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8 | 讀者投書 歧視就是惡靈:湯英伸事件都過了35年,為何「死原住民」一詞仍在台灣社會陰魂不散? 從1987年的湯英伸之死到2022的「死原住民」跳樓事件,這兩個事件反映了台灣社會對原住民的深層歧視仍未消逝,作者以「定居者殖民主義」去理解這個現象,並表示解殖從來不該是原住民自己的事,因為原住民是被侵略者,但這個社會卻沒有身為掠奪者的罪惡感⋯⋯ 文化 定居者殖民主義者 More... 制定憲法 語言 歧視 反歧視法案 原住民解殖法案 原住民 死原住民 跨族群和解 2022/04/04 | 讀者投書 相較於傳承部落文化的原根職校,《原住民教育法》只見彿身不見彿心 《原住民族教育法》和《原住民族學校法》的推動確實解決了不少現行明確的問題,但法案仍未討論學習民族教育後出社會和考試的問題,好像只是為了表現肯定多元文化、推行轉型正義趕緊拚出來的產物。 原住民族教育法 原住民族學校法 More... 原住民 實驗學校 實驗三法 不老部落 原根職校 2022/04/03 | 醫學有故事 【專訪】安欣瑜醫師:父親癌末、八八風災,人生轉了個彎,決定返鄉把醫療送上阿里山! 返鄉行醫後,安欣瑜致力於原住民健康研究,希望將自己所學貢獻於部落社區。近年來,她更發揮追根究柢精神,希望從根本解決問題,以徹底改善健康不平等現象,而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安欣瑜 阿里山 More... 原住民 山區醫療 偏鄉醫療 部落 居家醫療 鄒族 2022/03/26 | 精選書摘 熊儒賢《我的流行音樂病》:郭英男阿公唱的「一隻蚊子咬到你的屁股,很痛!」,成為日本NHK晚間新聞主題曲 《我的流行音樂病》是資深唱片人熊儒賢的音樂筆記,從她任職於主流唱片公司到創立獨立廠牌,看台灣流行音樂的演變。一覽數十年音樂產業故事、業界生態與見聞,以及知名音樂人的幕後小故事。 我的流行音樂病 熊儒賢 More... 台灣流行音樂 唱片業 聽台灣愛唱歌 音樂產業 野火樂集 郭英男 郭秀珠 ENIGMA Return to Innocence 老人飲酒歌 阿美族 馬蘭吟唱隊 賴坤成 Nakaw 紀念音樂會 2022/03/22 | 讀者投書 敦請蔡政府將原住民族寫入「氣候變遷因應法」:落實轉型正義,別讓原住民成為政策難民 台灣原住民族部落,看似已經與自由、民主、法治的社會相接壤,但其土地卻早已殘破不堪。從日治時期、國民政府時期一直到現在的蔡英文政府,那套侵略、掠奪式的法律也一直沿用下來,至今沒有任何一條法律能完整的將土地還給原住民,讓原住民成為土地上的難民。 原住民 土地 More... 原住民族 土地流失 原住民保留地 氣候變遷因應法 剝削 原基法 文化 語言 侵占 生存空間 泰雅族 土地的主人 部落自主 部落 2022/03/17 | 李秉芳 原住民保留地「轉手」變成露營區,行政院通過原保地條例提升至法律位階,落實轉型正義 多年來,許多為保障原住民生計,依法只能在原住民間進行買賣的「原住民保留地」,近年紛紛以各種假買賣手法轉給非原住民進行開發。 2022/03/15 | TNL 編輯 從凱道到二二八公園,柔性抗爭5年的「原轉小教室」遭驅離引發「言論自由」疑慮 為促進原住民族轉型正義運動、抗爭《傳統領域劃設辦法》,巴奈、馬躍.比吼「原轉小教室」自2017年開始長達5年柔性倡議行動,訴求來到第1844天時,卻遭北市府依《台北市公園管理自治條例》要求除倡議帳篷等物,引發爭議。 轉型正義 原住民 More... 政治路霸 自由講堂 土地正義 2022/03/10 | 精選書摘 《山與祂的子民》:開啟部落觀光的無限可能,就從「不再領取補助」開始 在這個全球競爭越來越白熱化的時代,阿力曼並不否認這件事,只是以他過來人的角度,仍希望提醒族人們,要將找到自己的文化與特色當作首要目標,不要為了申請經費,而被那些不理解部落文化的人設計出的「表格」、「評分項目」框限,如此才真正有可能讓「部落」永續發展,並讓族人掌握「主體性」。 山與祂的子民 阿力曼 More... 原住民 政府補助 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 重點部落 主體性 部落共好 鸞山部落 觀光事業 遊客體驗 共享傳統 2022/03/08 | 港台電視31 印第安人的烙印 加拿大政府以往從未就這段黑歷史向原住民道歉,直至2015年現任總理杜魯多上任才有轉變。 加拿大 hkop More... 