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性別


2023/11/29 | G點電視

中國大陸同運人:壓抑下微小努力,性小眾如何一步步走進公眾視野?

根據我在內地生活多年來看,年輕人對性小眾群體的包容度應該有50%左右,有很多年輕人都願意接受變裝文化等。四川省的成都市可以説是内地對LGBT最包容的一座城市,也是社會風氣最開放的一座城市。和長輩出櫃一直是個大難題,尤其是經歷過文革、嚴打等政治活動後的長輩,他們對性這方面非常忌諱,出櫃失敗后有些同志被送去拗直治療,或者直接和家裏斷了聯繫,更嚴重的選擇了自殺。

TNL+ 2023/11/28 | 金色烤布蕾

柯文哲說「男人上酒店是談公事」?公然宣揚「喝花酒文化」未見任何反思,實在是讓國際看笑話

柯文哲真正的問題並不在於「講話太直接」或「失言」,而是他身為代表台灣的總統候選人,卻在國際上呼籲終止經濟控制型態家庭暴力的日子,公然地宣揚並合理化充斥著性別支配關係的喝花酒文化,且未有任何反思或批判,實在是讓國際看笑話。

2023/03/03 | 廣編企劃

不計回報的默默耕耘者,與《HERSHEY’S 好時》 一起看見她和她的故事

順應「38國際婦女節」《HERSHEY’S好時》推出四位傑出女性的特殊包裝和她們的故事,從中帶領大家關懷島上的植物(樹醫師詹鳳春),島上的動物(黑熊研究者黃美秀),環繞全島的海洋(海洋倡議家張卉君),以及在島上生活的人們(棒球女主審劉柏君)的大小事,期許她們所堅信的希望,守護,熱情與改變,能在你我日常裡的每一天持續、不斷地播下溫暖正面的種子。

2023/11/26 | 黃靖芸律師

性騷擾並不是只有發生在異性之間,就算不是碰觸隱私處仍有可能觸法

其實不只是胸部、臀部這些大家都明顯知道不可以去任意觸碰的私密部位,基本上只要在一般社交活動中不會去觸碰的隱私部位,若是在違反他人意願或是趁其不備時去觸碰,都有很大的可能會變成是性騷擾的行為。甚至,也曾有判決認定頸部後方也算是個人的隱私部位。

TNL+ 2023/11/25 | 金色烤布蕾

「國際終止對女人施暴日」:反思「針對女人基於性別的暴力」案例、制度與社會結構

或許會有人問說,對任何性別的人進行施暴或謀殺都不對,甚至在某些情況下,男人也可能更容易受暴,為何只有對女人施暴需要特別設立一個節日?然而,真正的問題在於,女人為何受暴,跟女人如何受暴,以及這些暴力進一步對微觀或宏觀的性別關係造成了什麼影響。

2023/03/01 | 廣編企劃

專訪谷慕慕®️:看見多元選擇、探索與身體的關係,一起和月經好好相處

經歷女性主義運動、同性婚姻合法化等議題洗禮,臺灣社會性別意識普遍抬頭,但在無意識間,許多人仍以特別的眼光看待月經。從幾十年前躲躲閃閃、避而不談,到如今能夠低聲討論,雖然看似有所進展,但谷慕慕®️創辦人陳苑伊與史文妃仍覺得還有一起努力的空間。

2023/11/22 | 讀者投書

台灣同志文學史該怎麼書寫?我要轉向西方,借用東尼賈德的史學方法

今日我們在台灣的學院中,亦複製著歐美學院的身分政治,在著書立言因其身分本質,而顯得權威,這正是賈德所提出的危險性:本質、隔離與排他。

2023/11/22 | 《思想坦克》

女性主義視角下的代孕制度法制化:利他代孕與商業代孕,各需解決哪些倫理爭議?

女性主義訴求杜絕剝削和販運,或是破除傳宗接代壓力,同時也必須考慮到實際上的複雜情況。志願代孕者未必是全然出自經濟拮据因素,也可能是出自想要幫助自己的家庭或好友,若希望解決代孕制度可能帶來的隱憂,真正需要的未必是不同立場之間的對抗和角力,而是好好進行對話和審議。

2022/11/22 | 廣編企劃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當台灣早產兒比例越來越高,讓我們一起接住早到的愛!早產寶寶生育照護經驗談

當寶寶在懷孕37週前出生,就是所謂的「早產兒」,不僅體型嬌小、器官發育不夠成熟,身體還可能會有一些潛在問題。究竟早產兒該如何養育及照顧呢?家中不同角色的成員們,可以擔負起什麼樣不同的照護責任呢?

