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人文


2023/07/26 | 杜晉軒

大馬僑生之死:60年前政大與僑委會拒透露葬身之地,50年後他決定尋找二哥死亡的真相

1963年7月26日,來自馬來亞檳城的政大新聞系僑生俞自鋒在台身亡,當時媒體報導稱「為情自殺」,政大與僑委會也拒絕向家屬透露埋葬地點。直至2012年家屬得到托夢,2013年才在台北市六張犁公墓尋獲墓地,這十年來,弟弟俞自海始終要求政大與僑委會還原真相和道歉,但依然不受重視。

2023/07/24 | Becoming Aces 未來大人物

【未來大人物進行式】王繼維:續成為生活實踐的人,就是理想中的大人物

生於高雄旗山,成立台青蕉樂團與團隊,用搖滾樂賣香蕉。王繼維用自然農法種香蕉,在旗山老街開立台青蕉香蕉創意工坊,推廣香蕉文創與社區小旅行,推廣老店老街老產業。並持續在生活實踐中找理想生活的價值。

2022/07/20 | Becoming Aces 未來大人物

【未來巴士】出發永續旅遊給自己一個到基隆當島主的機會,島嶼生活節熱鬧登場

搭上「未來巴士」,遇見改變未來的年輕人! 原本不是大海的孩子,卻在籌辦「島嶼生活節」後愛上基隆,未來大人物陳靜亭─小麥邀請大家一起在暑夏勇闖最近的小島,給自己一個當島主的機會。

2023/07/24 | Becoming Aces 未來大人物

好想讓更重要的聲音被聽見!未來大人物擴大徵選至8/10,參加5大心法

因為來自台灣各地的訊息、因為來自海外青年的懇求,我們聽到了。好想讓更重要的聲音被聽見,2023第7屆未來大人物徵選決定擴大徵選至8/10。你的努力不該被埋沒,快來加入我們。

2023/07/20 | 香港文學生活館

《尋常與作樂——哲學與文藝的25則思考》序:作為老師與作為學生的Roger

這本書收錄了Roger多年來寫過的文章,內容龐雜得誇張︰有哲學、文化研究、藝術評論、也有他個人求學與教學的逸事紀錄。當中有很多篇我早已讀過,現在連同新的文章重讀一遍,有幾篇印象特別深。

2022/07/08 | Becoming Aces 未來大人物

永續旅遊正潮,趕赴一場療癒沈浸式旅行,基隆島嶼生活節認識你我的大海

2015年聯合國宣布了「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包含17項核心目標,台灣也在2019年7月提出《台灣永續發展計畫》,以永續為名的行動包含永續城鄉、氣候行動、保育海洋生態、減緩氣候變遷等17項 SDGs 目標正是世界浪潮。跟隨SDGs浪潮,人人都能即刻開始行動的「永續旅行」風潮也席捲而來。

TNL+ 2023/07/19 | 留德趣談

香港人身分認同的掙扎,與「歐歐混血兒」共鳴

混血兒總有身分矛盾,歐歐混血兒雖然都是白人,沒有受到這麼多種族歧視,但不同國家的交集,總教他們從小思想自己是哪裡人。在父和母的家鄉,都感受到類同和格格不入之處。華人認識歐歐混血兒,與他們暢談這些國家的文化和風土人情,會教他們感動,也驚嘆我們對歐洲認識之深,知道各國之別。

2023/07/19 | Becoming Aces 未來大人物

【未來大人物醬油文藝復興3】雲林囝仔謝宜澂寫一封情書給醬油,也為家鄉倒一滴會甜的醍醐味

為什麼雲林一個小地方,卻有很多人特別爭相預約來吃飯?御鼎興醬油第三代製醬人謝宜澂,逃家兩次後,返鄉用心製醬,同時創辦了飛雀餐桌行動,用真心製醬也做菜。把對食物與植物的愛化於對雲林土地的行動,找到回家的路。

