週藝文活動精彩可期!
《暴力的歷史》改編自法國當紅作家艾杜瓦.路易(Édouard LOUIS)的自傳小說,回憶多年前在巴黎約會被強暴的事件,鏗鏘有力的將原著議題響亮地拋向觀眾。國家人權博物館邀請6位當代藝術家,道出白恐戒嚴時代下的故事,為年輕世代引路。《我的天堂城市》劇中角色紛紛為了夢想來到紐約,卻發現異鄉生活充滿挑戰,在築夢的過程中,友情、愛情與親情漸漸成為他們堅守的一切。
2022/11/03 | Sponsored
「2022 TCCF 創意內容大會-未來內容展」開幕 國內外19件跨域節目 引領臺灣文化科技產業先機
「2022 TCCF 創意內容大會-未來內容展」開展儀式於今(3)日稍早結束,今年未來內容展以「擴增宇宙運算中」為主軸,集結XR、互動投影、NFT等 19 項國內外沉浸式節目,匯聚文化科技應用最新趨勢,透過故事力策展打造軟性體驗,展現「未來內容」跨域應用價值。
2023/09/09 |
義大利「常青畫廊」獨具慧眼、協助藝術家突破創作困境,建構出專屬的經營之道
我對常青畫廊的想法,其實也感受到很多時候,拋開預設立場的濾鏡、跳脫社會框架,非常規的應對態度,也能夠成為做夢的有效工具,其中富含的價值與意義,或許會帶領台灣封閉的藝文產業,蛻變成意想不到的樣貌。
2023/09/08 |
品劇場《食物升降機》:舞台正是荒謬世界的縮影,台灣團隊如何詮釋「品特式」作品?
品特是頗負盛名的英國劇作家之一,2005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甚至有「品特式」(Pinteresque)一語來專詞定義他獨特的劇作調性,更被收錄在「牛津英語詞典」。不雖然台灣的表演藝術相關學系,常常採用品特劇作為教材,但在劇場界卻少有搬演,而這次非常難得有團隊願意嘗試。
2022/11/02 | Sponsored
讓觀者化身故事角色、用身體感受作品魅力的魔幻科技
在多媒體敘事與科技應用愈來愈純熟的當代,創作者說故事的方法變得更多元;在今年11月舉辦的 TCCF 創意內容大會「未來內容展」中,即可看見如何運用科技媒介,打造異於現實情境的空間,讓觀眾置身故事中,在作品裡探索冒險。
2022/10/31 | Sponsored
解の魔手,都靠Adobe Premiere!專訪金馬剪輯師解孟儒:導演很孤獨,需要剪輯師陪伴
解孟儒曾以《緝魂》榮獲金馬獎最佳剪輯,他也操刀了《返校》、《聖人大盜》等等,可說是近年來台灣影壇最受信賴的剪刀手!電影神搜邀請解孟儒和我們暢聊剪輯,談他如何走上剪輯之路、剪輯對他的意義和如何看懂好剪輯,更不吝分享實務操作上的重要心法和工具!
2022/10/18 | Sponsored
一圖看懂 TCCF未來內容展:內容尬科技,登入「擴增宇宙 運算中」感受沉浸式體驗魅力
今年「創意內容大會Taiwan Creative Content Fest(TCCF)」即將在11月3日至13日登場,不妨走一趟松山文創園區2、3號倉庫,一起進到展場裡,一睹融合科技藝術、娛樂運用與時尚體驗的超豐富展會內容。
2023/09/04 |
【藝遊嚮導】9/5-9//11:綠光《清明時節》昇華版、犯罪電影《查無此心》、衛武營《白露爵士夜》,本週藝文活動精彩可期!
韓國徐在亨導演與韓雅凜編劇攜手台灣作曲家張芯慈,將希臘悲劇《伊底帕斯》搖身一變成現代音樂劇。女星張鈞甯與男星阮經天共同演出犯罪電影《查無此心》,劇中角色們藉由辦案的過程,重新面對生命困境。2023國際科技藝術大展《你在工作嗎?》引導觀眾思考勞動、休息與娛樂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在數位與科技時代,這三者如何取得一個平衡。
2022/10/17 | Sponsored
不只超英大片重視特效!最吹毛求疵的名導大衛芬奇對「特效」斤斤計較,靠 Adobe Ae 打造驚人電影世界
喬治盧卡斯說,電影就是特效。詹姆斯卡麥隆說,視覺奇觀能夠吸引觀眾進戲院,並且獲得情感上的宗教體驗。數位特效,已經是當今全球電影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當然,目前市面上也有各式各樣的數位特效軟體應運而生,Adobe After Effects(Ae)就是其中一種被業界廣泛使用的優秀軟體。
TNL+ 2023/09/01 |
台灣公部門大型藝術節如何操作?從浪漫台三線《淺山行路人》談起
隨著台灣近年來地方藝術節慶的爆發,也開始走向專業與非專業混用的情境,以藝術之名而生的大小型標案不斷冒出,但回到台灣的社會脈絡,城鄉差距與人口老化還尚未嚴重,那在非城市區域進行大地藝術節的問題意識會是什麼?這個問題在我參與浪漫台三線藝術策展計畫《淺山行路人-關於路的多重進行式》後,找到一些解答。
2023/08/29 |
劇作評論家耿一偉獲頒德國2023歌德獎章,1955年以來首位獲此獎的台灣人
長期從事寫作、劇場工作與策展的耿一偉,獲頒德國2023歌德獎章,「歌德獎章」是德國對外文化政策最重要的國家級獎章,用以表彰在國際文化交流或德語教學方面有傑出貢獻的公眾人物,由全球各地的歌德學院及德國外交單位遴選及辦理,自1955年開辦至今,已授予來自全球逾70國300多位獲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