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


2023/03/31 | 讀者投書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被認定為「行政協定」,令人想起引爆太陽花學運的程序黑箱

為求《台美貿易協定》能順利通關,備查或許是較快速簡便的方式,但這樣的操作是非常危險的,無論是從法律上或慣例上來看,將《台美貿易協定》認定為「行政協定」而非「條約」,是站不住腳的,且可能引發更大的政治風暴。

2023/03/24 | 李秉芳

造成婚姻破裂的一方沒資格提請離婚?大法官判決「原則合憲,部分違憲」是什麼意思?

大法官解釋,婚姻會難以維持往往是有諸多因素如個性、生活習慣、和財務問題長期累積,也就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釋憲後,假設雙方都有責任,法官不需要再去判斷誰責任比較重,雙方都可以提請離婚。

2022/03/14 | 廣編企劃

5 分鐘一次讀懂!匯聚臺灣新創能量的亞洲矽谷 2.0

依循亞洲・矽谷1.0以物聯網及創新創業生態系,加速國內產業升級轉型的基礎,亞洲・矽谷2.0將整合各部會動能,持續強化數位科技應用及協助新創發展,打造臺灣成為亞洲數位創新的關鍵力量。

2023/03/23 | 李秉芳

馬來西亞女大生命案二審維持死刑判決,2次量刑鑑定結果都顯示「再犯可能性高」

此次判決主要是考量,梁育誌犯案前,就對同校另一名女大生「強制性交未遂」,沒有得手後不但沒警惕,還曾上網學習,精進自己的犯案手法。之後又對馬國女大生下手,認為是「預謀且有計畫犯罪」

2023/03/22 | 李秉芳

調查局研發「毒品快篩試劑」,緝毒人員現場5分鐘內可驗出海洛因等7種常見毒品

之前台灣也將快篩組贈送給友邦和友好國家包括諾魯、吐瓦魯、帛琉、馬紹爾,巴拉圭、宏都拉斯、瓜地拉及尼加拉瓜共8個邦交國;及泰國、越南、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緬甸、印度等7個東南亞友邦國家的緝毒機關使用,也都獲得好評。

2023/03/22 | 李秉芳

民法刪除父母「懲戒權」要怎麼教小孩?法務部:不是不能管,但不得使用「身心暴力」

在司法實務上,當父母管教孩子過當進入訴訟時,有時候就會以此為由強調自己有權「懲戒」孩子,雖然法官不一定會採信,不過有的父母還是會以此論據;事實上懲戒權,並不包含以身心暴力的方式對待孩子。

2023/03/22 | 張博丞

以色列司法改革:拜登促使納坦雅胡讓步,但妥協過少仍導致民眾不滿

司法改革計畫的其中一個重點,是調整法官遴選委選會的席次,讓內閣指派的成員,佔據遴選委員會絕大多數的席位。納坦雅胡在20日的妥協中,降低了內閣指派成員的席次,讓他們僅握有比法律專家及法官,還要多一席的席位。此外,在委員會選任了兩名法官之後,接下來的候選人都必須在委員會以絕對多數通過,才能被指派為法官。

2023/03/22 | 李秉芳

高雄監獄虐囚致死事件,其中1監所管理員更一審從輕改判3年4月

法醫解剖發現,陳瑞卿身上有肋骨粉碎性骨折、脾臟破裂大量腹腔內出血、頭及四肢甚至有外傷;檢方也查出,事後監所管理員為了隱藏自己和其他幾位受刑人的虐待犯行,甚至還捏造值勤日誌。

2023/03/21 | 李秉芳

音樂老師拒盤查遭警「大外割」上銬扣留,勝訴後申請國賠:警察過度擴權應受重視

針對詹老師提起國賠並批評是「警察腐敗」的問題,中壢警察局表示,除了相關人士都已經遭懲處,葉員執法的瑕疵個案已列為案例教材,並依照新修正相關規定加強員警教育訓練、模擬各種情境執法,希望各界理性看待個此案。

