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健康


2023/07/12 | uho優活健康網

俗稱「皮蛇」的帶狀泡疹嚴重恐大小便失禁,疫苗有兩種該怎麼挑?

帶狀疱疹要如何預防呢?目前市面上有2種帶狀疱疹疫苗,一種是上市較久的「伏帶疹」,為活性減毒疫苗;另一種則是近期新上市的「欣剋疹」,為非活性基因重組疫苗。兩者可施打對象有所不同,病患該如何選擇呢?

2023/07/11 | 方格子vocus

好市多起司檢出含致癌物「環氧乙烷」:吃下肚會如何?其他國家怎麼規範?

環氧乙烷在食品處理和包裝過程中的使用應受到嚴格的控制和監管。目的是確保環氧乙烷的殘留量符合相關的法規和標準,以保護消費者的健康和安全。各國通常設定了相應的限制和監測要求,確保食品中環氧乙烷的殘留不超過安全限制。此外,食品業者也應該嚴格控制使用環氧乙烷的過程和量,以減少殘留風險。

2022/08/29 | TNL Marketing

唐氏症整合醫療照護研討會 醫療、社福專業齊聚 共促唐氏症者健康安全網

為了讓大眾對於唐氏症者健康照護狀況更加了解,亦期許未來能夠發展出更多元的唐氏症整合醫療照護模式及增加區域整合門診院所,「2022唐氏症整合醫療照護研討會」以唐氏症整合醫療及特色醫療為題,並分享整合門診運作時的經驗及唐氏症病況等資訊,冀望透過研討與交流,有機會將專業服務的觸角延伸至台灣南部及東部,以建構全國性完整的唐氏症整合醫療網絡。

2023/07/10 | 梁敏萱

【圖表】7月初高溫逼近最高紀錄,從歷史資料看爆熱的日子可能持續多久

7月份才進入第一週,台灣各地上週陸續出現高溫,部分地區最高溫更衝上38度,而7月7日高溫甚至已經接近2022年最高日均溫紀錄。透過中央氣象局台北觀測站紀錄,我們發現近年高溫天數的確逐漸攀升。這樣爆熱的日子,還可能持續多久呢?讓我們從歷史資料看看。

2023/07/10 | TNL 編輯

食用含致癌物乾酪不適經醫師確認,好市多將負擔醫療費用,消基會:賠償金不得低於2萬元

消基會也極力要求,好市多公司應即時亡羊補牢,迅速建立大型實驗室,對於食用商品,在出售前應做大規模的抽樣檢驗,並在安全無虞之下,再放行出售,避免食安事件再度發生。

2022/07/27 | 廣編企劃

抗疫時分,飲食危機更需注意!日常NG飲食調查,看你中了幾個陷阱?

TNL Research(關鍵議題研究中心)透過網路問卷進行疫情期間民眾飲食自評調查,為大家解析日常飲食習慣是真健康、還是隱藏健康危機。

2023/07/09 | 精選書摘

《全方位無瑕美肌養護小百科》:血液循環一旦變差,代謝就會下降使肌膚失去光澤

血流液循環不佳會使皮膚受到各種不同的影響。首先,營養會無法送達皮膚。體溫也會因而下降讓臉色變差,有時嘴唇或指甲的顏色還會變成紫色。再者,皮膚的新陳代謝也會變慢,造成老舊細胞的堆積,使得角質層變厚、肌膚變硬。

2023/07/09 | 精選書摘

《閉上眼之前,為自己按個讚》:就算是人生終點,我也要按照自己的方式走向它

黛博拉,一位平凡的老師,三十五歲確診罹患大腸癌第四期,醫生宣判無法治癒,活過五年的機率僅有八%。她極力想擺脫的癌症夢魘,變成她心心念念的志業。她被迫中斷教職,但骨子裡的教師魂,讓她轉而透過專欄、部落格、podcast、社群平台提高大眾對於大腸癌的意識。更讓人為之動容的,是她在抗癌過程中所傳遞的「不認輸的希望」。

2022/07/20 | Becoming Aces 未來大人物

【未來巴士】出發永續旅遊給自己一個到基隆當島主的機會,島嶼生活節熱鬧登場

搭上「未來巴士」,遇見改變未來的年輕人! 原本不是大海的孩子,卻在籌辦「島嶼生活節」後愛上基隆,未來大人物陳靜亭─小麥邀請大家一起在暑夏勇闖最近的小島,給自己一個當島主的機會。

