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


2022/08/05 | 德國之聲

裴洛西的世界觀與台灣的出路:這樣做,才能擺脫大國博弈的棋子命運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在訪台過程中為什麼強調六四鎮壓的歷史?時評人長平認為,裴洛西展示了歷史是一個延續的過程,台灣有機會做出更大的歷史貢獻。

2022/08/0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一中政策」50週年:愈來愈難維持模糊框架,3個保障如今面臨風險,也將帶來更多摩擦

數十年來,大家在互相保留模糊空間的一中框架下相安無事,但中共對一中「說的比做的多」,意指對外強勢宣傳自己的一中定義;而美國則是「做的比說的多」,也就是強化台灣關係,這個對比如今帶來了後果。

2022/08/04 | 關鍵評論網 ASEAN:Indochina

東協外長會議:警告緬甸勿再處決囚犯、呼籲各方保持台海局勢穩定

東協輪值主席國柬埔寨在會議上表示,緬甸勿再處決任何囚犯,否則東協被迫重新考慮與緬甸達成的和平計劃。同時,東協外長會議上也表達了對台海局勢的關注,並呼籲各方保持克制。

2022/08/0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外媒與智庫分析:美軍如何應對中共軍演,複雜性高於1996台海危機

《外交事務》期刊一篇專文指出過去發生危機時,與美方維持建設性關係對中方而言仍高於一切。1996台海危機、1999年中國駐貝爾格勒大使館遭美軍誤炸、2001年南海軍機擦撞等,中方最終都在找緩和局勢的方法,然而現隨美中關係冰封,北京可能覺得已無情面可留。

2022/08/04 | BBC News 中文

美中在台灣問題上的公開立場都很荒謬,就像一個巨型假裝遊戲,越來越難持續

區域穩定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各方在台灣問題上的公開立場都很荒謬。就像一個巨型假裝遊戲,越來越難持續。中國假裝台灣現在就已經是自己領土的一部分,美國則假裝自己沒把台灣當作獨立國家。

2022/08/04 | 精選書摘

《誰是外來者》:東德的北越契約工薪資被國家抽12%,懷孕女工為保工作選擇墮胎

北越契約工在東德期間結婚、生子更是犯了大忌,按照雙邊協議,女契約工一旦懷孕得立即通報上級,再來只有兩條路可以選,若不接受墮胎,便只能踏上被遣返的回鄉之路。儘管知道規定,但當時來東德的移工缺乏正確的避孕知識。

2022/08/04 | 彭振宣

制裁變自裁:中共為保習近平面子,硬是將裴洛西訪台升級成「兩個中國」的史詩級外交災難

在「維護國家利益」跟「保住習近平的面子」這兩個互相矛盾的目標上,中共選擇保護後者而犧牲前者。導致一整串舉措失當、提油救火的反應,讓中國自己「一錯再錯,越陷越深」。

2022/08/04 | 讀者投書

檳城喬治市藝術節「島嶼島」臺灣設計展:設計不只是美麗,還有「美學」生活化的過程

喬治市藝術節「島嶼島」 Isle to Isle 項目進入第四年,此活動是由喬治市藝術節Georgetown Festival、駐馬來西亞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和城視報聯合呈獻。 今年島嶼島的全新項目:#臺灣設計周,是一次靈感與創意併發的系列實體活動。與 合作策劃,「#不只是美麗」 設計展涵蓋公共建設、藝文策展、地方人文和流行文化4 大範疇,同時設有馬來西亞專區,超過100件展品,為觀展人呈現設計領域豐富的闡釋面向。

2022/08/04 | TNL 編輯

今起3天中國環台6海域軍演,專家憂威脅超過1996台海危機;拜登與國安團隊討論印太局勢,G7外長發聯合聲明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分析,此次演習的嚴重性高於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G7成員國外長今天發布聯合聲明,關切中共的威嚇行動,並兩次提及對台海和平穩定的承諾。

TNL+ 2022/08/04 | TNL國際編譯

聯合國《核武禁擴條約》審議大會,岸田文雄倡議「廣島行動方案」實現無核武世界

岸田文雄指出,儘管國際間核武的數量,相比於冷戰高峰時期,已經明顯減少許多,但當前全球仍有約1.3萬枚核彈,確保核武數量呈現逐年下降趨勢,對於世界的穩定及安全極為重要。

2022/08/04 | 《思想坦克》

裴洛西訪台的賽局分析:從結果論推估,或許美國內部評估,覺得中國真的強大的機率不高

畫出賽局圖之後,會發現裡面有資訊不完整的情況:中國到底國力是強是弱?是否真的會打?這裡是資訊不透明之下只有中國自己知道的。因此對於美國來說,就需要猜測中國的可能狀態(type),不同的狀態就會導致中國跟美國的偏好不同......

2022/08/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大麻合法化缺法令配套引社會亂象,泰國副總理強調大麻有助促進經濟不喊停

推動大麻合法化政策最重要的人物是出身泰自豪黨的副總理阿努廷。儘管政策上路後引發混亂,但阿努廷強調這項政策不會暫停,因大麻有助於促進泰國的經濟,並表示預計8月底提出規範大麻相關法律草案,接著就會送到國會審查。

2022/08/03 | 方格子vocus

從外媒頭條到美方聲明的弦外之音,如何解讀「裴洛西訪台」的表裏政治意涵?

所有的外交事件,官方公布的內容都只是表象,裴洛西降落台灣時登上全球媒體頭條也只是外在,因為外交的關鍵不是辭令,而是誰在什麼時候去哪裡做了什麼,這也是為何裴洛西現在訪問台灣的原因......

2022/08/03 | BBC News 中文

中國與台灣現狀對比快速指南:兩岸武裝力量差距有多遠?台灣民眾擔心軍事衝突嗎?

一些西方專家預測,在公開的衝突中,台灣最多只能減緩中國的進攻,試圖阻止中國海陸兩棲部隊在海岸登陸,以及在進行游擊戰的同時等待外界支援。可能支援台灣的是對台出售武器的美國,儘管華盛頓的官方政策是「戰略模糊」。

2022/08/03 | BBC News 中文

【裴洛西訪台】台灣、中國民間如何反應?BBC訪專家:「劍拔弩張,得失難料」

對此,美國巴克內爾大學(Bucknell University)國際關係系教授朱志群對《BBC中文》說,「台灣可能得了面子,失了裡子。得到的是美國政府特別是國會進一步的、公開的支持,失去的是對現狀和未來局勢的控制。」

2022/08/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裴洛西訪台】美參院共和黨領袖等26人發聲明力挺,學者分析中共武嚇台美「坐實中國威脅論」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表示,他不認為中共會在裴洛西訪台時有過激軍事行動,不過中國必須要對裴洛西訪台一事,透過軍事演習或其他手段有所反應,除了對美國表態外,也要對內交代藉此宣洩內部壓力。

2022/08/03 | TNL 編輯

【裴洛西訪台中國大怒】人大發聲明提反分裂法,外交部稱「竄訪」為美台升級重大挑釁,港府應聲北京說法

中國外交部宣稱,台灣當局一再「倚美謀獨」,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大搞「去中國化」,推行「漸進式台獨」。而美方企圖搞「以台制華」,不斷歪曲虛化掏空一個中國原則,加強美台官方往來,為「台獨」分裂活動撐腰打氣。這是十分危險的玩火行動,玩火者必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