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2 | 新公民議會 中共在上海、香港堅持「動態清零」侵犯人性尊嚴,台灣CDC應引以為戒 在中國共產黨的語境中,路線、方針、政策等詞語若在前面加上一個「總」字,則更突出其戰略性、整體性和重要性,但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下的「社會面動態清零」,卻大大傷害上海民眾的生活權益。 動態清零 中國 More... 香港 封城 上海 共存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COVID-19 2022/04/12 | 潮健康 《自然通訊》研究:即便無症狀,COVID-19也可能讓感染者出現「慢性腦損傷」 腦部不可逆的神經元損傷,是目前臨床上看到COVID-19的可能後遺症之一。雖然輕症患者的腦部損傷比例較輕微,但考量到潛在影響,仍不可掉以輕心。 COVID-19 武漢肺炎 More... 新冠肺炎 神經 無症狀 大腦 後遺症 研究 慢性缺氧 Omicron 腦缺氧 2022/04/12 | 無國界醫生 無國界醫生烏克蘭小組:火車站遭飛彈攻擊的報導讓我驚恐,我們前一天還在那裡 「那些等待被用火車撤離的家庭。整個家庭,包括哺乳中的母親、兒童、老人、寵物狗和貓。在這些地方,這些車站,我們談論的是成千上萬的人──而不是只有5個人在等待離開。......當你看到那裡發生的事情時,真是太可怕,完全讓人感到噁心。」 醫療列車 無國界醫生 More... 烏克蘭 俄羅斯 戰爭 2022烏克蘭危機 克拉莫托斯克 火車站 2022/04/1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上海封城物資短缺:每日早起刷手機搶菜,住戶吐槽「等了一早,等個寂寞」 起初,群裡的成員總會興奮地接龍參加團購。但逐漸地,能買到的東西越來越少。而作者第一次參加這個群的團購後,團長卻告知「同志們,下單提示庫存不足」,首次團購便告夭折,但仍有不知情的成員在後面接龍。 中國 上海 More... 封城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 搶菜 團購 2022/04/11 | TNL 編輯 今日本土新增439例,其中1名中症:指揮中心購入70萬人份口服藥,「多元遠距醫療方案」提供送藥到府 指揮中心邀集專家、政府部門研議居家照護期間的就醫問題,並建制多元遠距醫療方案,以因應居家照護時,慢性病和其他病症的需要。現在因為確診人數多、沒辦法拿藥,所以最基本的原則是醫師遠距看診、開立處方,藥師調劑諮詢後送藥到府,各地方政府可以依據這樣的原則建立可行的方案。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More... COVID-19 輝瑞藥廠 陳時中 中重症 2022/04/11 | TNL 編輯 上海封城居民斷糧求救,抗疫醫療量能過載、「次生災難」頻傳 上海陸續爆發糧食物資分配不足、醫療量能過載導致次生災難等消息。「次生」意指間接造成,「次生災難」即指在這次疫情當中,醫療資源集中在應對COVID-19,其他如洗腎、癌症病患、異地就醫等患者延誤就診,導致死亡。 疫情 中國 More... 上海 封城 糧食不足 次生災難 醫療崩潰 醫療量能 COVID-19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李立群 2022/04/1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陳時中:未來可能要求公務員或參加演唱會需出示「台灣社交距離APP」,加快疫調速度 科技防疫除了實聯制,「台灣社交距離APP」也是一大利器。陳時中指出,如果全台超過一半民眾都隨時使用這款APP,就能在個案染疫第一時間通知可能接觸者採檢,又能兼顧個人隱私,下週起將大力推廣使用,期盼全民都能下載。 台灣社交距離APP 陳時中 More... 疫情 指揮中心 實聯制 防疫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COVID-19 2022/04/10 | 精選書摘 《如果不是那一次檢查,我已不在人世》:攝護腺癌未來很可能成為男性癌症首位,半夜若頻尿兩次以上切記看泌尿專科 與癌症共存的時代正式到來,透過權威醫師的第一手觀察,正確精準的篩檢知識,盤點最新療法,面對一生有四成的罹癌機率,重新找回健康的自主權。 如果不是那一次檢查,我已不在人世 贏得十倍存活率的癌症真相 More... 林肇堂 邱文祥 陳昭旭 陳晉興 陳瑞裕 康仲然 黃俊升 楊培銘 賴瓊慧 饒樹文 黃亞琪 攝護腺癌 達文西手術 荷爾蒙治療 精準放射線治療 標靶治療 PSA指數 預防醫學 2022/04/09 | TNL 編輯 9日本土確診442例、5例中重症,今年第二例死亡個案為90多歲未接種疫苗女性 今日新增的死亡個案為90多歲的女性,住在北部,有高血壓和帕金森氏症的慢性病史,於4月2日發病,4月4日確診,未接種過任何一劑的疫苗。指揮中心特別呼籲高齡長輩還是要趕緊接種疫苗,疫苗接種後就算染疫,仍能讓死亡風險大幅降低。