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30 |
《親愛的艾倫》:她哭著說:「 媽,我是同性戀。」這是我這輩子最震驚的一刻
我知道有些家長能夠坦然接受自己的兒女是同性戀,他們心態是平和的,甚至是開心的。但很遺憾的,我並不是那些家長中的一員。
2022/08/16 | Sponsored
Photoshop大師講堂:拍出陳珊妮、唐鳳靈魂的獨特,專訪酷兒攝影師登曼波如何創作出獨特的風格影像
從現場美術出身的登曼波,擅長融合酷兒文化,營造出充滿故事性的影像風格。是怎麼樣的養分塑造出他現在的獨特色彩,讓他能夠找到被拍攝者不為人知的角度?他又如何透過Photoshop去實現獨樹一幟的細節?
2019/06/19 |
《他為什麼這麼做?》:分辨你的男人以後會不會施虐的15項早期警訊
和恐怖情人交往得愈久,就愈難脫身。可惜的是,許多女人的看法卻恰恰相反。她們相信,喔,他有時確實有點嚇到我,但我想看看情況會不會惡化。如果真的惡化了,我就離開。然而要離開一個令妳害怕的人,遠比大部分的人想得還要複雜,而且一天比一天困難。
2019/06/19 |
《他為什麼這麼做?》:施虐者從哪學到這些行為?10個潛移默化的社會與文化管道
我們來看看社會如何影響男孩或年輕男性對虐待的態度。我舉的例子有些來自兒童導向的文化產物,例如童書和兒童電影,有些則來自成人文化。兒童藉著觀察成人的行為模式習得成人文化。而成人直接告訴兒童是非對錯也有潛移默化的效果。
2019/06/19 |
《經濟學人109個世界常識》:為什麼女性的收入仍遠低於男性?
與一般看法相反的是,雇主其實有做到男女同工同酬。薪酬差距的產生是由於女性從事低薪工作(如秘書和行政職位)的人數超過男性,男性在高階職位占了主導地位。
2019/06/12 |
陰性代名詞之必要:「妳」與「她」是仇女社會受壓迫者的榮美尊稱
在這樣仇女、陰柔貶抑且強暴文化橫行的社會中,是應該賦予女性、陰性與性暴力倖存者榮美的尊稱,象徵對這些受壓迫者們的身份認同、生命經歷、受壓迫處境與創傷給予正向肯定。
2019/06/12 |
化悲憤為起義:除了語言與肢體暴力,性少數面臨的多重壓迫
英國這對遭受暴力攻擊的女同志伴侶不但未落入暴力者(或是同性戀恐懼者)的下懷,他們更清楚意識到:如果這樣的壓迫經驗難以避免,受壓迫者就更該將化悲憤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