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L+ 2022/07/28 | 許劍虹(Samuel Hui) F-15鷹式戰鬥機誕生50週年:叱吒風雲半世紀仍不斷推陳出新,美軍甚至計畫讓它服役到2045年 美國空軍計畫讓F-15持續服役到2045年。包括用來取代F-15C的F-15EX空優戰鬥機還有打擊鷹的強化版F-15SE沉默鷹(Silent Eagle),各種新的機型仍不斷推陳出新,更是跌破眾人的眼鏡。或許能超越F-15的,真的也只有F-15。 F-15 鷹式戰鬥機 More... 戰鬥機 美軍 美國空軍 戰機 噴射戰鬥機 2022/07/26 | 精選書摘 《台灣有事》:情境模擬「第四次台海危機」,中共會如何攻台?美日該如何協防? 本書四位日本資歷豐富的自衛隊退役將領,根據過去參與國防及國際事務的角度及經驗,從美中關係、印太戰略的視角,分析台灣在地緣政治上的重要性,呼應了安倍晉三的呼籲。 台灣有事 日本眼中的台灣地緣重要性角色 More... 渡部悅和 尾上定正 小野田治 矢野一樹 安倍晉三 台海危機 美日安保條約 美中競爭 印太戰略 地緣政治 情境模擬 習近平 第七艦隊 五大戰爭計畫 易思安 Ian Easton 中共攻台大解密 解放軍 台海衝突 統一台灣 混合戰爭 2022/07/25 | 精選書摘 《戰敗者的觀點》:二戰德軍將領對蘇聯紅軍的印象,「不僅僅是聽天由命,簡直就是麻木不仁」 本書是李德哈特親訪戰敗德軍將領的二戰史經典之作,在他筆下,我們能跳脫「勝著為王、敗者為寇」的刻板印象,不以負面與反派形象加諸其身,能客觀理解那些軍官如何驍勇善戰、如何運籌帷幄。這些德軍將領在他眼中,甚至還比盟軍將領更有軍人氣度;然而,他們的命運卻被希特勒強行綑綁,帶領德國走向敗戰一途。 戰敗者的觀點 軍事戰略大師 More... 李德哈特 戰敗者 Sir B. H. Liddell Hart 軍事史 德軍將領 希特勒 蘇聯紅軍 T-34戰車 2022/07/25 | TNL 編輯 萬安演習結合漢光演習今起登場,台北市首實施「人員離車疏散」 違者罰15萬 以往萬安演習平面道路車輛,只要停在安全處但人員不用下車。今年台中市南屯區豐樂里、台南市永康區東橋里,以及台北市全區車輛於警報施放期間,駕駛及乘客都要下車。 萬安演習 演習 More... 疏散 空襲警報 疏散演習 台北市 國防部 漢光演習 2022/07/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義務役士兵遭CM11戰車砲管撞擊過世,專案小組調查:陸軍幹部嚴重違反保養紀律,記過調職 對於外界質疑義務役為何會被派到戰車內維修,蘇紫雲表示,義務役當兵4個月,應只能擔任步槍兵等勤務工作,像戰車維護這種需要高度專業的工作,義務役應只能到場見習,他猜想全若堯會進入戰車內實際操作,一種可能是全若堯在現場很熱心,想幫忙志願役學長,大家沒有按照程序作業。 義務役 陸軍 More... 國防部 CM11戰車 564旅 全若堯 記過 調職 2022/07/24 | 精選轉載 美國前防長艾斯培建議台灣擴充兵員,曾經從軍17年的我感到不以為然 事實上,在美中博弈長期對峙的局面下,台灣當然首當其衝。但是,我們也要很清楚的認識到:台灣固然需要美國,美國又何嘗不需要台灣呢?換言之,美台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應該是互惠而平等的。 兩岸 台海 More... 印太戰略 艾斯培 台美關係 兵役 義務役 2022/07/22 | TNL 編輯 陸軍564旅2人遭CM11戰車砲管撞擊,全姓士兵不治,同型號戰車2016年因煞車故障釀4死 「若堯,我們回家了」,陸軍士兵全若堯昨天在屏東演訓遭戰車砲管撞擊命危,留一口氣晚間由家屬帶回南投老家後宣告不治,親友聚集住家外陪伴走最後一程。 CM11戰車 戰車 More... 砲管 陸軍 第八軍團 564旅 全若堯 2022/07/22 | TJ 【關鍵眼中盯】2022年還在練刺槍術?國軍訓練還停留在《花木蘭》動畫裡的集體耍棍 因為是結訓典禮的重點評分項目,國軍新訓花很多時間訓練刺槍,但這種在講求單兵作戰時代還只用「一致性」評分的思維,是比「2022年還在練刺槍」還要更大的問題,也是一系列不合時宜訓練模式至今還存在的本因。 刺槍 刺刀 More... 刺槍術 國防 國軍 新訓 打靶 國防部 關鍵眼中盯 2022/07/20 | 方格子vocus 中國持續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的副作用已現,此舉無疑正中美國的下懷 面對副作用出現,中國卻沒有隨之調整這種侵擾戰術,甚至連討論的空間都沒有。徹底顯示了一個專制國家的最大缺點,就是政策於過僵化,完全聽從獨裁者的命令,無人能及時提出警告。 共機繞台 共機擾台 More... 