2022/06/13 | 廣編企劃

綠美圖上梁!台中水湳「中央公園特區」啟動,含金量更勝七期

隨著都市綠洲概念崛起,台中水湳經貿園區開發備受矚目,環擁「台中綠肺」美名的中央公園、齊列的普立茲克建築,由區內最高豪宅「豐邑 PARK ONE」引領房市,形塑全台最美的國際重劃區。

2023/07/19 | Becoming Aces 未來大人物

【未來大人物醬油文藝復興2】在雲林生活的100種理由,吃一場能讓人「回家」的餐桌計畫

「飛雀餐桌行動」是由御鼎興純手工柴燒醬油第三代謝宜澂主辦的一個以「全醬油蔬食餐桌」為號召的美食體驗。透過飛雀,饕客因為吃來到雲林、認識雲林。也透過餐桌行動,讓這群雲林的狂熱份子終於有了返鄉腳踩落地的100種理由。

2023/07/19 | Becoming Aces 未來大人物

【未來大人物醬油文藝復興1】醬油讓他離開、料理卻使人留下,謝宜澂用自煮文化跟故鄉雲林對話

謝宜澂是雲林西螺御鼎興純手工柴燒醬油第三代,曾兩次逃離家鄉想脫離醬油產業的桎梏。但他最終回到家鄉,通過推廣醬油料理來重新定位家族品牌,並成功打響了御鼎興醬油的名號。他在雲林推出「飛雀餐桌行動」計畫讓他在家鄉安穩落地,並將家族品牌提升到時尚顯學的地位。

2022/05/13 | 廣編企劃

【影音】整理數十萬張空拍影像,就像一場馬拉松: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數位典藏」計畫

「透過影像為環境發聲」是齊柏林畢生在做的事,也是看見・齊柏林基金會要接力做下去的事。打造一座把台灣存起來的影像資料庫,讓齊柏林留下的影像資產得以傳承世代,「數位典藏」計畫需要你我一同支持響應。

2023/07/18 | 精選書摘

陳鼓應《道家的人文精神》:全球視野下異質文化的對話——莊子與尼采、羅素的會通

人文精神始於先秦,道家思想對生命的關注,在在流露著社會關懷,以多元形態為生命找到最適合的路。本書分為「道家的社會關懷」和「老莊的人文思想」兩個主題,作者陳鼓應貫通中西方哲學的文化視野,將對時代的領悟,融入經典的詮釋中。從道家的哲學意義重新思索生命,以自然無為的核心思想,站在人文角度,深入老莊剖析對當代的啟示。

TNL+ 2023/07/18 | 留德趣談

牧師與香港、德國社會——追思袁天佑牧師

港人認識袁牧師,多是從2014年佔中事件開始,一直到2019年及以後他對社會議題的明確表態。大部分人都未必記得他教會的名字,只知道那家灣仔的紅磚教堂。而袁天佑的名字,亦因著港媒報導傳到台灣。

2022/03/15 | 廣編企劃

輔大廣告系第25屆畢展推出「無經驗小物」,畢展主題歌曲《空白履歷》非聽不可!

學界、業界都期待的輔大廣告系第25屆畢展,將在3月25日至3月27日於松山文創園區1號倉庫舉辦,告訴你『無經驗 可』,無經驗也「好適盒」。

2023/07/17 |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國族意義何在?國族作為一種想像

國族其實就好像金錢、法例等是人類的共同想像,我們想像自己跟成千上萬素不相識的人有一種連繫,而這類型的想像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可以把人們牢牢的團結起來。

2023/07/13 |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哈維爾與昆德拉筆戰:「布拉格之春」種下希望,還是自欺與逃避?

