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8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專訪】洪震宇:不只是下鄉的說書人,「精準提問」才能挖掘出好故事 「大家都喜歡說故事、聽故事,這是一種趨勢。事實上。人人有故事,只要我們懂得如何組裝自己的經驗。」洪震宇曾受邀教人力資源部門的從業人員撰寫文案、徵得合適的人才,也教企業、出版社、劇團內部人員如何運用說故事的能力,即便下了舞台,仍能生動上演、達到目的。 洪震宇 記者 More... 天下雜誌 GQ 採訪寫作 319鄉向前行 農民曆 樂活國民曆 旅人的食材曆 田野調查 風土餐桌小旅行 風土經濟學 地方創生 風土創業學 精準提問 精準寫作 機會效應 說故事 風土設計 2022/08/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台灣實習生打敗數千人擠進道奇:與執行副總裁成為朋友、學習豪門球隊經營之道 在道奇隊的實習計畫裡,實習生每週都有機會與各部門主管座談,上至球團總裁、球隊總教練都會抽空與實習生一起吃午餐,張翔也是藉此機會,主動與道奇的執行副總裁兼行銷長建立關係,並在一次座談之後,獲得對方答應成為自己非正式的實習導師。 道奇隊 美國職棒 More... MLB 張翔 實習 大聯盟 2022/08/15 | 方格子vocus 如何觀察你的公司和老闆是否真正把「人才是企業最大的資產」當一回事? 未來的工作型態,恐怕不再是像現在那樣每人都在定點打卡上下班,但很多老闆卻不樂意轉換自己的舊思維,也造成企業大缺工、留才不易的問題。 異地工作 慣老闆 More... 缺工 留才 人資 人才 2022/08/15 | 精選書摘 《克服倦怠》:當不斷努力總是被打回原點,其實「不處理」也是一種處理 如果你在最心煩意亂的當下,無法區分什麼是事實,什麼是過度擔憂。那麼就把內心的「全部」都放空。其實,人並不需要在內心完全清空達到「淨心」,人可以先讓自己藉由內心「靜心」,把內在雜音全部刪除。 克服倦怠 彭孟嫻 More... 過度推敲 職場關係 工作壓力 負面情緒 無力感 靜心 淨心 2022/08/15 | 精選書摘 稻盛和夫《工作的方法》:要做好一件工作,就必須消除工作和自己之間的距離 只要我們對待每一個產品都像是自己親生小孩一般,滿懷關愛之情仔細觀察,我相信一定可以獲得引導我們解決問題或提高良率的線索。 工作的方法 稻盛和夫 More... 工作動力 產品開發 京瓷 雙層蛇管 產品的哭聲 製造現場 良率 2022/08/16 | 方格子vocus 每到一個新職場就像開啟一場遊戲:先弄清楚規則,趕緊找到你的key man 每到一個新的環境,都像是開啟一場遊戲一樣。先弄清楚遊戲規則,包括會被獎勵、懲罰或是不被允許的事情有哪些?在遊戲裡那些厲害的角色(受到肯定或是尊敬的人物)都具備什麼樣的特質與能力?以及組織決策做成,通常會包含哪一些角色? 職場 工作 More... 人際動力 組織 團隊 角色 2022/08/16 | 精選書摘 《好決策背後的潛思考》:動腦會議往往產生反效果,人在獨處時,想到的新點子通常比在團體時來得多 在經過團體的腦力激盪後,許多人會誤把別人的點子當成自己的,在會後感覺更安心。此外,如果問題不容易解決,大家都心知肚明,這樣每個人都覺得好過些。相對地,獨力工作時萬一沒有進展,會明顯讓人痛苦。內在經濟學思維的聲音沒有被淹沒。你無法否認自己沒有生產力的事實,然而你別無藉口。 好決策背後的潛思考 Tyler Cowen More... 自欺 錯覺 寫作 購物 日常支出 動腦會議 集體生產力 獨立工作 腦力激盪 預期效用理論 掌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