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房市


2023/08/05 | Cool3c

【懶人包】「住宅貸款利息補貼」8/1開始申請,資格限制、流程怎麼跑一次看

自購住宅貸款利息補貼將依照擔保品所在地決定優惠貸款額度,例如台北市優惠貸款最高250萬元、新北市最高230萬元、其餘縣市則提供最高210萬元的優惠貸款額度。於申請後,申請人將可享有最長20年的利息補貼年限,含付息不還本之寬限期最長為5年。

2023/07/28 | 今周刊

她租華廈改造共生宅出租,手握300多間房,目標要讓北漂青年住得舒服、活得精彩

一方生活共生宅會媒合室友們的屬性,也會每個月請阿姨打掃公共空間,提供垃圾代收等,減少室友間為了做這些事的磨擦,屋主也都很樂意將房子租給她。目前,一方只租台北市的房子,選房子的時候她只挑這4個條件......

2023/04/14 | 廣編企劃

化「綠色溢價」阻力為推力,藍圖營造在地實踐永續住宅

2050年淨零碳排已是各國企業的共識與目標,然而推動溫室氣體減量過程中,導入各種創新解決方案,勢必衍生額外的合規成本與轉型成本,也就是比爾蓋茲(Bill Gates)提出的「綠色溢價(Green Premium)」概念,想進一步降低甚至歸零,則仰賴政策支持、產業合作與社會認同,缺一不可。

2023/07/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共高層定調調整房地產政策,「防風險」是下半年核心任務,「大水漫灌」可能性不高

多名分析師表示,普通二線和三、四線城市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房地產限制性政策已基本放開,當前核心一、二線城市政策空間仍較大,這些地方接下來可能會放鬆限購、降低交易稅費甚至房貸利率等。

2023/07/21 | 商益

台日居住數據比一比:為何台灣的住宅自有率、空屋率皆高於日本?

以日本2018年總務省的「住宅・土地統計調査」結果、比對台灣行政院主計處每10年一度的「人口及住宅普查」資訊,發現兩國可能呈現相近的趨勢。數據顯示,僅管兩國的平均每戶可分得住宅數微幅增加,但住宅自有率並未同步增加。

2023/03/16 | 廣編企劃

豐邑機構台南首發!「浩瀚無極」平實地王,隆重豋場!

豐邑機構旗下浩瀚開發選定台南東區「平實重劃(特)區」,首次進軍台南整合3,657坪鑽石角地,打造地上28層樓的超高大樓建築,推出「浩瀚無極」個案。大手筆移植五星級飯店質感,引進喜來登飯店式物業管理,滿足全方位、全年齡生活需求。

2023/07/18 | 《思想坦克》

台灣的居住正義不應侷限於「購屋」,但社會住宅是租屋政策的好解方嗎?

居住問題必須一步一步解構才有辦法達成,應先有層次的解決「住屋」族群的問題後,再來處理更為複雜的「購屋」問題,如果人民支付租金便可住在適合自身需求的住所,而購入自住住宅者以合理價格取得,售屋者收取正常利潤,那就是居住正義到來的一天。

2023/07/16 | 小資YP投資理財筆記

為什麼我選40年房貸:理解四層還款年限思維,抓住「邊還錢邊致富」的機會

提到貸款,在傳統思維上,借錢或是欠款代表著是負面之詞,當時擁有學貸的我,就是持有這種想法,認為還款是最重要的,不要一直支付利息,讓自己早日無債一身輕。但是,當我不再將債務視為有害的東西,而是透過不同的角度檢視並善加利用它,並將餘裕的資金投入到全球的指數化投資,我就能將「債務」轉化為「資產」。

2023/01/10 | 關鍵特務

國泰世華銀行《請支援理財》全新集數,分享成為有殼族的小秘訣?專家教你買到理想好房!

今年以來,全球籠罩在「疫情、通膨、戰爭」三大陰霾中、各國除了努力控制疫情,也紛紛祭出各項措施抗通膨,整個社會彌漫在通膨和升息的拉鋸戰中,在高通膨時代下,是否為買房的好時機?

2023/07/1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青安房貸精進方案8/1起上路,利率1.775%市場最低,林右昌:自購住宅貸款比照補貼,5.8萬戶受惠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中央推出新青安優貸,維持一貫「一手緊縮炒作,一手放鬆自用」的原則,因利率條件是當前市場的最低選擇,且能降低首購族的自備款與每月還款壓力,因此新方案實施,應有利首購買家提升進場意願。

2023/07/08 | 商益

聊聊居住正義:買房的人為什麼比租房的人享有高2.5倍的列舉扣除額?

租稅政策有相當大的引導作用,今天的列舉扣除額,買房可以有30萬元的額度可以扣除,租房卻只有12萬元,其實就會更鼓勵民眾去買房,因為可以節稅。財政部應該盡快將租金扣除額提高為30萬元,讓租屋族更有動力為自己爭取權益,甚至改列為特別扣除額,而不再需要標準、列舉只能二選一,以稅務政策引導民眾更願意透過租房解決居住需求。

2022/12/12 | 廣編企劃

小檜溪登上桃園5字頭,與藝文特區並駕齊驅

緊鄰市中心的小檜溪重劃區,挾以先天地理優勢及交通條件,一躍成為北桃園鑽石級的重劃區。其僅距藝文特區1.5公里,擁有東門溪、南崁溪二大溪流交會以及水岸綿延的綠色自行車道,坐擁桃園眾重劃區中數一數二的生活舒適度。

2023/07/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3萬元房貸補貼金7/10開始發放,林右昌:首波申請超過25萬戶、預計發放75億元