共機 解放軍 台海 印太戰略 兩岸 日本 俄羅斯 西太平洋 2022/07/20 | TNL 編輯 美前國防部長艾斯培:一中政策已無用,要遠離戰略模糊;台灣應男女皆兵、義務役延長至1年 艾斯培表示,依照他的個人觀點,一中政策現在已經沒有用了。此外還表示台灣應強化徵兵制度並延長義務役期,讓年輕的台灣男性、女性在軍隊中服役至少1年,並進一步加強後備軍人的動員能力,才能讓台灣與美國等盟友的防衛同步化。 戰略模糊 戰略清晰 More... 一中政策 美國 台灣 中國 美前防長 義務役 延長 男女皆兵 女生當兵 國防預算 Mark Esper 艾斯培 2022/07/18 | BBC News 中文 俄烏戰爭爆發以來,超過30個國家向烏提供軍事援助——烏克蘭至今獲得哪些西方武器? BBC防務記者分析,西方武器系統也是為了西方國家的戰爭模式而設計,這種模式通常更強調凖確性,而不側重數量。但在烏克蘭這場關乎生死的戰爭來說,數量仍然十分重要,因此烏克蘭仍然認為自己沒有取得足夠的武器。 俄烏戰爭 西方武器 More... 澤倫斯基 北約 美國 烏克蘭 俄羅斯 英國 波蘭 長程導彈 Himars 榴彈炮 Jonathan Beale 反坦克飛彈 無人機 防空系統 2022/07/16 | TNL 編輯 拜登政府第5度對台軍售1.08億美元,含坦克、戰車組裝與後勤技術支援 DSCA指出,此次軍售將有助於維持台灣的車輛、小型武器、戰鬥武器系統與後勤支持物品,增強因應當前與未來威脅的能力,維持軍事能力目標,同時進一步增強與美國和其他盟國的互可操作性。接收方將能毫不費力地將這些設備與支援納入軍隊中。 美軍 軍售 More... 美國 台灣 坦克 戰車 後勤技術 中國 台灣關係法 六項保證 拜登 2022/07/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南海仲裁6週年,菲官方:「這是最終裁決,我們堅決反對削弱它的企圖」 海牙常設仲裁法院於2016年7月12日公布南海裁決,指中國「藉由妨礙菲律賓捕魚和石油開採、建設人工島嶼,以及未阻止中國漁民在該區域捕魚活動,侵害菲律賓在其專屬經濟區享有的主權權利」。 菲律賓 東南亞 More... 南海 小馬可仕 美國 布林肯 南海仲裁 TNL+ 2022/07/13 | 吳崑玉 美國為何拱台灣發展「不對稱作戰」?這要放在美軍全球戰略架構下,才看得出深層意涵 70年沒打過仗的台灣軍隊,亟需現代化美軍的指導與支援,才能有效完成保衛台灣的任務。我們現在是在「補修學分」,不是想耀武揚威。 台美軍事交流 蒙特瑞會談 More... 不對稱作戰 台海 台海戰爭 兩岸 印太戰略 武統 國防 2022/07/12 | BBC News 中文 俄羅斯在烏克蘭已損失700多輛坦克,戰車在未來戰場上還有用武之地嗎? 底盤被打散,炮塔被打破,指向天空的炮管發黑被燒壞,這成了描繪烏克蘭戰爭裡被摧毀的俄羅斯坦克。因此令一些人產生疑問:是否因為有了現代反坦克武器,坦克在戰場上無用武之地了。 2022烏克蘭危機 俄烏戰爭 More... 烏克蘭 俄羅斯 坦克 戰車 反坦克飛彈 反坦克標槍飛彈 無人機 戰術 不對稱作戰 TNL+ 2022/07/11 | 許劍虹(Samuel Hui) 中共第一款隱形戰鬥機殲-20,是對美軍F-117「逆向工程」打造出的產物嗎? 克羅埃西亞海軍上將達沃・多馬澤特-洛索指出,殲-20是以美國空軍F-117隱形戰鬥攻擊機為藍圖,逆向工程打造出來的第五代戰鬥機。他表示美國空軍在1999年介入科索沃戰爭時,曾有一架F-117遭塞爾維亞軍隊擊落,殘骸被原封不動的交給了中共。 殲-20 F-117 More... 隱形戰鬥機 五代戰機 南斯拉夫內戰 解放軍 美軍 中共 科索沃戰爭 2022/07/11 | BBC News 中文 對於許多印度年輕人來說,參軍是一份令普通百姓垂涎而且穩定的工作,而莫迪正在想辦法裁軍 隨著要求恢復招聘的公眾抗議活動繼續,政治阻力將不可避免地發生。印度反對黨國大黨和一些退役軍官要求政府立即撤回徵兵改革計劃。在外交問題上,印度不論是支持裁軍的還是反對裁軍的兩派中,都有人會以印度與中國與巴基斯坦邊境局勢緊張為其論據。 印度 莫迪 More... 軍隊改革 印太戰略 南亞 養老金 印軍 募兵制 2022/07/11 | 《思想坦克》 解讀北約新戰略概念:俄羅斯威脅與中國挑戰是兩大重點,布魯塞爾迎接陸空大擴軍時代 今年6月底的馬德里會議,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更新其戰略概念(Strategic Concept)。這個戰略概念將會規範北約的戰略目標與隨之而來的建軍方向及資源配置,因此是非常重要的發展。 北約 歐洲 More... 印太戰略 中國 新戰略概念 俄羅斯 瑞典 芬蘭 日本 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