2023/11/2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家庭暴力防治法》修正案三讀通過:禁止散布被害人性影像、網路平台未移除最重罰60萬

立法院今天三讀通過《家庭暴力防治法》修正案,重點包括散布被害人性影像納保護令、同性婚姻者的親屬納保護對象、強化未同居親密關係暴力保護、增童年遭受家暴的成年被害人保護措施等。婦女救援基金會指出,這次修法納入保護令款項後,讓性影像不會在第一時間外流出去或持續被散布,終於完成預防數位性暴力最後一個重要相關法案

2023/11/21 | G點電視

香港男性性工作者工作導賞:深度對談與示範,一探心路歷程

「邪骨」這個詞語,在現在的語境中,無疑予人一種政治不正確的觀感。但無可否認,那是師傅和客人之間最曖昧同時最自由的部分——雖不應該成為一種默許,卻可以成為一種雙方達成共識之後的默契。甜品的甜度,應是由師傅自由控制的。

2022/08/16 | 廣編企劃

Photoshop大師講堂:拍出陳珊妮、唐鳳靈魂的獨特,專訪酷兒攝影師登曼波如何創作出獨特的風格影像

從現場美術出身的登曼波,擅長融合酷兒文化,營造出充滿故事性的影像風格。是怎麼樣的養分塑造出他現在的獨特色彩,讓他能夠找到被拍攝者不為人知的角度?他又如何透過Photoshop去實現獨樹一幟的細節?

2023/11/21 | G點電視

尋覓BDSM群體容身之所,門的另一端:「走進社區的BDSM空間」活動後記

所謂BDSM,借用維基百科的定義,是與「虐戀」相關的人類性行為模式,主要的次群體有三個:綁縛與調教(Bondage & Discipline;BD),支配與臣服(Dominance & Submission;DS),施虐與受虐(Sadism & Masochism;SM)。在工作坊中,三位嘉賓亦是如此簡介BDSM的意涵,同時分享了在香港進行這種性行為模式的空間發展史。在香港這個寸金尺土的地方,要找一個專為BDSM愛好者而設的空間並不容易。而活動其中兩位嘉賓在近年開始經營自己的BDSM空間之前,香港有很長一段時間也只有一個專門為BDSM愛好者租借活動場地的地方,經常「一室難求」。

2023/11/19 | 精選書摘

《佩吉男孩》:我從來就不是女孩,也不可能成為女人,那該怎麼辦?

過去,他是一名「女演員」,被好萊塢的標準禁錮,深陷追尋夢想與隱藏自我之間的掙扎……但佩吉持續拼湊完整的自己,誠實面對心之所向,33歲,他終於宣布自己是跨性別者,發出真正的聲音。

2022/07/26 | Becoming Aces 未來大人物

108課綱首屆高中生不只玩IG和抖音,還會組團解決社會問題!

108課綱首屆高中生今年畢業了,很多人在質疑談了那麼多素養教育、推了那麼久的自主學習,到底有沒有用?或許觀察這場集結了116隊、來自台灣各縣市、甚至還有越南胡志明市跨海參賽,將近500位中學生報名的「Social Designer 2022 中學生社會設計個案挑戰賽」中,能看到一絲希望。

2023/11/17 | 精選書摘

《大叔之牆》:身為政治記者遇到性騷擾的經驗中,有一件事讓我始終難以忘懷

那個人是已經過世的大老議員,很愛碰別人的胸部。去了日本料理店,就會伸進服務生的和服吃豆腐的那種人。有一次,我偶然坐在他隔壁,他開玩笑地將手伸過來,說:「可以摸摸佐藤小姐的胸部吧?」那時候我回答:「你稍微碰到一點我就會寫出來喔!」,聽到這句話,他像是觸電一樣,馬上把手縮回去。那時,我深刻地感受到文字強大的力量,此外,堅定的態度也很重要。

TNL+ 2023/11/17 | 胡芩

限制女性空服員只能穿著裙裝是「性別歧視」嗎?我詢問了五位國籍航空空服員的看法

假設女性空服員從小就有個空姐夢,她們想像中未來的自己,大概率也是穿著裙裝的吧?對他們而言航空公司的服裝要求是性別歧視嗎?由於此好奇,我詢問了五位國籍空服員的看法。

