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音樂


2023/08/20 | 精選書摘

《今夜來放送》:多年後我們談起文夏,想起的是才華洋溢,及灑脫又專情的作風

文夏無時無刻都維持高度明星自覺,這使他成為臺灣有流行音樂以來首位巨星。很少有歌手擁有他那般集自信、自戀、自負於一身的王者之姿,他也確實長年稱霸,廣播、唱片、電影、電視、夜總會,前後六十餘年,任何一次出場都比同行成功。

2023/08/16 | 高重建

資訊監控、平台壟斷:為甚麼連信奉封閉的Steve Jobs都反對DRM?

雖然讀書表面上不及消費敏感,但生活在威權國家的人可不一定同意,即便是台灣,《返校》中因為參與讀書會被捕的年代,也不過是四十多年前而已,很多人都親身經歷過。事實上,數位資料與資產的邏輯大致相同,中心化金融服務的潛在問題,同樣適用於中心化的電子書平台,尤其當他們以DRM把你牢牢困住;就連亞馬遜也曾經關掉用戶帳號,甚至從遠端清洗用戶Kindle上的資料。

2022/04/19 | 關鍵特務

無畏時代洪流,用音樂說出自己的話——專訪必順鄉村

必順鄉村並沒有特別追求音樂類型,他們追求的是如何將心裡面想說的話精準的表達出來。台語就是他們最自在的語言,不是為了甚麼政治正確的目的而用這個語言創作。

2023/08/16 | 王祖鵬

「黑人音樂教父」克拉倫斯艾旺特逝世享耆壽92歲,引起Jay-Z、比爾柯林頓等各界弔念

被譽為「黑人音樂教父」的克拉倫斯艾旺特,證實上週末離世,享耆壽92歲,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各界名人悼念,包含前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

2023/08/15 | 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

【專訪】貴人散步創辦人洪維寧:要不是找到台南這麼棒的地方,LUCfest是不可能變成這樣的

LUCfest貴人散步音樂節,自2017年在台南首創,即將在2023年迎來第7屆,音樂節本身早已浸滿台南的城市氣息,獨有的城市Chill意也成為海外音樂產業人士每年必訪、前來認識亞洲表演團隊的重要基地之一。本篇文章專訪共同創辦人洪維寧,聊聊音樂節以及這座城市。

2022/04/18 | 關鍵特務

南臺灣的樂團孩子王,用音樂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平易近人的談笑風生,看似無欲無求的孩子王,不被看見的是他們作為樂團,對創作及舞台表演有著嚴謹的自我要求。

TNL+ 2023/08/11 | TNL國際編譯

嘻哈音樂50週年:從音樂風格到街頭潮流,已像馬賽克般鑲嵌在當代流行文化之中

嘻哈後續的發展,證明了事實並不如當時的家長和外界人士想的如此曇花一現,反而不斷地壯大、演化。布朗表示:「嘻哈現在已經征服了世界,你可以在生活的各個角落看到它的蹤影,這絕對不單只是一時的狂熱。」

2023/08/09 | TNL 編輯

2023傳藝金曲獎入圍名單:已故陳美雲、查馬克・法拉屋樂獲特別獎,還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作品?

2023第34屆傳藝金曲獎公布入圍名單,本屆傳藝金曲獎共有871件報名,91組創作者、43件作品入圍。而今年度「特別獎」,頒給了二位已故的優秀從業人員——歌仔戲藝師陳美雲及已故排灣族古調教育家查馬克・法拉屋樂。

2022/04/15 | 關鍵特務

十年的鑽研與顯化,大象體操用「實驗」體現數字搖滾精神

數字搖滾是以奇數節拍為骨幹,樂團中各樂器各自造化,但變化多端的各個音軌卻必須精準對拍。來自高雄的「大象體操」卻能把「數字搖滾」這種音樂類型表達的淋漓盡致。

2023/08/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香港溫拿樂隊紅透50年,近日舉行告別演唱會正式退下舞台

從溫拿的角度看,這是該樂隊告別成立50年的最後一次演出,但從香港粵語歌看,粵語歌已沉寂了近20年,即使今天繼續存在,也無法與70年代和80年代的輝煌時代相比,溫拿的告別演唱會,實在令人擔心這又是否粵語歌時代的結束?

2023/08/06 | 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

【專訪】音樂人鄭宜農:喜歡音樂的人談論音樂,會展現一種「宅」的狀態,這是很迷人的

鄭宜農出道時沒有前例可循,她從16年前所謂的地下音樂人,逐漸進入大眾目光,走向主流舞台,也讓她思索自己的路。她認為走主流的路非常困難,有時要面對主流媒體,做主流的選擇。用這篇專訪,一起探尋2023年的鄭宜農。

2022/04/14 | 關鍵特務

《大湧》捲起的姿態:希望高雄因為我而不同——專訪淺堤樂團

淺堤是一群很勇敢的高雄孩子。成長所伴隨的不安、茫然、焦慮與自我懷疑,劇烈且煎熬。但淺堤總是直接面對這種複雜情結,沉著靜好的自我揭露。每張專輯,都是一次成長痛的闡述。

TNL+ 2023/08/06 | 謝宇棻

一首20年前的〈Seven Nation Army〉,為何成為以色列反司法改革示威潮的「主旋律」?