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More... COVID-19 疫情 指揮中心 死亡個案 確診 縣市分布 越南 輕症 無症狀 2022/04/08 | TNL 編輯 美國取消協助外國抗疫資金:多國疫苗接種活動恐停止,專家憂疫情恐持續 美國參議院於本週的新防疫資金法案中取消了近乎所有幫助外國抵抗新冠肺炎的援助資金,此舉被公衛專家打臉根本短視近利。此前,美國對外國的資金援助被用在許多防疫措施上,例如:喀麥隆首都展開的大規模疫苗接種活動,使數十萬人能夠施打第一劑的疫苗、在南非設立新冠肺炎照護設施並捐贈1000台呼吸器等。包括烏干達、尚比亞、象牙海岸以及馬利在內的十幾個國家都可能因為美國資金斷援,導致疫苗接種活動必須停止。 新冠肺炎 COVID-19 More... 美國 非洲 發展中國家 WHO 疫苗 2022/04/08 | 潘柏翰 總統官邸聚餐有家人確診:蔡總統篩檢結果陰性,將在官邸隔離至14日 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表示,總統這幾天相關工作,會以線上或視訊會議,對其工作不會產生過多影響。醫療團隊也將掌握總統的身體健康狀況。 COVID-19 新冠肺炎 More... 武漢肺炎 蔡英文 總統官邸 確診者 居家隔離 2022/04/08 | 潘柏翰 5個QA一次看懂「輕症個案居家照護指引」:確診者須符合什麼條件?在家隔離期間要注意什麼? 符合指揮中心規定條件的COVID-19確診者,由地方政府開立電子化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指定處所隔離通知書,通知個案在家隔離,並以電子圍籬進行管制,輔以雙向簡訊進行追蹤關懷。 COVID-19 新冠肺炎 More... 武漢肺炎 居家照護 指揮中心 條件 居家環境 境外移入 本土個案 同住者 電子圍籬 自我監測 解隔條件 2022/04/08 | 潘柏翰 本土新增384例,王必勝說明基隆愛心篩檢結果:陽性率極低,推測社區內無大量黑數 王必勝也表示,基隆當地的Rt值(Effective reproductive number)已從稍早的4.67下降到1.65。換言之,1位確診者可傳染人數從4、5位,下降到1、2位。 COVID-19 新冠肺炎 More... 武漢肺炎 本土個案 加強型防疫旅館 醫療量能 基隆 王必勝 愛心篩檢 Rt值 2022/04/08 | Dr. E 即使每日確診人數破千、破萬也不必驚訝,因為這是恢復正常生活的必經道路 疫情指揮中心未來一定會不斷遭受責罵和攻擊,開放的過程必然會造成染疫人數、重症人數、和死亡人數持續增加。因為這是恢復完全正常生活的必經道路。世界各國不是已經歷過就是正在經歷這個過程。 清零 指揮中心 More... 與病毒共存 陳時中 COVID-19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疫情 TNL+ 2022/04/08 | 讀者太太Mrs Reader 英國史上最大生產中心醜聞:偏執追求「自然產」與嚴重人力短缺,造成201個寶寶不幸犧牲 在2000到2019年間,有一家位於英格蘭中部,因為接生中心的醫護人員疏失,造成201個寶寶和9位媽媽不幸提前結束生命。到底英國人最引以為傲的健保「NHS」出了什麼問題?為何在這19年間都無法改善這間醫院的生產中心? 英國 健保 More... NHS 接生 Shrewsbury and Telford NHS Trust 醫療疏失 產婦 調查 自然產 2022/04/07 | 梁景鴻 長者對疫苗接種仍存疑,中國今波疫情或百萬人死 近月,外界質疑中國政府的嚴格抗疫方針。另一方面,倫敦生命科學研究公司Airfinity的數據預測,大陸境內或會有超過1百萬人在本波疫情染疫死亡,原因包括長者的低防護力。 COVID-19 中國大陸 More... 公共衛生 中國 hkop 2022/04/07 | 黃皓筠 本土新增382例創今年新高,指揮中心:Omicron輕症化,防疫策略改為「重症清零、保持醫療量能」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公布國內新增382例本土個案及149例境外移入,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今日指出,Omicron R0值等於10,等於一人可以傳10人,與Sars一人傳3人、最初的武漢株一人傳2至3人、Delta一人傳5到9人相比傳染力極強。此外,加上Omicron逐漸輕症化,粗估整體清零並不容易,將防疫方向改為「重症清零、保持醫療量能」方為上策。 COVID-19 新冠肺炎 More... 疫苗 加強劑 重症清零 醫療量能 2022/04/07 | 林慶順教授 「一條領帶救心肌梗塞」是偽科學,但「缺血適應法」的確是仍在研究中的真科學 雖然「一條領帶救心肌梗塞」是偽科學,但「遠程缺血預適應」(缺血適應法)卻是如假包換,目前還在進行研究的真科學。 偽科學 心肌梗塞 More... 江守山 中風 急救 遠程缺血預適應 缺血適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