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


2022/07/19 | 霧谷晶策

美中外長在G20會議加裝「護欄」,考驗拜登政府追求矛盾的外交政策目標

《霧谷晶策》認為目前局勢依舊是美國有求於中國,因此拜登政府官員與中國的會晤,幾乎都是由美國主動邀約,中國「應約」進行會談。由此不難看出美國急欲改善與中國的雙邊關係,至少不希望在關係不佳的當下,發生意料之外的狀況。

2022/07/1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泰國民運人士遭「飛馬」間諜軟體偵監,泰國政府疑為幕後黑手

加拿大網路安全監察機構公民實驗室(Citizen Lab)與泰國非政府組織(NGO)iLaw、DigitalReach在報告中確認,約30名泰國社運人士、學者、律師和非政府組織工作人員的行動裝置遭名為「飛馬」的爭議性以色列間諜軟體偵監。

2022/07/19 | 新加坡紅螞蟻

出生馬來西亞、澳洲外長黃英賢訪大馬引旋風:「這趟旅程也是為了致敬我出生的國家」 

黃英賢指出,如今澳洲有一半人口為海外出生,或父母至少其中一人是海外出生者。「我希望我的經歷能夠告訴本區域和全世界的人們,澳洲是一個現代、多元及充滿各種文化的社會,而我們致力於和本區域交流。」

2022/07/19 | 《思想坦克》

詹順貴:安倍與李登輝惺惺相惜,很大一部分來自兩人都全心致力於使自己的國家正常化

有人說安倍奉李登輝為導師,也有人說安倍之所以有今日成就來自李登輝的指導,此部分事實與否筆者無從考證,寧願相信兩人間的惺惺相惜,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來自兩人都全心致力於使自己的國家正常化。

2022/07/18 | nippon.com 繁體字

被遺忘在街頭的群體:從女性街友談日本家庭內「隱性貧困」問題

在這場看不到盡頭的疫情中,向生活窮困者免費發放食物的地方有越來越多的女性排隊。其中還有人因雇傭關係終止等原因失業而無法支付房租,面臨失去住所的危機。京都大學研究所副教授丸山裡美曾對女性街友進行過長期的田野調查,我們請她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談談難以看清真相的女性「隱性貧困」問題。

TNL+ 2022/07/18 | 莊嘉穎

安倍晉三的外交遺產:讓日本「重返」東南亞,與美國攜手創造印太戰略

日本在安倍的領導下,在與東南亞的多邊合作上,也扮演了關鍵的樞紐角色,不但奠定了日本在區域和地緣政治裡的核心地位,更是與美國和他美國盟友攜手創造印太戰略,鞏固了區域安全和經濟規則和合作框架。

2022/07/18 | 美國之音

中國援建菲鐵路項目被「撤銷」⁣,小馬可仕下令重談貸款協議

菲律賓原來鐵路相當發達。早在二次大戰前,鐵路總里程數已經高達1100公里。但是到了2016年,菲律賓仍在營運的鐵路總里程數已經下滑至77公里,比亞洲很多都市中心都差。

TNL+ 2022/07/18 | 湯名暉

身繫長州藩「遠中親台」政治傳統,安倍晉三的生平與背景幾乎呈現日本精神文明的演進歷程

對於長州藩系統的軍政人物而言,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是日本作為東亞主宰的過程,而他們任職於台灣的經驗更是日本首次於海外殖民的先行者。安倍對台灣會有特殊的情感和認同,與長州藩的對外發展脈絡不無關係。

2022/07/16 | 黃皓筠

【圖輯】捕到肥滋滋的鰹魚卻高興不起來,四面楚歌的日本漁業如何威脅壽司文化的未來?

氣候變遷、海水變暖、人口老化、人類濫捕正讓日本鰹魚產業四面楚歌。肥滋滋的鰹魚並不是豐收的象徵,卻是環境問題的一記警鐘;無人接掌的捕魚以及山葵事業,更讓壽司文化受到威脅。鰹魚與芥末的結合是一項需要保存的藝術,沒有兩者的未來更是令人無法想像。

TNL+ 2022/07/16 | TNL特稿

安倍槍擊案事發地奈良的獻花現場觀察:我們可以像東京電視台一樣照常播放節目,掩飾成平常日子嗎?