內政部為減輕房貸族經濟壓力,釋出「中產以下房貸戶支持專案」,每戶最高可獲得3萬元支持金,吸引超過53萬戶申請。內政部長林右昌今(7)日表示,通過申請合格的民眾,最快將從下週一開始收到補助金。此外,租屋補貼名額也持續增加,林右昌希望未來能朝50萬戶邁進。

2022/11/05 | 廣編企劃

離岸風電湧進高端人才 台中港產業、就業、消費實力獨步全台

台中港近年來利多不斷,商場、港區、房市發展逐漸完善,尤其由行政院核定的「風力發電4年推動計畫」,規劃2025年達成累計約5.7GW之離岸風機裝置容量,也指定台中港工業專業區(II)作為離岸風電之機組件製造產業發展基地,將有極可觀的高端就業人才從海內外湧進,更會帶動區域房市熱度。

2023/07/06 | 李芯

房屋稅差別稅率2.0:自用住宅328萬戶受益、36萬戶增加稅賦,囤房稅率最高4.8%

財政部賦稅署長宋秀玲說,2.0方案是針對非自住住家用房屋,現在歸戶的方式會從「縣市歸戶」改為「全國歸戶」,也就是說,如果在1個縣市有2戶、10縣市共20戶,過往是在每個縣市都用2戶的稅率,以後會採20戶稅率。

2023/07/04 | 莊貿捷

平均地權條例子法7/1上路,六都上半年買賣移轉棟數年減18.4%,房市「量縮價盤整」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指出,近期在外資回流、台股高檔震盪,以及通膨恐非短期現象之預期下,房價欲跌不易,目前市場價格拉鋸戰持續,房市量能難以放大,大致上來說,今年全年房市量縮格局已確立,而房價則呈現盤整、小幅上下波動的走勢。

2022/09/21 | 廣編企劃

「大宅豐鼎」改寫豐原天際線,成就絕無僅有超越之作

曾在台中七期推出「東方之冠」代表作的富宇建設,選中緊鄰豐原火車站的蛋黃區,欲以七期豪宅頂級規格鑄造「大宅豐鼎」,由於基地面積廣達2010坪,又規劃拔地而起三座28層豐原最高樓,甫曝光即成為詢問度與討論度飆高的熱門建案。

2023/07/03 | 洪瑩霏

中央300億元擴大租金補貼今起正式上路,50萬租屋族受惠,特定條件家庭可獲加碼支持

為了減輕人民的房租負擔,中央政府投入整整300億元推動,擴大租金補貼計劃,只要是符合特定條件的家庭,即可享有每月2000元至4000元之間的租屋補助額,經濟弱勢族群將可獲得更高倍數的加碼補貼。為了提高租屋民眾申請補助的意願,政府亦精簡化整體計畫的申請流程。

2023/06/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打炒房新制、300億元擴大租金補貼,內政部6項新制7月上路

內政部昨天公布民國112年7月將實施的6項攸關民眾權益的重大政策或措施。「平均地權條例」打擊投機炒作措施7月1日施行,重點包括限制換約轉售、管制私法人買受住宅、建立檢舉獎金制度、預售屋解約申報登錄、地價評議委員會專業化,以打擊投機、保障正常交易,引導房市穩健發展。

2022/09/06 | 廣編企劃

貫徹五感極致,成為時代藝術──定潮

國城建設以比擬米其林星級職人堅持的精神,融品味於生活、寫細膩於靈魂──港都新灣區「定潮」集合國際智慧與眼界於一身的豪宅,一棟足以改變城市的建築。

2023/06/26 | 精選書摘

《買房全攻略》:台灣未來房價趨勢預測——V型復甦、U型復甦,還是W型復甦?

本書從最基礎的房價資料搜尋開始介紹,循序漸進說明如何利用這些資訊,最後詳細分析各項不動產相關法規政策如何影響房市,全方位網羅房地產知識。不論是沒有買過房的首購族,或是代銷、建設、仲介業者,還是銀行從業人員,都可以從本書獲得更全面的房地產觀點,並透過結合實務與理論的說明,讓讀者可以立刻在投資或工作上運用!

2023/06/20 | 新加坡紅螞蟻

租金水漲船高讓人大感吃不消,新加坡首次躋身全球五大「外派人員生活費最昂貴城市」

從事營銷業的33歲德國人貝克爾(Benedikt Becker)在2020年來新加坡發展,對這裡的辦事效率、建築和綠意留下深刻印象。不過,因獅城生活費連年升高,他去年毅然接受減薪,遷往馬來西亞吉隆坡。

2022/08/18 | 廣編企劃

不讓自住客成韭菜!永慶房屋新廣告戳破黑心仲介斂財術

影響不動產價格的因素很多,裝潢、屋齡、屋況,甚至同一棟樓不同座向的房子都可能有不同價格,消費者光是消化交易資訊都已不容易,更別說自行查詢實價登錄。因此多數消費者都仰賴仲介人員的分析解說,這就給了黑心仲介聯手投機客操作的空間!

2023/06/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香港樓市復甦,陸名人出售房產獲利

隨著香港社會復常及房地產市開始復甦,中國大陸多名知名人士包括華為副董事長兼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和導演馮小剛,最近紛紛出售香港房產獲利。

2023/06/1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3大現象促央行加碼管制打炒房,雙北等特定區第2戶貸款限7成

中央銀行昨天舉行第2季理監事會議,決議暫停升息,符合市場預期,但意外祭出第5波選擇性信用管制,特定地區自然人第2戶限貸7成,關鍵為央行觀察到自然人持有2筆購屋貸款的人數及占比雙雙增加等3大現象,逼使央行再度出手打炒房。