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7 | 《思想坦克》 中國困惑(下):為什麼「普世價值」不只是西方價值? 為什麼過去一度被部分中國人民追求的自由、人權、民主等價值——不管稱它們是「普世價值」、「西方價值」或「核心價值」等——今天,新世代的中國人民卻放棄追求它們?這個問題我稱為「中國困惑」。 普世價值 西方霸權 More... 文化特殊性 人權 文化相對主義 2021/01/12 | 自由清道夫 中共極力推崇「秦王大一統」,洗腦小粉紅動不動就「留島不留人」 《孟子》有云:「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但是中國歷史有時卻完全相反,殺人者,人恒愛之;虐民者,民恒敬之。 秦朝 秦始皇 More... 毛澤東 毛誕節 蔡洋 反日游行 大國崛起 民族復興 成功學 大一統 中國異言專欄 2020/09/10 | TNL 編輯 習近平一句「全國人民為熱乾麵加油」,登上熱搜的「熱乾麵」是什麼意思? 中國8日舉行疫情表彰大會,不過外界認為是為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歌功頌德,「用慶功掩蓋責任」。 熱乾麵 習近平 More... 疫情表彰大會 中國 武漢肺炎 武漢 李文亮 鐘南山 陳薇 2020/06/15 | 精選書摘 《不存在的3億人》:這本書要寫的,是一群與「爆買」無緣的中國人的故事 據說最近爆買的趨勢暫緩,訪日中國人的消費從「財貨」轉移成「服務」。不過看我那群朋友最近的樣子,他們不僅無力消費「服務」,甚至連爆買的邊都沾不上。換句話說,在日本人認知中的「中國人」印象中,農民工從未存在過。 不存在的3億人 中國 More... 農民工 山田泰司 北京奧運 上海世博 貧富差距 2021/09/26 | 方格子vocus 一款看似清雅閒散的遊戲《江南百景圖》,為何引發震嚇全中國遊戲業的自我整肅風暴? 難道中共真的害怕一群被剁掉命根,轉化為美少女的中國偉人嗎?不,他們真正害怕的是「易讀的歷史」。 整改 遊戲 More... 手遊 江南百景圖 性轉 竄改歷史 中共 2020/02/05 | 德國之聲 封城前幾分鐘,她與丈夫逃出病毒肆虐的武漢 許多人因新冠病毒持續傳播將自己鎖在家中。而那些前往武漢地區並在封城前設法逃脫的人則受到密切監視。逃出武漢的受訪者告訴德國之聲她的親身經歷。 武漢肺炎 武漢封城 More... 疫情 隔離 2021/05/10 | 多維TW 習近平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中共「二十大」人事布局呼之欲出 2022年中共二十大的人事安排會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儘管如此,總有一些「特殊安排」會提前鋪陳,尤其作為中共全黨權力核心的25位中央政治局委員人選,將意味外界多能提前嗅出一些氣息。 二十大 政治局 More... 接班 人大 習近平 共產黨 2021/01/19 |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杭州企業發放「智慧坐墊」給員工,竟被人資監控「為何不在工位上?」 杭州荷博物聯公司在11月為每個員工安設了一批坐墊。然而,有一天公司人資卻對她說,「為什麼每天上午10點到10點半都不在工位,小心老闆扣你獎金哦!」 中國 智慧坐墊 More... 監控 數據 2020/04/04 | 德國之聲 中國外交:回不去的「韜光養晦」 從「韜光養晦」到「戰狼外交」,中國是否已經拋棄了鄧小平的外交路線?習近平的新時代外交要向何處去? 中共 外交 More... 韜光養晦 鄧小平 門羅主義 孤立主義 全球化 習近平 2021/08/01 | 精選書摘 馮客《毛澤東的大饑荒》:在集體化的衝擊下,傳統社會對性的禁忌被打破,強姦像傳染病般蔓延 過去西方世界談論二十世紀獨裁政權帶來的災難,多半聚焦希特勒與史達林,《毛澤東的大饑荒》一書則讓許多西方讀者警覺,當代中國也曾發生過這麼一段悲劇般的歷史。 