7月10日週日中午,我前往槍擊事發地點奈良獻花致意,本以為大部分的日本人都對政治冷感,並不會有太多人到現場,沒想到,來到現場獻花的人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國籍人種,都紛紛擁至獻花弔念,這樣的影響力,或許就是安倍晉三的歷史定位。此篇文章嘗試透過在日本工作的台灣人視角,看看事發當時,日本媒體的狀況以及獻花現場的觀察。

2022/07/16 | BBC News 中文

斯里蘭卡經濟危機為何嚴重到總統流亡海外?前因後果與中國因素等你需要了解的六件事

斯里蘭卡政府將經濟危機歸咎於COVID-19疫情,稱疫情基本扼殺了旅遊業,而旅遊業是斯里蘭卡最大的外匯收入來源之一。 然而,許多專家認為,經濟管理不善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2022/07/15 | nippon.com 繁體字

公司分拆爭議、大股東要求「賣身」⋯⋯東芝敷衍苟且、被白白浪費的一年

東芝尚在迷途之中。面對幾家有話語權的海外投資基金大股東提出的「整體賣身」要求,管理層不知所措,萬般無奈之下提出了公司業務分拆方案,但在3月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上遭到否決。從前的知名老牌企業,如今卻醜態百出。其根本原因究竟何在?

TNL+ 2022/07/15 | 傅政瀚

誰是外來者?大馬史上最賣座國片《末基勞》,激起了馬來民族主義的高漲

《末基勞》中的所有馬來穆斯林角色都是被英殖民當局迫害的受害者,相反非馬來人角色則角色扁平,清一色都是助紂為虐的壞人,最終都遭到主角們的殘忍殺害。換言之,這電影除講述本地人反抗殖民者的故事,同時也呈現了「馬來民族vs外來者」及「多元vs單一」的敘事。

2022/07/15 | BBC News 中文

再見安倍:用實際行動把台灣的安危和日本綁在一起,讓台灣人永遠感念在心

台灣網友表示,安倍是過往日本多任首相中,少有對台灣特別關愛的,「其實,安倍就算和他的前任們一樣,台灣人也不會傷心,國際上我們早已孤單寂寞習慣了。可是安倍沒有,他是用實際行動把台灣的安危和自己國家安全綁在一起的日本首相。」

2022/07/15 | Ian Murphy

「印太經濟架構」將如何影響台灣?台灣企業的機會在哪裡?

儘管台灣很難在短期內成為IPEF的正式成員,但它仍能從與美的雙邊貿易中受益。未來,預期台灣將以非官方的身分與美國和其他IPEF會員國互動,持續在國際供應鏈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2022/07/15 | TNL 編輯

日相岸田宣布今秋為安倍晉三舉行國葬,台逾百企業團體聯名登日媒全版廣告致哀

前首相的葬禮雖然沒有明確標準,但《產經新聞》報導,近年來都以「內閣.民黨合同葬」為主流,前首相中曾根康弘2019年逝世時就是舉行合同葬。二戰後為前首相舉辦的國葬僅有1967年過世的前首相吉田茂。

2022/07/15 | TNL 編輯

斯里蘭卡總統逃往新加坡並遞交辭呈,印度退將分析:「一帶一路」信用破產,中國影響力將迅速消退

印度退將表示,現階段中國在斯里蘭卡的影響力將會迅速消退,因為斯里蘭卡人已經親身體會,中國提供的援助款並非基於斯里蘭卡的國家利益,且有一大部分流入私人口袋。

TNL+ 2022/07/15 | 恕我無法支持

悼安倍晉三:外交能力出類拔萃的世界級領袖,留下「台日命運共同體」與安倍主義全球政治遺產

安倍為世人展現了一個保守派政治家的典範,一個人如何運用智慧,看透混沌不安的世界局勢,帶領黨內派閥放下歧見,讓衰蔽、不自信的國家重新振作起來,在原本雜亂無章的地方開闢出全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