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


2022/05/02 | 新加坡紅螞蟻

外媒怎麼看新加坡財未來總理黃循財:他是那種你會想一起喝啤酒的男人

《經濟學人》引述一名在黃循財學生時代就與他相識的美國密西根大學教授Linda Lim,稱黃循財並不屬於魅力型人物,但卻是一個懂得適時表達情感的「正派人物」:「如果行動黨的白衣人個個都被視為超人(superman),那他就是一個普通人(everyman)。」

2022/05/02 | 杜晉軒

馬來西亞也有華語站立喜劇?來慢了但未缺席

「棟篤笑」這譯名的發明者,是知名香港喜劇演員黃子華,而深受香港流行文化薰陶的馬來西亞華人,最早對Stand-up comedy的認識,就是棟篤笑。至於所謂單口喜劇、站立喜劇的名詞概念,也是近幾年隨著台灣、中國的相關節目興起後才認知到的。

2022/05/02 | 吳象元

談菲律賓站立喜劇與其幽默文化:「我們菲律賓人就像亞洲的害群之馬,我們甚至嘲笑自己」

「喜劇馬尼拉」創辦人之一的Eri Neeman曾表示:「我們菲律賓人就像亞洲的害群之馬,因為我們總是笑得這麼開心,我們甚至嘲笑自己。」在如此輕鬆的話語背後,是否還有更深層的意義?

2022/05/01 | 黑波克

日式拉麵以前叫「支那そば」,現在大眾使用的「ラーメン」在台灣叫「拉麵」其實只是音譯

最近十年間,店名使用「ラーメン」的拉麵店變少了。很多新的拉麵店的店名是用「麵屋」、「麵家」等。雖然這些店的店名沒有用「ラーメン」這個詞,不過日本人都知道在這些店可以吃得到「ラーメン」。

2022/04/30 | 《思想坦克》

中國與索羅門群島簽署安全合作協議,擺明在南太牽制美澳援台的戰略意圖

中國與這些國家建交的作為充滿了戰略性。目的是針對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同盟體系,有意偵查、干擾、牽制、甚至可能在未來一旦中國對台發動戰爭時,北京可以這些基地為依託,擾亂或是伏擊有意馳援台灣的美、澳軍隊等。

2022/04/30 | ASEAN PLUS 南洋誌

【東南亞週報】翁山蘇姬被判5年徒刑|烏克蘭總統稱受印尼邀請出席G20峰會|大馬智能不足者遭新加坡處絞刑

緬甸軍政府法院4月27日在閉門審判中,以貪汙為由判處翁山蘇姬5年徒刑,她否認收受仰光前首長漂敏登總計60萬美元與11.4公斤的黃金賄賂;經過漫長的12年訴訟過程,被判處死刑的馬來西亞籍智能不足者納加德蘭已在牢房裡待超過10年,他於4月27日在新加坡遭處絞刑。

2022/04/29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印尼禁止棕櫚油出口,專家:全球產量第二大國馬來西亞將受益

印度尼西亞28日將開始限制棕櫚油出口,此舉除了使全球糧食危機惡化,更衝擊全球市場。不過,馬來西亞身為第二大出產國卻在此情況獲利,根據統計在一天內期貨成長9.8%。

2022/04/29 | 新加坡紅螞蟻

中國富豪「錢進」新加坡:星國成中國富豪轉移資產的避風港,紛紛來設立「家辦」

近年來已經有不少中國富豪「錢進」新加坡,其中又以在新加坡設立用於理財的家族辦公室的方式最受歡迎。所謂家族辦公室,意即由企業家族所設立的公司,集中管理家族財富、投資及傳承規劃,在中國被稱為「家辦」。