毛澤東的大饑荒 中國浩劫史 More... 當代中國史學家馮客三部曲 Frank Dikötter 馮客 大躍進 婦女 老人 性侵害 性交易 人民公社 2019/11/17 | Louis Lo 「我們要針鋒相對、毫不留情」新疆再教育營文件流出,罕見揭露中共高層是怎麼想的 《紐約時報》取得的403頁文件,揭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等高層指示,促成再教育營建設。即使對外使用職業訓練名目,政府內部仍坦承拘留計畫拆散家庭,且有擔心適得其反的官員勇於抵抗。 新疆 再教育營 More... 維吾爾人 思想教育 中共 2021/03/09 | 自由清道夫 「反美鬥士」陳平在美國大魚大肉,還要糟蹋公眾的耳朵和眼睛? 在中國,你如果悶聲發大財,沒有人管你;你仗著自己的權勢海吃胡喝,也沒人敢管你;但是你總要注意些自己的吃相和社會觀感吧?就算不想收斂,遮一下總可以吧?沒必要大魚大肉之後,還用一些屎尿來噁心人吧? 反美鬥士 陳平 More... 胡錫進 墨茶 賈平凹 賈淺淺 屎尿效應 拼爹 悶聲發大財 中國異言專欄 2020/09/12 | 黎蝸藤 迎合中國使出「時空大挪移」,迪士尼將《花木蘭》從鮮卑人改成漢人 《花木蘭》整個改動的結果就是把「鮮卑國家之間的鮮卑人的內部戰爭」的故事改寫為「漢人國家的漢人抵抗外族」 ,再演繹為「中國人抵抗外族侵略」的民族主義敘事。 迪士尼 花木蘭 More... 民族主義 劉亦菲 新疆 鮮卑人 漢人 東胡 蒙古語族 中國 2020/02/10 | TNL 編輯 一場新加坡國際會議後,英、法、西班牙等六國出現「武漢肺炎」確診病例 2003年SARS危機時,廣州中山大學退休教授劉劍倫赴香港求醫,入住酒店期間汙染設施,引發近20名房客感染SARS,並將病毒擴散至世界各國。1月下旬在新加坡的一場商業會議,截至目前為止似乎出現類似的傳播模式。 武漢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 More... 2019新型冠狀病毒 國際會議 跨國移動 群聚感染 法國 英國 新加坡 病毒 確診病例 2021/01/04 | 張宇韶 習近平健康堪憂?回顧蘇共與中共黨史,領導人病危與逝世會發生什麼事? 習近平病危開刀的傳聞固然是謠言,但很難排除這也是中南海「引蛇出洞」的手法,看看在消息擴散時,是否有人蠢蠢欲動進行串聯部署或妄議中央,等事態明朗後再來秋後算賬。 中國 習近平 More... 身體健康 中共 極權國家 領導人 毛澤東 中國兩會 李克強 蘇聯 蘇共 蘇聯解體 中共政權 習近平南巡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2022/08/11 | 德國之聲 中國嚴格清零讓女性生育率也「清零」?「我們是最後一代」引發年輕世代強烈共鳴 中國多地疫情連爆之際,中國仍堅持「清零」。《路透社》分析指出,這項防疫政策正讓越來越多的女性不想生孩子——因為她們無法承受「清零」凌駕一切之上所帶來的惶恐與不安。這對中國前景黯淡的生育率預料將是又一打擊。 中國 疫情 More... 出生率 封城 人口成長 清零 2021/10/12 | 德國之聲 中國沒有金融系統,恆大很難成為第二個雷曼兄弟 中國恆大搖搖欲墜,不少人擔心這會導致類似「雷曼兄弟倒閉」所引發的系統性金融崩潰。但中國金融問題專家賀江兵認為,這種看法完全錯誤,「如同擔憂小學生患上博士後各種綜合症。」 恆大 中國 More... 中共 金融體系 雷曼兄弟 破產 房地產 資金 債務 貸款 次貸風暴 2020/03/22 | 德國之聲 一個美國人在北京:機場防疫手續,連中國人都不太知道 從週末開始,所有從境外進入北京的旅行者都要被強制隔離14天。美國人甘傑克向德國之聲講述了自己日前到達北京後的所見所聞和被隔離的經歷。 武漢肺炎 中國 More... 防疫 隔離 檢疫 出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