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法 原住民 印地安人 美國印地安人運動 2022/03/04 | 精選轉載 我家門前有礦場:亞泥案的勝訴與敗訴,讓族人擔負巨大又無可名狀的痛苦 根據經濟部礦物局統計報表顯示,全臺目前共有168個礦場,大多數集中在宜蘭縣及花蓮縣。雖然水泥產業扮演著臺灣經濟發展的要角,但過量開採及採礦權取得程序的不正義,也為臺灣社會環境蒙上一層厚紗。自1973年進駐花蓮新城山的亞泥,採礦近半世紀,族人的抗爭未曾停歇;直至今日,礦權的爭議仍在延燒,這塊土地仍舊找不回他的主人……。 亞泥 水泥 More... 礦業法 原住民 原民 太魯閣 經濟部 礦業局 霸王條款 2022/03/02 | 讀者投書 原鄉婦女的空間正義(下):位置偏遠交通不發達,原住民的「醫療可近性」問題亟待解決 因為原鄉地理位置偏遠以及交通不發達,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下,使原住民高齡者缺乏醫療照顧。又因應原鄉在地老化之在地照顧之情況,原鄉老人雖然普遍可以到附近的部落文化健康站,接受老人日托照顧的服務,但是不一定能接受到醫療資源的服務。 偏鄉 部落 More... 原鄉 女性主義地理學 通勤 醫療 空間正義 交通 原住民 遠距醫療 網路 原住民族健康法 部落文化健康站 長照 2022/03/01 | 讀者投書 原鄉婦女的空間正義(上):身為一位原住民職業婦女,我的移動經驗是如此疲於奔命 對我這個原住民職業婦女的通勤者來說,上班提早出門、下班回家晚歸已是日常生活。如果我的職場與移動經驗是這樣疲於奔命過來的,那麼其他原住民女性的移動經驗呢? 偏鄉 部落 More... 原鄉 交通 通勤 女性主義地理學 原住民 空間正義 原住民族健康法 2022/02/21 | 李秉芳 經濟部提《礦業法》修法刪除「霸王條款」,立委呼籲不要修半套:祖先同意,不代表永遠同意 在當前的所有實務案例中,礦業公司都不願意告知族人,如果族人在自己的傳統領域同意廠商的礦業權,那這個同意的期限是多久? 礦業法 礦業法修正案 More... 採礦權 礦權展限 伍麗華 洪申翰 諮商同意權 原住民族諮商同意 原住民 原基法 徐旭東 亞泥 礦務局 經濟部 部落 2022/02/19 | TNL 編輯 經濟部公布礦業法修正草案:刪霸王條款、亞泥需補辦環評,再新增回饋機制 經濟部昨(18)日公布礦業法修正草案6大重點,包含刪除「霸王條款」,並且要求業者補辦一次性環境評估;礦場位於原住民用地附近,必須舉辦諮商得到同意等,經行政院審查後,再交付國會審議。 亞泥 礦場 More... 採礦 原住民 原民 新城 環評 經濟部 行政院 礦業 礦業用地 2022/02/18 | 李秉芳 機車騎士墜谷事故頻傳,丹大林道為何開放不到1個月又再度封路? 山友近年不滿部分居民以機車載客通行丹大登山步道,對管制標準屢提質疑,南投林管處盤點檢討現行主管法規後,發現這條步道已不適用林道管制要點,因此,1月24日起不管制二輪以下車輛通行。 丹大林道 墜谷 More... 機車騎士 林道 邊坡 公務車 事故 搜救 林務局 越野車 原住民 傳統領域 濫墾 盜伐 部落 商機 遊客 違法載客 接駁 原住民族 原漢衝突 2022/02/15 | 李秉芳 政院調查報告稱「查無不法」,族人學者不願背書:沒能證明亞泥違法,只能證明原住民土地被合法剝奪 政委林萬億則說,真相調查報告書是依據調查的相關資料,呈現歷史事實真相,族人倘發現相關新事證,或認調查報告內容得做為事證,自得循法律途徑洽司法或監察機關辦理。 亞泥 真相調查 More... 原住民 林萬億 部落 族人 行政院 土地權利 原住民族 原住民保留地 原轉會 玻士岸部落 採礦 採礦權 轉型正義 土地正義 2022/02/13 | 李秉芳 花蓮玻士岸部落爭議聲中投票同意亞泥採礦案,經濟部:感謝族人願意繼續開發 有族人透露,因為部落中許多族人現在都是亞泥的員工,對他們來說,要對抗自己的雇主是很困難的,而且亞泥長期握有資源權利,同意開發派的族人多數都認為,只有企業開發,部落才有發展的機會。 亞泥 部落 More... 原住民 經濟部 挖礦 反亞泥還我土地運動 諮商同意權 原住民族諮商同意 採礦 採礦權 族人 花蓮 新城山 原基法 玻士岸部落 2022/02/11 | 李秉芳 政院調查亞泥取得土地「無不法但有瑕疵」,部落諮商同意投票若通過,族人恐更難要回土地權利 有部分族人認為,行政院的真相報告內容應先向族人說明清楚,但部落會議表示這僅是少數人的意見,並將投票定調為「是否同意亞泥提出的『10+11』回饋方案」。 亞泥 諮商同意權 More... 新城礦區 部落 族人 反亞泥還我土地運動 玻士岸部落 原住民族諮商同意 原住民 投票 土地正義 知情同意 原住民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