2023/03/20 | 李秉芳

國民法官第4、第5案起訴:台中男子失蹤4年遭女友水泥封屍、新北單親媽媽枕頭悶死兒子

這是全國第5件將由國民法庭審理的案件,第1件是台中姓業務員殺害施姓同事案,第2件是台中黃姓街友打死友人。第3件是台北的酒駕致死案。第4件是新北母親以枕頭悶死兒子。目前有3件都將在台中地方法院審理。

2023/03/17 | 李秉芳

大法官:追討國民黨社團「黨職併公職」溢領退休俸合憲,落實轉型正義

在國民黨社團例如救國團等地方工作過的人,那些社團期間的年資能不能算是公務員的年資?可不可以領公務員的退休金和優惠利率?銓敘部開始追回溢領的退休金之後有許多人不滿聲請釋憲,而大法官們認為,這並沒有違憲。

2023/03/17 | 法操FOLLAW

人妻蒐證丈夫外遇獲民事賠償,為何反被檢方起訴妨害秘密罪?

在過去通姦罪尚未從刑法除罪化的時候,對於偷拍的影像能不能當作通姦的證據就分為兩派見解,直到除罪化前都沒有定論。不過在妨害秘密部分,大多的法院認為由於夫妻間的「忠誠義務」並不足以作為可以全盤監控另一半生活的理由,因此「偷拍蒐證」的行為仍屬於「無故」要件,成立妨害秘密罪。

2023/03/16 | 李秉芳

批評國民黨被提報流氓,又因「陰謀顚覆政府」罪入獄10年,前台北市議員林水泉含冤60年終獲平反

林水泉在選舉期間,公開批評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施政,遭行政提報為「流氓」,被送往小琉球管訓1年8月。結束管訓後,林水泉1964年當選台北市市議員,然而當時他的任期尚未屆滿,又再被當局以「陰謀顚覆政府」罪名逮補,入獄服刑10年。

2023/03/16 | 李秉芳

共諜案起訴前立委羅志明、海軍退將夏復翔,6年引介48名退役軍官赴中接受招待

檢調發現2人長期物色,刻意招攬、引介我國國軍特定階級、軍種退將到中國去,接受落地招待(僅須自付機票錢),還與中方人員餐敘,由中方宣傳「和平統 一」、「一國兩制」甚至「武統臺灣」等統戰思想,並詢問退將祖籍及是否有意返回中國居住等話題。

2023/03/16 | 李秉芳

張錫銘20次假釋申請遭駁回,公開信盼2024行使公民權——被「褫奪公權」還能投票嗎?

張錫銘表示他是驕傲、堅韌、有勇氣的台灣人,2024他要行使公民權義務投票。目前全台監所5萬多的受刑人,只要未受監護宣告、滿足年齡和居住六個月以上的規則,就都會拿到投票通知書。然而在過去的16年來,他們卻不能投票。

2023/03/16 | 李秉芳

每天17小時無人協助,跌倒只能報警:全台首件重障者爭取「個人助理服務時數補助」案勝訴

翁國彥今天表示,聽到這樣的判決很開心,判決結果對於台灣身心障礙者申請個人助理服務,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希望新北巿政府不要上訴。因為不只玉姐案,還有二起類似的案件正在進行中,目前都還在等待開庭,希望玉姐案的判決能發揮關鍵的作用,不管是新北巿社會局或是其他縣巿政府社會局,都應該正視身心障礙者的權利。

2023/03/14 | 李秉芳

確診病患不滿被隔離持刀砍殺3名護理師,高等法院二審改判9年4個月

3位護理師接連遭到洪男砍傷,其中1位因用手擋刀,右手幾乎完全失能;一審時律師主張洪男有認知錯亂等精神狀況,未被法官採信,高等法院將3個殺人罪其中1個改為傷害,因此刑期減少了將近3年。

2023/03/13 | 李秉芳

「毀謗罪」是否有箝制言論自由違憲之虞?憲法法庭14日進行言詞辯論

近十年來大家越來越常因為「罵人被告」捲入訴訟,然而根據統計最後被判有罪的不到1成;23年前,大法官認為毀謗罪並沒有牴觸憲法的保障的「言論自由」,如今大法官將再次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