2022/03/30 | 關鍵特務

【專訪】為什麼不可以色色?SWAG執行長Sam大聲說:「我要做出台灣成人界典範」

SWAG平台上有超過千名內容創作者,尖峰時段也創下萬名網友同時在線觀看直播。SWAG不只是滿足成人慾望的遐想之地,也是讓創作者盡情發揮自身優勢的造夢園地。本文專訪在幕後運籌帷幄的執行長Sam Liu,一窺情慾天堂的背後,猶有理想。

2023/11/16 | 勵馨基金會

本土陰道故事舞台劇《拾蒂》:將傷痛剪碎拼貼出新生之花,走上舞台的是我、也是你

不只是取材於服務對象的真實經驗,本土舞台劇《拾蒂》的另一大特色,在於演員多以素人為主,甚至可能是曾受到歧視或暴力的「倖存者」,卻以親身演出,重現創傷經歷與煎熬心境,讓觀眾看見暴力是如何劇烈劃傷生命,以及在傷痕的縫隙中所透出的療癒與盼望。

2023/11/15 | 蕭如芯

墨西哥首位非二元性別法官被發現死亡,LGBTQ+群上街抗議檢方倉促排除性別仇恨犯罪

巴埃納的死令多元性別人士深感悲痛,因為不滿檢方調查倉促並排除他殺,墨西哥各地LGBTQ+群體13日晚間發起抗議活動,呼籲政府應考量性別仇恨因素,進行公正調查。據統計,2018年至2022年,已發生453起針對多元性別群體的謀殺案,其中跨性別人士最容易遇害。

2021/11/11 | 廣編企劃

暴力零容忍:別用控制慾望,摧毀你的親密伴侶

在法令政策推動下,台灣性別平權普遍受到重視,但在層出不窮的社會事件中,如近 30 年前的鄧如雯殺夫案,到近日前空姐縱火燒夫案件,我們依然可以想像,精神暴力會如何讓家庭關係演變為「互相傷害」的暴力局面。

2023/11/13 | 《思想坦克》

男性主宰的父權資本社會:女性別無選擇,只能為家庭犧牲自己

朋友委屈地說,「願意用媽媽的公司不多,沒辦法」時,她其實是無力地將女性集體在當代社會遭受的歧視,簡單化約成商業價值下的雇員決。如果公司更願意給新手媽媽平等的面試機會,可以實質上減輕女性負擔,但是現代女性被迫面對的困境,規模與嚴重性遠遠大過公司不願意錄用新手媽媽,而是時至今日,這個由男性主宰的父權結構與資本主義社會,仍在理所當然地逼迫女性A、B兩面來回付出,才是待解決的核心問題。

2021/06/15 | 廣編企劃

「被摸一下又不會怎樣」兒少性侵,往往來自沈默與社會不明白的譴責

性侵害像是一道深深地割在倖存者身上的傷口,隨著時間、生命經驗的增加,傷口只會不斷地流出組織液,最終形成難以遮掩的疤痕。衛福部保護司統計顯示約有 6 成的受害者為 18 歲以下的兒童及少年。

2023/11/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專訪】《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編劇吳瑾蓉:希望觀眾在故事中找到愛的多重可能

談及電影主軸為何不是同志戀情,而是家人情感,編劇吳瑾蓉說,愛情只是電影類型的其中一種,關於「愛」,「我覺得可以講更多」。透過將親情、性別、環保等現代人可能面臨的議題納入故事,吳瑾蓉希望觀眾觀影會心一笑的同時,也能擁有專屬自己的詮釋。對她來說,如何創作出同性或異性戀族群都能感動的電影,才是她寫這部劇本的關鍵。

TNL+ 2023/11/13 | 胡芩

代理孕母合法化爭議:有人自願「用懷孕自主來交換經濟自主」,不可以嗎?

我總覺得,相同的事情也有截然不同的看法。那些打著女性主義旗幟的人聲稱代理孕母是將子宮物化,但自願選擇成為代理孕母,也應該被視為女性主體性的實現。作為一個完整的人格,每個人都有權選擇和決定自己的身體和生殖權益,難道不包括決定自己是否願意擔任代理孕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