2023/07/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好市多起司檢出含致癌物環氧乙烷,主動聯絡1300名會員辦退貨,食藥署:最重可罰2億元

這並非首次有進口產品被檢出環氧乙烷,去年哈根達斯使用的香草精受污染被驗出含環氧乙烷,包括法國、比利時、台灣等多個國家發布回收警訊;今年4月台北市衛生局則公布「檳城阿來白咖哩麵」及「Indomie特色雞肉風味湯麵」檢出殘留環氧乙烷。

2023/07/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李玟憂鬱症辭世,醫師:提早就醫勿中斷治療避免憾事,別對病患說「加油」或「不要想太多」

面對憂鬱症患者占自殺死者如此高比例,張家銘說,生前被診斷有憂鬱症的人數卻往往不到3成,很多人都未曾就醫,隨著症狀越來越嚴重,最後結束生命;值得一提的是,台灣憂鬱症治療甚至一直存在一種現象,就是很多患者會提早放棄、中斷治療,導致惡化、復發。

2022/07/20 | 廣編企劃

每一次消費都是改變世界的選擇!聯邦綠卡教你做「五件小事」就能支持永續生活圈

為了地球資源的永續利用,永續消費理念早已是全球主流。要改變世界其實一點都不難,只要透過你每一次的消費選擇,或是申辦一張聯邦綠卡,就能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並且獲得綠色消費10%超高回饋。怎麼選,都環保。

2023/07/0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北部和東部出現38度高溫,酷熱將持續到週末,國健署提醒應注意「熱傷害2大徵兆」

受太平洋高壓影響,北北基花東從明天開始到週末,預估氣溫將達38度以上,而午後則可能遇上雷陣雨。面對高溫酷熱的天氣,應特別注意熱傷害,未成年人因熱傷害就診的人數也持續攀升,國健署建議,若突然出現疲倦、活動力減退2大徵兆,應速離高溫環境,此外也可以穿著輕便透氣的衣服、注意遮陽和防曬,並多喝水預防熱傷害。

2023/07/06 | Nuli APP

夏日減脂五大迷思:不能吃碳水、少量多餐、多做有氧,這些觀念正確嗎?

早些年曾經流行過雨衣慢跑減肥法、保鮮膜減肥法,透過不透氣的材質包裹住肌膚,使身體開始排汗,這樣的方法有效嗎?有些人會認為,多做有氧運動可以加快脂肪的燃燒,達到更佳的減重效果,但其實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礎代謝率會是更佳的解決辦法。

2022/07/19 | 廣編企劃

為什麼該替孩子選擇有機棉?營養師高敏敏「3招」挑對敏感肌衣物,毒物不殘留

穿在孩子身上的衣服,除了品牌、版型、舒適度以外,別忘了注意染料及材質,尤其是敏感肌膚型的孩子,往往對於透氣性和有毒化學物質特別敏感。到底該如何挑選,才能好穿、時尚又親膚不致敏呢?

2023/07/01 | 照護線上

把握五重點減重不復胖:選對食物比飲食限制重要,可從「反轉便當盒」開始

愈來愈多的研究也證明肥胖是種疾病,會帶來更多的慢性病、癌症、失智等問題。因此不管是為了健康,抑或為了面子,許多人不停落在「減重→復重」的惡性循環裡。究竟要怎樣做到良好的體重控制,有幾點你需要先了解......

2023/06/30 | Becoming Aces 未來大人物

【未來大人物】一本「可以吃」的雜誌:蔣沛妍用《東台灣食通信》吃出農人的哲學之道 

來自台北的蔣沛妍漂浪流轉各式百工後,停留下宜蘭最南端的小鄉村南澳。創刊《東台灣食通信》雜誌,挖掘與陪伴東海岸的農友,期盼透過「可以讀、也可以吃」的食材情報誌,譜下台灣土地與島民味蕾能直接感動的進行曲。

2022/07/18 | 廣編企劃

【動畫】有些蔬果農藥洗不掉,你還放心給家人吃嗎?全台唯一百分百檢驗電商平台「無毒農」把關農藥殘留0死角

蔬果外觀看不到的「農藥殘留」問題,是最常見的食安危機之一,非常值得留意。「無毒農」是台灣唯一「全產品檢驗」的農產平台,用最嚴謹的態度與決心,為消費者把關平台上的農產品安全。