在「布拉格之春」結束不久,昆德拉便曾發表過一篇名為「捷克命運」的文章闡述其對「布拉格之春」的看法。但昆德拉在文章裡對「布拉格之春」的評價之高,卻引起了哈維爾的不滿。

2022/02/15 | 關鍵特務

獻給766萬暖世代的兩大投資關鍵字 安聯投信: 「永續」與「主動」

氣候行動是暖世代(16-40歲)認為最重要的永續目標,從歐盟到台灣,金融法規已經日趨完備,國內資產管理領導品牌安聯投信提醒,「永續」與「主動」已經成為接下來必須放在心上的投資關鍵字。

2023/07/13 | 精選書摘

《啟蒙的辯證》導讀:法蘭克福學派的奠基者,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哲學著作

對兩位作者而言,啟蒙的神話代表的是完全理性的危害。理性本身的工具性質被啟蒙的科學極度發揮,它成為生產其他一切工具的工具,完全目的導向。科學知識的本質其實是這種技術運作,它帶有將一切物化的傾向,又具有一種朝向破壞與毀滅的動力。

2023/07/10 | 精選書摘

《紫微攻略・紫微斗數新手村》:「疾厄宮」是古人用大數據統計出來的健康調查表

例如有個人天生肝比較差(本命盤),而在某個十年他會因為工作機會很多(大限官祿宮化權加擎羊,暗合疾厄宮),很拼命,所以導致肝不好,最後導致手指乾枯,眼神泛黃,皮膚泛黑,甚至是皮膚病或是肝病,這就是基本疾厄宮的判斷方式。

2021/12/24 | 廣編企劃

側記 2021 TCCF「創意內容大會」內容交易市場 (上):後疫情與串流時代劇集的「白努利原理」

文策院 TCCF(Taiwan Creative Content Fest)創意內容大會,透過內容交易市場與媒合推介會的媒合助力,各類「台灣元素」將繼續在作品的「市場性」與「創作初心」中堆疊拼砌、尋到平衡,在變幻多端的時代把「流量」換作是順風的「流速」,帶著與會者的各式原創內容,流向更多人的心中。

2023/07/10 | 精選書摘

《紫微攻略・紫微斗數新手村》:命盤的主體是解釋星曜,要靠推論而不是背誦

雖然背誦的學習方式看似讓我們很快地學會紫微斗數,只要背幾個簡單的解釋就可以馬上幫人看盤,而且也有點準確度,但是當你希望學會更多學理的時候,其實就會掉入背誦的地獄了,因為怎麼背都背不完。

2021/12/14 | 廣編企劃

文化內容工作者的升級練功場! 從文策學院(TAICCA School)到新創加速器,文策院如何扮演內容與資金的橋樑?

文化內容策進院(以下簡稱文策院)作為中介組織,致力於為臺灣的文化內容產業嫁接資金、橫向整合資源,希能協助產業產製出更多作品,活絡文化內容產業並建構健康的產業鏈與生態系。文策院有一項長期任務是人才培育,並已創設「文策學院」(TAICCA School)品牌,於2020年4月新冠肺炎疫情初發生時開始招生,為文化內容業界提供進修服務,究竟,文策學院所開設的課程有哪些?它跟一般的各類技術教學又有什麼不同?

2023/07/08 | 王偉雄

如何戒掉每晚飲酒壞習慣?試試「習慣替換」

我有臨睡飲酒的壞習慣,想戒掉很久了,卻一直不成功;雖然不是每天都飲,有時甚至連續幾個禮拜滴酒不沾,但每次總是重拾壞習慣,因為深夜不喝點酒不舒服。最近看了Charles Duhigg的《The Power of Habit》,書中建議了一個戒除壞習慣的方法,就是「習慣替換(habit replacement)」,即用好習慣代替壞習慣。我姑妄試之,竟奏奇效!

2023/07/07 |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哲學入門推薦——哲學家談倫理學七大威脅

Simon Blackburn的小書《倫理學》(Ethics: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用精煉的文字談論了眾多當代倫理學的重要議題,其中亦談及當代倫理學所面對的「七個威脅」。這些「威脅」亦是逼使我們去思考如何去做好人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