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前隨手捏」,輕鬆分辨鐵鋁罐!
2018年臺灣的廢容器回收量已達50.1萬公噸,相當於10萬輛垃圾車的重量,每月金屬容器回收量平均約為400萬公斤,整體回收率達53.26%,金屬容器這類具有高度的再生利用價值的回收容器,在丟棄前完成清潔及分類,即能為循環經濟踏出第一步。
美感教育決定台灣的文化和市容,是會讓我們感到驕傲光榮,還是無地自容?
年輕一代的國際觀和觀念也越來越開放,有更多的台灣學子出國學習不同的學術專業和觀點,我們還有有甚麼藉口可以解釋現在原地踏步的城市美學?
Dr.R拿了回收廢金屬容器竟然是要!?
廢金屬容器回收後,經過專業回收廠處理後,還可以熔成鐵水、鋁水,幾乎百分之百再製成資源化產品繼續使用,降低原物料開採的需求,開創綠色循環經濟的產業模式,讓環境資源永生不息!
我們還需要多少本旅行書,才能發現自己的國家如此美麗
旅行很難,除非你能放寬心去感受異地的獨特;旅行很難,除非你能認識自己的文化。台灣的美麗是生活出來的,我們真正該感到「不好意思」的是,認為自己的生活粗俗、野蠻,卻要讓外國人來點醒,真正該「自卑」的是,還需要多少本旅行書,我們才能了解台灣原來美麗。
3萬美金創業、晉身市值70億獨角獸:Ubiquiti Inc. 企業文化大解密
設立短短六年便上市,以硬體起家並成為IT產業中一匹黑馬的Ubiquiti Inc.,其企業文化和傳統網通公司有何差別?與台灣的IT產業又有什麼樣的淵源?
史上最成功的群眾募資音樂人:資本主義讓我們忘了如何提出「請求」,那是實現愛與信任的重要時刻
人類的歷史已經告訴我們,當我們願意成為脆弱的個體並和別人一起努力,而不是覺得我們得要事事都自己完成,如此我們就會產生愛、家庭和人際關係連結。
讓孩子長出他們最獨特的模樣—常春藤名校教授三寶媽,許雅寧的快樂教養術
哥倫比亞大學雙語教育博士、同時也是三個孩子母親的親子作家許雅寧,認為唯有快樂的學習才是有效的學習。身為父母該怎麼提供好的工具與環境,讓孩子自然而然擁抱學習?
史上最成功的群眾募資音樂人:資本主義讓我們忘了如何提出「請求」,那是實現愛與信任的重要時刻
人類的歷史已經告訴我們,當我們願意成為脆弱的個體並和別人一起努力,而不是覺得我們得要事事都自己完成,如此我們就會產生愛、家庭和人際關係連結。
【動畫】改善刷牙流血,你的漱口水選對了嗎?
刷牙流血是因為牙菌斑滋生造成牙齦問題,而使用漱口水雖然口腔清新,但不等於有效清潔牙菌斑。牙周適牙齦專業護理漱口水的「穿透式除菌」效果,能滲入牙菌斑內部,打擊牙刷清潔不到的死角。
為福爾摩莎演奏的聲音,浪漫主義鋼琴詩人——蕭泰然
蕭泰然一九六三年畢業於師大音樂系,是極具才華的鋼琴家。所以如同許常惠的說法,蕭邦是蕭泰然「心目中的神」。之後,蕭泰然因家中出事,到美國去避風頭,陰錯陽差經歷當年蕭邦被迫離開祖國類似的遭遇。
台灣綠色能源時代來臨,解析風電發展3大關鍵要素
在能源取得不易的台灣,風力發電更是目前政府積極發展的發電方式之一。如今離岸風電三大關鍵因素:「投資商機」、「人才就業」及「技轉國產化」皆已到位,只待時間發酵。
DJ Mykal a.k.a.林哲儀:成為樂評、DJ或是唱片行老闆,分享喜歡的音樂是我的唯一動機
攤開林哲儀的音樂之路,上面踏滿無數自我鍛鍊留下的腳印,說明著他如何從樂迷成長為一個受大眾信賴的Taste Maker。
DJ Mykal a.k.a.林哲儀:成為樂評、DJ或是唱片行老闆,分享喜歡的音樂是我的唯一動機
攤開林哲儀的音樂之路,上面踏滿無數自我鍛鍊留下的腳印,說明著他如何從樂迷成長為一個受大眾信賴的Taste Maker。
大學生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蹲點台灣,用行動與創意服務偏鄉與部落
「蹲點‧台灣」活動由中華電信基金會和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共同主辦,至今第十一年,每年邀請大學青年以15至20天期間,至台灣鄉鎮、部落蹲點進行「一手服務、一手記錄」,至今已有超過40校80系500多位大學生投入,為自己也為全台70多個鄉鎮角落帶來改變的契機。
北市圖書館借閱排行榜出爐 文學類TOP20有9本都是「他」的書
北市圖推廣課課長高詠茹高詠茹認為,《解憂雜貨店》和《被討厭的勇氣》兩書人氣之以居高不下,可能和台北人壓力大,需要紓解情緒有關。
片子舊、沒紙牌屋?Netflix來台說明,原來是這些原因...
弗里德蘭說,Netflix未來要提供全球化影音娛樂,勢必要解決版權問題,最好方法就是製作原創內容。Netflix今年計畫75部原創影集,包含全新企劃,也有續集故事,另外還有長片、紀錄片、兒童影片和喜劇等類型。
核能問題大全:重新解放被壟斷的話語權(中)
缺電和空污兩大支持核電的理由其實並不充分。透過能源配比改善空污問題,關鍵不是單位發電方式上的兩相比較,而是整體供電配比的加總。
《文化政策觀察》在德國,幾乎沒有一座「不受歡迎」的國立劇院
在德國,多數民眾長年熱衷地支持(消費)著自己居住地的劇院,購買季票,觀賞每一檔製作。像足球賽事般,偏好熱血運動的人,走進球場看球賽,替自己的隊伍加油打氣。
《文化政策觀察》在德國,幾乎沒有一座「不受歡迎」的國立劇院
在德國,多數民眾長年熱衷地支持(消費)著自己居住地的劇院,購買季票,觀賞每一檔製作。像足球賽事般,偏好熱血運動的人,走進球場看球賽,替自己的隊伍加油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