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2023/03/28 | 精選書摘

《高效焦慮法》:愛迪生說「我從來沒有失敗」,這就是(由焦慮所推動的)卓越主義

為了突破焦慮迴圈,你必須要先釐清焦慮的聲音,判斷焦慮的類型並做出相對應的行動,並逐漸從「刻意練習」邁向「自主運用」,在適當的時機掌握焦慮心法,促進大腦快速決策與大局掌握,為你帶來豐碩的成果!

2023/03/27 | 精選書摘

《接住孩子前,先接住自己》:面對孩子的失控,「生氣」是最快、但也最有副作用的處理方式

這邊也要提醒大家,不是說都不能生氣,一直告訴自己不能生氣,反而會有反效果。提醒自己生氣不是唯一的手段,以及生氣了也沒關係,只要有做出後續的情緒調節,以及針對事件想出解決方法,都是正在往前邁進的歷程喔!

2023/02/10 | 廣編企劃

要住得舒適,先照顧流動在空間中的能量:重新認識千年學問風水學

談到風水,你會想到什麼呢?是電影或小說裡頭的師爺,尋找龍穴的畫面;還是依照大師指點,擺滿了屏風、八卦鏡、花瓶、魚缸等等開運擺設的家?你可能不知道,風水其實是一個充滿了科學依據的理論實踐。

2023/03/26 | 精選書摘

《安靜,也可以很有感染力》:內向者並不是高敏感族,且多半深受自己的性格所苦

高敏感族不一定會因高敏感而困擾,但內向者多半深受自己的性格所苦。換句話說,高敏感內向者的煩惱並非出於心思敏銳,而是因為缺乏自信導致。既然如此,我們就不能用「積極把自己放在優先順位」這種克服高敏感的方法來解套,而是要尋求擺脫內向者性格的辦法。

TNL+ 2023/03/26 | 貓心(龔佑霖)

新海誠《鈴芽之旅》:「生與死不過是運氣」,關上失去的大門,和311的傷痛告別

3月11日,佐佐木朗希在經典賽先發登板,對於他或是日本人來說,這都並非尋常的一天。12年前的今天,9歲的佐佐木失去了他的父親與祖父母。他平時練投的球場、和父親一起散步的公園,甚至是他的老家,全都在一瞬間成為了廢墟。

2022/02/18 | 關鍵特務

【心理測驗】你適合哪種類型對象?無論他/她是哪一種性格,Samsung Galaxy S22 系列都能治得服服貼貼!

試著想像《單身即地獄》裡的情節,在無人島上你會如何散發魅力吸引另一半呢?一起透過心理測驗來了解你最適合哪種類型的對象吧!

2023/03/26 | 雞湯來了

《我的鯨魚老爸》:剖析狂吃背後的關係心理,三個方法接住你我身邊的查理

多篇台灣心理學研究,以深度訪談了解暴食症者的生活經歷及心理狀態,發現「面臨親子關係(或和重要他人)疏離」是暴食症者常見的生活經歷,而這樣的狀況遲遲未能改善,當事人也較缺乏主動改變現狀的動力或信心,便「寄情於狂吃」,用暴食來「打發空虛寂寞」、「取代無從排解的情緒」、「在狂吃的過程中獲得短暫滿足」。

TNL+ 2023/03/25 | 貓心(龔佑霖)

從「逃兵成」到國防部長,張育成如何透過自嘲翻轉負面形象,重新贏回掌聲?

從起初遭嘲諷「逃兵」,到發文自嘲「逃兵成,報到完畢」、比賽敬禮,張育成成功透過自嘲來翻轉負面形象。但這過程也並非如此容易,要透過自嘲,翻轉自己的形象,有兩件事情缺一不可:你沒有調適好自己的心情,碰到別人的攻擊,那就很容易引發負面情緒;而你調適好心情了,但卻沒有改變你的作為,那麼即便你不斷自嘲,也無法贏來掌聲。

2023/03/23 | 讀者投書

從《黑暗榮耀》看校園霸凌:如果孩子間的弱肉強食不可避免,我們該如何設立防護手段?

看完《黑暗榮耀》之後,相信很多觀眾內心都有很多問題要問,其中一個核心的問題是,為什麼會有校園霸淩?孩子不是都很天真浪漫無邪嗎?如果孩子間弱肉強食的現象不可避免,我們又要設立怎麼樣的防護手段來防止可能𧗠生的校園霸凌?我認為有家長、學校及學生自己三方面來做。

2023/03/19 | 方格子vocus

《黑暗榮耀》的報復計畫讓人看得很過癮,但復仇真的能消弭傷痛嗎?

不得不說,看完《黑暗榮耀》之後,我真心覺得劇中的每個人都超級會演,巴不得想衝破螢幕給對方一記上勾拳。然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復仇真的能消弭過去所帶來的傷痛嗎?又或是除了實際上的報仇,我們還能做什麼呢?

