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


2022/05/2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澳洲新總理艾班尼斯出身清寒卻登上政壇頂峰,保守派批:近50年來最左傾的澳洲領袖

艾班尼斯的批評者認為他不適合擔任總理,並非因為他的出身寒微,而是他的左翼政治思想。艾班尼斯的支持者稱,儘管他來自勞工黨內部所謂社會主義左派,但他是個務實派,過去從政經驗證明他有能力應對黨內較保守的勢力。

TNL+ 2022/05/23 | 陳慶德

首爾「考試村」鷺梁津:嚮往鐵飯碗的韓國年輕人一生必經之地

儘管經過二、三十年光陰,鷺梁津並沒有任何一絲一毫改變,這裡還是這麼多揮汗備考的考生、車水馬龍的杯飯攤販;鷺梁津永是嚮往鐵飯碗韓國年輕人,一生中必經之地。

2022/05/22 | 關鍵評論網 ASEAN:Indochina

「我被我愛又信任的朋友傷害了」泰國已逝女星臉書帳號發文,2月墜河事件再度受到矚目

警察局長Jiraphat Phumphichit記者會上表示,警方認為妮達的死亡是因船上某人的「魯莽」而造成,「妮達落水不是因為自己的魯莽,而是有人的魯莽而導致了她的死亡」,但目前尚無確定應歸咎於哪個特定人士。

2022/05/22 | TNL特稿

【沖繩返還50週年】日本作家書寫沖繩:當地人對我這個「內地來的人」沒什麼好感

沖繩人們對日本內地的認知及代代相傳,正如日本內地對「沖繩不是鐵板一塊」懷有一樣的認知。美國世界與大和日本,正如已故的西銘順治(第三代沖繩縣知事、眾議院議員)所說,「想要成為大和(日本人)卻也成為不了的沖繩。」

2022/05/21 | TNL 編輯

拜登亞洲行晤尹錫悅:首次未順訪中國,設法打破北韓外交僵局、向台灣傳遞「擴大嚇阻」訊息

美國總統拜登和南韓新總統尹錫悅今(21)日在首爾會談,擔心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可能恢復核試,因此他們設法打破與北韓的外交僵局。

2022/05/21 | ASEAN PLUS 南洋誌

【東南亞週報】佐科威訪馬斯克力邀投資印尼、大馬外長會緬甸影子政府外長、馬新高鐵重啟討論

佐科威15日在其推特上發文指出,他與馬斯克會面,馬斯克邀請他參觀位於德州博卡奇卡(Boca Chica)的Space X火箭工廠,而佐科威則邀請馬斯克訪問印尼。馬斯克表示感謝,並希望能在11月成行,屆時印尼將在峇厘島舉辦G20峰會。

TNL+ 2022/05/21 | 鄭仲嵐

【沖繩返還50週年】民眾回憶美國統治時期,那霸繁華有如「東方拉斯維加斯」

71歲的男子仲原親久,過去在學生時期是相當左派的激進份子,希望琉球能夠走向自己的路。當年他跟一堆左派份子燒掉琉球美國政府護照,但對於拿著現在「日本人」身分,他也坦言「其實50年來生活真的沒有變太多」,只是換個政府,美軍仍擁有相當大權力。

2022/05/20 | 吳庭寬

東帝汶被譽為東南亞最民主的國家,那性別平權是最進步的嗎?

即便東帝汶官方曾幾次在國際上簽署關於人權與性別認同的聲明,但在現行法規中,針對LGBTQI+族群的權益仍就缺席,諸如其工作權與生命安全的保障。儘管政府預計在2024-2026年間通過同志婚姻合法化的計畫,但絕大多數的政黨持反對態度。

2022/05/20 | 台灣東協研究中心

菲律賓大選簡析:馬可仕家族重返榮耀,也將承接疫情遺留的龐大債務

小馬可仕在競選期間未就此提出具體的政見,故外界未能得知其將如何協助菲國重振經濟,外資也期待小馬可士提具更為具體的經濟政策。

2022/05/20 | 杜晉軒

「老總統」回鍋穩政局與後疫情時代,台商如何看東帝汶經濟前景?

東帝汶台商會李慕洋會長認為,相比政治問題,霍塔上任後面臨最大的問題還是民生問題,剛經歷疫情衝擊的東帝汶,如今面對俄烏戰爭導致全球食用油價格上漲,而最近印尼政府宣布禁止出口棕櫚油的政策,讓九成食用油依賴印尼的東帝汶也受到衝擊,霍塔上台後亟需面對缺乏食用油、石油價格上漲的民生問題。

2022/05/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與索羅門群島簽訂安全協議改變局面,對中溫和的紐西蘭態度轉趨強硬

紐西蘭雖非大國,軍力也有限,但軟實力在南太平洋可以說比其他盟邦都強大;此外,紐西蘭擁有眾多太平洋島民後裔人口,與區域內其他地方的種族、商務、運動和文化連結也很深厚。

2022/05/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斯里蘭卡前總理第6度回鍋救經濟:危機化解前將面臨更多痛苦,卻是與IMF討論紓困的起點

斯里蘭卡4月通膨攀抵29.8%,其中食物價格較去年同期劇增了46.6%。令人憂心的是在政府陷入混亂之際,提高燃料和公用事業價格將助長民眾對政府的不滿。新總理必須要能說服民眾,這些措施是恢復國家穩定的必要手段。

TNL+ 2022/05/19 | 陳彥霖

中資在東帝汶:「一帶一路」工程帶來就業紅利,但個體戶的湧入卻加劇與當地人的矛盾

中國個體戶在東帝汶投資方面,根據東帝汶民間企業登記的政府機關統計,中國經營者人數佔整體接近1成。相較於工程建設的短期紅利,個體戶的投資較可帶來長遠的就業機會,但也帶來諸多弊端。曾有東帝汶國會議員批評部分中國人以旅遊簽證入境做生意,且遇期滯留,搶走當地人的工作機會,進而引起兩國人民的敵視與衝突。

TNL+ 2022/05/19 | 張安翔

馬來西亞首相訪美要求財政援助羅興亞難民,是有心辦好事還是選舉提款機?

羅興亞難民課題始終乃當權者換取民意支持的工具,甚至是選舉的提款機,而非有妥善的援助方案或基礎。隨著馬國可能在今年底舉行大選的傳言甚囂塵),現任首相依斯邁沙比里此番呼籲國際給予馬國財政援助難民的言論,可被視為爭取穆斯林選民的表態。

2022/05/19 | 劉明芳

印尼開齋節傳統:返鄉人潮擠得水洩不通,會製作「馬來粽」分送左鄰右舍

回鄉過節,印尼人稱為「Mudik」。小時候,我經常在印尼電視新聞看到,準備回家過節的印尼穆斯林,大包小包裝滿車廂。當時飛機航班不如現在普遍,機票很貴,所以多數印尼人選擇搭大巴士、租車、開卡車、搭船,甚至騎摩托車千里迢迢回家,非常辛苦。

TNL+ 2022/05/19 | 陳麗劦

「老總統」再領導東帝汶,能改變這亞洲最年輕民主國家的政治僵局嗎?

使憲法保障符合最低門檻的候選人能參與總統選舉,但政治權力仍舊掌握在過去參與獨立運動的老輩政治領袖手中,由前老總統霍塔在2022大選的光榮回歸可見一班。新一代政治領袖在黨內外能伸展的政治空間極為壓縮,特別是那些無黨籍的侯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