2022/04/28 | 精選書摘

《越南啟示錄1945-1975》:美國處決吳廷琰是一項災難性大錯,可說是「亞洲版豬灣事件」

在當年極度冷冽的冷戰氛圍中,對甘迺迪的白宮而言,與其退出越南、承認失敗而將越南讓給共產黨,繼續在越南撐下去的政治成本可能低一些。不過無論是甘迺迪或是麥納瑪拉,都沒有料到越南會為美國帶來如此嚴重的損害。

2022/04/28 | 精選書摘

《越南啟示錄1945-1975》:共產黨打贏越戰不是戰力有多強,而是因為他們是越南人的軍隊

美國為何介入越南?又因何深陷越戰夢魘?西貢政權被「主子美國拋棄」的說法是否需要反思?越共的獲勝是越南的失敗嗎?北越真的是正義的一方、歷史的必然嗎?越南二戰後所經歷的三十年悲劇,又是誰造成的?

2022/04/28 | 精選書摘

《達志通欲》:翻譯以外,朝鮮譯官還在清朝維護人民的權益

中國清朝時期,朝鮮譯官經常於北京以外的地區與官員接觸,讓他們能夠知道更多中國的事情以及一些官方活動無法獲得的信息。

2022/04/28 | 精選書摘

《達志通欲》:為了不被中國認為是「夷」,朝鮮相當重視「禮」

譯官掌握禮儀的角色外,在朝鮮與中國交涉期間,不少使節因語言上的隔閡,未必能夠順利地與中國人溝通,亦未能更深入地認識中國社會,故他們需要依靠譯官,特別是漢語譯官的協助才能在中國順利完成使命,並藉此擴闊他們對中國的認識。

2022/04/28 | 精選書摘

《達志通欲》:朝鮮士大夫朴趾源何以創作漢文小說《許生傳》?

本書有意從譯官角色的形塑作為研究的出發點,尋找譯官在東亞歷史備受忽略的因由,讓朝鮮接觸世界,也讓世界接觸朝鮮。

2022/04/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COVID-19醫療三方案分流舒緩壓力,新加坡走過疫情高峰「與病毒共存」

新加坡自3月底放寬防疫措施以來,疫情持續保持穩定,因此4月27日起解除大部分防疫措施,包括社交聚會不再有人數限制、取消社交距離措施、超過1000人的大型活動不再有人數限制,以及允許所有員工返回辦公場所上班等。

2022/04/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國情大不同:在印度開車一定要會「按喇叭」才有禮貌?

在許多印度大城市,來自摩托車、三輪車、私家車及大型車的喇叭聲此起彼落,幾乎可組成交響曲,只是駕駛們習以為常,不會因此而朝對方動怒。

TNL+ 2022/04/28 | 局外人

歷經五年惡鬥,文在寅對韓國「國家情報院」的改革,是否將隨政黨輪替劃下句點?

隨著矢言不再姑息北韓的尹錫悅政權即將上任,加上文在寅政權的國家情報院改革措施,激發保守派跟國家情報院內部的強烈反彈。有意見認為文在寅政權針對國家情報院的改革措施,將成為首先被檢討的對象。

2022/04/27 | 關鍵評論網 ASEAN:Indochina

過去一年發生多起青年自殺事件,越南青年心理健康問題引發關注

這名16歲的學生在遺書中寫道:「父親情緒低落,也很少關注我的情緒,很少參與活動,卻總想獲得充分的了解。母親很樂於助人,但做錯事時會採取極端的態度,所以我不再有興趣與他們分享,因為我的意見沒有獲得尊重。」

2022/04/26 | TNL 編輯

中國人再成目標!巴基斯坦喀拉蚩孔子學院職員遇害,包括院長3人死於自殺炸彈客攻擊

這起事件由當地分離主義份子「俾路支解放軍」坦承犯案,中國與巴基斯坦簽署一帶一路計畫,在當地有許多大型基礎建設,俾路支解放軍對利潤豐厚的採礦和能源項目心懷怨恨,稱當地人看不到好處,攻擊中國項目、殺害中國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