2023/03/19 | 心理師的深夜學堂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下):透過捨棄讓我們重新思索想擁有什麼,學會善待與感恩

在看完整齣影集後,我歸納出整個整理過程大概會是:先重新認識自己的房子與空間(透過麻理惠的眼睛),然後依據衣服、書本、紙張、小東西、情感物品這五大項來做重新檢視與整理,把要丟的與要留的區分開來後,再重新做擺放與展示,而過程的時時刻刻都要能夠感到「怦然心動」。

2023/03/18 | 心理師的深夜學堂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上):近藤麻理惠沒有放棄整理,而是找到更怦然心動的事物

在日本收納女王近藤麻理惠的收納哲學中,假如那件東西只是因為過去的某個「回憶」才被留下,但不是特別去看、去整理時,其實也不會看到那樣東西,那其實好好放手也是很好的選擇,但如果希望這樣東西能出現在未來生活中,且看到時會覺得很開心,那就值得留下。

2023/03/17 | Becoming Aces 未來大人物

衛生棉條成NFT、博物館談月經!台青年團隊前進紐約聯合國論壇,小紅帽用月經平權讓世界看見台灣

如果衛生棉條變成元宇宙NFT的藝術品,當性別平權的議題能夠過藝術被傳達,是不是能再離掃除月經污名化近一點?台灣青年團隊小紅帽前進聯合國論壇,在紐約以台灣經驗發聲,用月經平權讓世界看見台灣。

2023/03/16 | 精選書摘

《除了病,我一無所有》:對於未來,PTSD患者面臨的最大恐懼是隨機觸發

精神疾病患者失去了大家認知的當下,我們的當下就是過去,所有被時間經過的地方,並不像他人所說的「可以用時間療癒一切」,而是恰好相反,如同誓言般天長地久跟隨妳,妳必須堅定地帶著此事過完這一生。而她以嘲諷自己的悲劇來度過人生的難關,她挑選著同樣悽慘的一天,決定用開玩笑的態度告訴妳,她被性侵過,這時妳會對她說「妳不能這樣說,不能這樣想」嗎?

2023/03/14 | 精選書摘

《存在之道》:心理學界有勇氣建立一門人的科學嗎?還是抱殘守缺繼續守著偽科學?

有人或許會抗議:「那要如何才能封殺那些詐取錢財的冒牌心理工作者呢?」我尊重這個問題,但我卻要指出,一個真正想要詐騙錢財的人,即使不自稱是心理工作者,照樣會以別的方式去達到目的。

2023/03/14 | 精選書摘

《靈魂謀殺》:亂倫倖存者的因應策略——防禦機制和對意義的追問

身為榮格心理分析師,沃爾茲引入「靈魂」的觀念看待性創傷,認為創傷經歷可以摧毀意義,使人的靈性層面蒙上陰影,但也正是「靈魂」的深度,使得對意義與愛的體驗成為可能。

TNL+ 2023/03/12 | 貓心(龔佑霖)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無論單身也好、有伴也好,你人生的課題並不會改變

在《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之中有一句台詞,「當同志婚姻通過的時候,我以為我們的關係就會持續到永遠。」對我而言,找到一起生活、一起變老的伴侶,本身其實太過浪漫了。重要的其實是,你能不能做好你自己、找回自己的重心。如果有餘力談戀愛,那也很好。但有很多的課題,並不是戀愛裡面才會浮現出來的。

2023/03/11 | 方格子vocus

對脫下口罩產生社交焦慮?透過三點練習回歸「無罩生活」

對於脫下口罩會引發的社交焦慮,我是抱持保留的態度,但的確,面對已經實施兩年多的習慣,一下子要我們改變的確會碰到阻力,不過,因為焦慮所會產生的生理與心理不適,並沒有那麼明顯。而我們對於脫下口罩的練習,我們還可以做以下幾點:

2023/03/09 | 精選書摘

《天賦密碼》:衡量天生氣質的方式有好幾十種,我喜歡把重點放在「三E特徵」

美國遺傳學╳發展心理學權威 迪克博士,彙整畢生所學,將孩童&父母各以三大種「天賦密碼」分類:外向、情緒、自律。100%本於基因科學的「天賦密碼」分類教養法,0歲開始就適用!

2023/03/09 | 方格子vocus

為什麼總有人奮不顧身加入邪教?「我們是一國的」假性安全感

為什麼總有人會進入邪教團體?當然是有些原因的,我覺得其中一個關鍵因素是:這個人有沒有在自己的生活中取得支持感。人如果不感到孤獨,那麼他比較可以堅持自我、不被左右。相反的,如果人感到孤獨而且不甘寂寞,就容易被牽著走,直到進入某個團體開始隨大流,產生與團體一致的行動、思想與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