2023/06/30 | TNL 編輯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7月上路:醫院慢箋首次調劑需收取部分負擔,醫院急診將依層級別定額收費

健保署表示民眾到大型醫院急診,會依醫院層級別採定額方式收取;醫學中心調高為750元、區域醫院調高為400元,地區醫院和基層診所維持收取150元;中低收入者與身心障礙者於醫學中心收取550元、區域醫院300元、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150元。

2023/06/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路透社》:WHO旗下國際癌症研究中心7月將把「阿斯巴甜」列入可能致癌物

IARC過去對於不同物質的類似裁定曾引發消費者攝取的疑慮,而引發官司訴訟,製造商被迫改變成分,轉用其他替代品。IARC的評估也遭外界批評令人困惑。JECFA今(2023)年也將評估阿巴斯甜的使用,已於6月底開始開會討論,預定將和IARC在7月14日同一天宣布決定。

2022/07/13 | 廣編企劃

夏日限定!以香草入菜徘徊舌尖,友善地球的開胃美食

今年夏天,全家和社會企業芙彤園(Blueseeds)合作,使用台灣在地、以自然農法生產的香草,特製而成四款聯名夏季開胃美食,讓你在自己家旁邊就能幫地球還有小農一個忙,美味、環保、公益一次滿足。

2023/06/29 | 潮健康

夏天大啖冰品恐越吃越熱?配料怎麼選最能降低身體燥熱感?

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營養室主任蘇嘉華營養師表示,吃剉冰、冰淇淋時的降溫感受只是暫時的,並不能讓身體真正達到散熱的效果。蘇嘉華營養師表示,以冰淇淋為例,其由牛奶、奶油、糖等原料製成,含有不少脂肪,而食物中的脂肪、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質,會讓身體進行消化作用時,反而造成體溫上升、身體不容易散熱。

2023/06/29 | 優照護

自然老化跟「老年症候群」有什麼不同?老了容易跌倒不一定是「正常表現」

健康的長輩雖然身體功能仍會隨著年齡增加而下降,但在一般狀態下,自然的老化通常不至於影響個人執行日常生活的能力。然而,老年症候群便有所不同,台灣老年學暨醫學會對此病症定義,為多重因素的健康狀況發生在同一個老年人身上,累積效應造成多重器官系統功能受損,而導致個人較不容易應對的生理與心理挑戰。

2022/07/13 | 廣編企劃

【享受人生EP.5 】誰說降血糖只能靠飲食控制?新陳代謝科劉漢文醫師教你治療糖尿病不遲「胰」!

若要疾病康復,病人除了要有病識感,更要對致病原因有正確認識,才能接受精準的治療方式,糖尿病患者也不例外。藉由萬芳醫院新陳代謝科劉漢文醫師在《享受人生》Podcast裡的分享,將能幫助糖友更了解胰島素的重要性,及早使用將可獲得妥善治療!

2023/06/29 | NOW健康

眼睛乾澀又冒多顆針眼要注意,如何判斷乾眼症是屬於缺水型、缺油型?

乾眼症主要是淚液分泌不夠,或眼睛油脂分泌不健康,而不足以維持淚液在眼角膜上的穩定度,所造成的眼睛不適症狀。通常分為缺水型、缺油型及混合型3大類。臨床上患者常會主訴眼睛乾澀、易紅、易疲勞、時常視力模糊等現象,這時臨床醫師會以淚液測試及角膜螢光染色來做乾眼症的評估依據。

2023/06/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衛福部新制7月上路:100%純蜂才可標示為「蜂蜜」,健保門診藥品、急診應自行負擔費用調漲

衛生福利部昨天公布7月將實施攸關民眾權益的4項重大政策或措施,為蜂蜜正名的「包裝蜂蜜及其糖漿類產品標示規定」7月1日施行,重點包括100%純蜂蜜產品才可標示為「蜂蜜」、「100%蜂蜜」或「純蜂蜜」;含量不到60%者須標示蜂蜜口味或風味;一滴蜂蜜都沒加的糖漿禁標蜂蜜,都要如實標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