音樂在不少社會運動中,扮演振奮人心的角色,在旋律、節奏與口號的結合下,音樂往往能團結社會運動參與者,甚至用簡易的形式,重申運動的核心價值;有時,在適配的曲風助攻下,還可能吸引像是年輕人、這些常被認為對政治冷感的族群。

2023/08/06 | 精選轉載

在NewJeans〈Cool With You〉MV裡,看梁朝偉最擅長的深邃「凝視」

這個MV貫徹始終都是關於人與人之間的「凝視」,這可以說是梁朝偉最擅長的部分。梁朝偉近乎輾壓的演技,老實說讓這部MV最大的缺點可能是奪走女團成員的光彩,我甚至感覺搞不好導演是以梁朝偉的眼神去鋪排這樣的故事。

2023/08/05 | Elanor Wang

潑水、胸罩、骨灰⋯⋯還有嬰兒?為什麼近來演唱會觀眾越來越愛丟東西上台?

從Drake的「36G?快找到她!」到Cardi B被潑水後丟麥克風回擊,種種事件的背後,觀眾終極目標或許是想要把自己加入這場表演,這些行為透過影片記錄下來在網路上瘋狂轉發,成為獨一無二的音樂會紀念品。而這個現象其實跟疫情有關。

TNL+ 2023/08/04 | 李梓成

評論藝術評論

世界需要褒獎,文字不一定完全中立客觀,但應對自己身份有自知之明。近來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網站瞥見奇文一篇,評論香港中樂團一場音樂會,作者為其中一首曲目的改編者,文中提到自己是學者,還謂自己改編的版本比原曲更好⋯⋯

2023/08/04 | 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

【專訪】蘇打綠團長阿福:人類唯一能夠贏過AI的地方,就是會「犯錯」與「解鎖錯誤」

2023年5月,蘇打綠在兩廳院廣場免費開唱,吸引「打粉」群聚中正紀念堂,這是他們拿回自己的團名後,首次開唱。蘇打綠團長「阿福」也有很多感觸,而且,他也在這篇專訪中,討論到自己對於創作音樂,以及新生代年輕人的看法。

2023/08/02 | 吳象元

棄東南亞公認的「Swiftie」菲律賓,為何泰勒絲亞洲巡迴演唱會獨鍾獅城?

身為在Google全球搜尋「Taylor Swift」名列前茅的國家,奎松市也曾是Spotify全球收聽泰勒絲排行版排名第五的城市,菲律賓可說是泰勒絲在東南亞公認的的泰勒絲鐵粉(Swifties),如今泰勒絲選擇明年在新加坡開演,菲律賓歌迷自然是相當失望,也被質疑怎可冷落東南亞最大泰勒絲粉絲群?

2023/08/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台法混血張婷雅躍法國爵士界新星:台灣是家也是靈感來源,文化與歷史啟發我

提到創作,張婷雅笑著告訴記者,她的靈感在台灣,第一自創曲是獻給最愛的阿嬤,「但我唱不出來,一唱就哭」。她用中文說:「台灣是我的家,所以對我來說台灣是一個很溫柔的地方,我全部的家庭都在那裡,家庭的感覺也在台灣。」

2023/07/28 | TNL Research

突破認知困境,搶攻日本Podcast:具潛力的年輕世代與男性市場

Podcast在日本的市場發展潛力大,尤其受到年輕世代及男性的高度關注。然而,欲進一步拓展觸角,提供多元且豐富的內容,並解決聽眾對於Podcast以及使用平台的認知問題,將是當前的重要議題。

2023/07/27 | 精選轉載

為什麼泰勒絲要重錄舊專輯推出「Taylor's Version」?背後牽涉的母帶爭議與法律戰一次說清楚

談到現今美國流行音樂樂壇,無疑泰勒絲是個極有影響力的歌手。除此之外,她和其他歌手最不同的地方,在於她大部分的收入來源都是來自歌曲創作和音樂事業。本篇文章聊聊泰勒絲的音樂事業發展,「泰勒絲的音樂事業起點&第一個十年」、「為什麼要推出《Taylor’s Version》」、「橫跨CD 、串流時代的泰勒絲音樂商業版圖」。

2023/07/27 | 王祖鵬

愛爾蘭知名女歌手辛妮歐康諾逝世享年56歲,勇於挑戰權威、對抗不公,多年來飽受精神疾病所苦

愛爾蘭知名女歌手辛妮歐康諾,由家人證實離世,而辛妮歐康諾最廣為人知的音樂作品,當數翻唱美國樂壇傳奇Prince的單曲〈Nothing Compares 2 U〉。不過,除了音樂的表現之外,辛妮歐康諾敢說敢言的「政治」行為,也時常遭致眾人熱議。最知名的事件,就是在電視直播時當眾撕毀教宗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